缤纷假期 快乐成长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8-05 09:03:23

趣味研学 (资料图)

快乐运动

水中度夏

专心致志学轮滑

习武

本报记者 张靖爽 文/图

暑假已过半,如何安排这段宝贵时光,成为众多学生和家长热议的焦点。对于学生来说,这是尽情放松的黄金期,可许多家长则期盼孩子能劳逸结合,在休憩玩乐之余不忘学习,收获一个既有趣又充实的假期。

近日,记者走访了我市不同年龄段的学生,一探他们精彩纷呈的假日生活。

动感夏日:多锻炼 勤运动

暑假伊始,提升体能、精进运动技能成为许多学生的首选。

“我热爱运动,盼星星盼月亮等来的暑假,当然要狠狠练起来!”海勃湾区第五小学的学生张凯文兴奋地告诉记者,他几乎每天都和同学相约,不是在学校体育馆挥拍打羽毛球,就是去户外绿茵场驰骋踢球。“我跟着专业教练学了两年羽毛球,现在一有空就约上同学一起打球,球技可是噌噌见长!”张凯文对自己的暑期规划信心满满。

进入暑假,市人民广场东北角,每晚都上演着轮滑小将的“速度与激情”,这项运动深受3至10岁孩子的青睐。“小家伙们年纪不大,那股认真劲儿可真不输大人!”一旁陪伴的家长马晓蕾笑着说。她的儿子已坚持学习轮滑两年多,“每个假期都是他的‘集训黄金周’,雷打不动每天训练两小时。孩子是真喜欢,从没缺过勤。”

运动,为孩子们的假期开辟了新天地,也丰盈了他们的夏日时光。记者了解到,篮球、足球、网球、乒乓球、游泳、独轮车、跆拳道等多种运动项目,备受学生和家长追捧。

书香假期:阅读滋养心灵

书香氤氲,伴我成长;开卷有益,乐在其中。畅游书海,在知识殿堂里尽情遨游,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暑假“必修课”。

假期虽已过半,阅读依然是许多孩子每日的“心灵滋养”。无论是老师的引导、家长的督促,还是源于热爱与习惯的自觉行动,阅读都如同甘霖,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田,成为他们最理想的“充电”方式。

读经典、品佳作,查字典、做笔记,辅以朗读与背诵……市第二中学学生郝林溪每天都为自己安排固定的阅读时光,并设定清晰的目标。“我记忆力还不错,会多读些经典名著。历史也是我的心头好,每晚睡前总忍不住再翻翻历史书。”郝林溪分享道。

“唯有广泛涉猎,方能提升写作与表达。”市第十八中学语文教师赵芯榕强调,“教材提供的篇章有限,必须通过大量拓展阅读来积淀语文素养。”因此,假期里她不仅为学生布置阅读任务,还不时组织线上、线下的阅读分享会,让同学们在交流碰撞中共享阅读之乐。

7月31日,记者走进市图书馆,看到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正聚精会神地聆听志愿者讲述绘本《听故事游黄河》。“这是我们专为学生打造的‘传承黄河文化,弘扬黄河精神’系列活动之一,旨在帮助孩子们梳理黄河文化的历史脉络,感悟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市图书馆馆长左北辰说,“后续还将推出更多暑期阅读活动,让书香溢满孩子们的假期。”

乐游家乡:发现别样风景

平日穿梭于家校之间,熟悉的街道构成了孩子们对城市的主要印象。暑假来临,家长纷纷趁此良机,带孩子换个角度认识家乡——乘快艇到乌海湖西岸,登高眺望甘德尔山,或深入农庄尽情撒欢,让孩子们对家乡“刮目相看”。

乌海湖漫入乌兰布和沙漠,在西岸勾勒出绵长湖岸线。碧波荡漾,轻抚着洁净细软的沙滩……

“从一号码头乘快艇飞驰十几分钟后上岸,便会扑进沙漠的怀抱。在这里,我会和孩子一起躺在暖融融的沙子上享受日光浴;或是当一回‘烧烤大师’,沉醉于户外聚会的悠闲;再不然,来场酣畅淋漓的亲子沙滩足球或排球赛;最有趣的,是挽起裤脚和孩子在沙堆里挖条‘秘密通道’……”市民于飞兴致勃勃地描述。除了玩沙戏水,他还带孩子去征服高山,前几日刚探访了奇峻的“一线天”,“两壁高耸对峙,狭窄处不足两米,堪称鬼斧神工!”山下的四合木保护区同样让他们流连忘返,“这‘植物界大熊猫’可是穿越亿年的‘活化石’,看着它们,思绪仿佛飘向了远古时空。”于飞说。

不仅传统景点受宠,暑期里,游田园、赏乡景、住农舍、品土菜……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乡村游,也成为众多市民带娃出行的热门选项。

7月30日,云享小镇内,大片葡萄藤叶镶着“金边”,宛如一幅静谧的油画。家住海勃湾区的张国庆是这里的常客,玩沙、戏水、赏景之余,他还带孩子体验采摘、垂钓、露营的野趣。“场地开阔,项目丰富,还能露营,简直是‘遛娃宝藏地’!”张国庆赞叹,这里既能实现高质量亲子陪伴,又能让孩子拥抱自然,一举两得。

