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课 你准备好了吗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2-25 09:49:10

ff90e0c8-5ebc-4005-befb-a88e200f6a3c.jpg.jpg

刘雨佳 绘图

2月21日,我市各中小学开始线上教学。

网课学习比学校课堂学习更需要自主性和自觉性,网课来了,好多居家学习的烦恼也一起来了,对待网课学习,学生可能又爱又恨,有的抵挡不住网络的诱惑,有的因为使用手机与父母可能起冲突……那么,网课来了,面对这种新方式,你是否真的准备好了?记者就此采访了海勃湾区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负责人王小利。她对学生居家上网课期间遇到的问题进行了专业回答,为广大中小学生和家长提供参考与帮助。

上网课感觉累怎么办

上网课,学生们需要长时间对着电子屏幕上网课,这样,有时也会感到很疲倦。对此,王小利建议学生能劳逸结合,下课后做做眼保健操放松眼部因长时间盯着电子产品所带来的酸痛,或站起来锻炼一下,让自己得到休憩和放松,这样能保证下一节课的效率。“在疲倦状态下强行继续学习,是非常消耗体力心力的一件事,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多休息休息。”王小利建议道。

“对生疏的网课操作多练习,熟能生巧;网课也要有仪式感,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比如在家中书房,或者是自己的房间书桌前做好上课准备,听课时请其他家人暂时不要进来;尽量不要在床上躺着、趴着‘听’网课!身心都做好准备,可以大大减少网课带来的疲惫感。”对于如何长时间保证上网课的效率,王小利建议学生提前做好准备,从心理上、作息上、身体上都要做出调整。

学习效率低怎么办

有的学生在上网课的过程中,发现自己的学习效率不如在校期间。那么,如何在上网课期间排除干扰,尽量提升学习效率呢?

“电子屏幕上尽量只留下网课学习所需的界面,关闭不需要的窗口,甚至可以卸载多余小程序,将对你具有诱惑性的多余的电子设备、漫画书和零食等放得离自己远一点,也可以拿出房间。”王小利建议广大学生和家长,尽量让所处的环境简单,也是排除干扰的一种方式。

另外,王小利还建议学生在上网课时,尽量调动积极主动性。“在上网课的过程中,与老师、同学进行线上互动,提高网络课堂参与感。当老师在课上发问时,你可以