7月26日,走进海南区赛汗乌素村,穿过绿油油的庄稼地,沿黄河前行,只见各个农家院人声鼎沸。“孩子放假了,我们还得上班,远行不便,就决定每隔一段时间来一次乡村游!”市民王瑞分享道。今夏,他们已“打卡”了海南区的赛汗乌素村、海勃湾区的王元地村和乌达区的泽园新村。

近年来兴起的自驾游,也是暑期亲子出行的优选。7月18日,刘勤带着儿子从乌海出发,一路驱车南下入川。从北方到南方,走走停停,感受不同城市的风情,探访名胜古迹,流动的风景带来别样体验。“知名景区固然好,但路上的风景同样动人心魄。”刘勤告诉记者,他坚持每个寒暑假带上全家自驾出行,“希望儿子‘读万卷书’的同时,也能‘行万里路’。”

眼下草原绿意正浓,迎来最佳观赏季。自驾爱好者吴迪开始准备与朋友带孩子组团出发。“从乌海驱车两三个小时,就能抵达鄂尔多斯大草原。坐在牧民的蒙古包里,吃着羊肉唱着歌,尽享草原魅力!”他描述着驰骋草原公路的快意,蓝天白云下成群的牛羊,无垠的天地令人心旷神怡。“去年和爸爸、朋友一起去滑草、骑马,快乐极了!爸爸说今年还带我去,太期待了!”儿子吴子钰雀跃不已。

研学探秘:行走的趣味课堂

“沙漠里那些盛开的野花让我惊呆了!这完全颠覆了我对‘荒凉’的想象。我趴下来仔细观察,紫色、黄色的小花,还有好多不认识的小动物和水鸟。我把它们都画了下来,回家迫不及待地分享给爸妈。”11岁的李琦兴奋地讲述他参加研学游的收获。

“我们在黄河边听导游阿姨讲述乌海湖的故事。”李琦滔滔不绝地分享着与伙伴们研学的乐趣,“乘快艇进入沙漠腹地,老师带我们徒步观察动植物。有人采集标本、有人记录、有人讲解,虽然累,却是最开心的一天!”在乌海湖上练习皮划艇、中午在沙漠搭帐篷的经历,对他而言既充满挑战又妙趣横生。

“带孩子深度游乌海,能在童年就结下与家乡的情感纽带。在研学中了解家乡,构建知识体系,在户外拓展中多维成长。”家长耿丽娜热衷为孩子报名此类活动。她告诉记者,今年暑假已为孩子安排了两个户外研学项目,聚焦乌海湖与乌兰布和沙漠,内容涵盖水上运动、沙漠徒步等。

艺能充电:点亮兴趣之光

海勃湾区滨河小学的学生张佑希是个“架子鼓迷”,平时课程一节不落,假期更是勤练不辍。记者在培训班见到他时,他正全神贯注地跟着老师学习新曲。“太喜欢了,放假也没先想着玩,就想抓紧时间多学新曲子,提升技艺。”张佑希眼中闪着光。

初中生赵艺泽则选择在这个暑假重拾书法。记者在海勃湾区一家书法教室看到她时,她正凝神运笔。“我特别喜欢写书法,小时候学过,后来课业紧放下了。今年暑假妈妈给我报了暑期班,我真是开心极了!”赵艺泽坦言,练字时能完全沉浸其中,看着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满满。除了书法,她还参加了美术和乐高课程。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中小学生都在利用假期“充电”:学舞蹈、练声乐、参与运动项目……日程虽满,他们的假期却因热爱而充实有意义。

暑“托”无忧:精彩又安心

长假开启,“神兽”归家,双职工家庭如何安顿孩子成了难题。可喜的是,不少单位办起了暑期托管班,为孩子们打造精彩又安全的假期乐园。

7月28日,海勃湾区新华街道清泉社区暑期托管班里,近10名学生或埋头书写作业,或沉浸在书海之中。“一到暑假就愁孩子没人管,托管班真是解了燃眉之急!”家长齐娜感慨,这既让家长安心工作,也让孩子拥有了充实假期。

无独有偶,7月29日,在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开办的爱心托管班上,23名6至12岁的孩子正全神贯注地做着手工贴画。该托管班聚焦中国传统手工艺创作和家风家教,精心设计了纸浆画、国风民谣诗歌朗诵、启智课堂等内容,旨在拓展知识、培养兴趣、锻炼能力、养成习惯,让孩子们在快乐学习、快乐成长中度过安全充实的假期,真正实现“托、管、教”结合。

与此同时,由海勃湾区总工会、新华西街道小三级工会打造的暑期职工子女爱心托管班,惠及辖区50余名职工子女。

“此次暑期托管班我们安排了专业辅导老师对孩子们进行照看,并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进行了合理分班,购置了新的图书、玩具。在内容安排上,既有兴趣培训和作业辅导,也有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还有室外体验课程,让孩子们暑期也能有所学、有所获、有所得。”海勃湾区总工会工作人员祝婧告诉记者。

“这孩子一放假,就成了家长最头疼的问题,每天就是看电视、玩手机,好在单位帮我们解决了这一大问题。孩子在托管班既能学习新的知识,认真完成作业,还能参加一些集体活动。”学生家长宋琦说。

记者走访发现,我市海勃湾区狮城社区、乌达区颐景佳苑社区等多个社区均开设了暑期托管班。它们在常态化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益于少年儿童健康活动的同时,持续探索特色教育新内容,全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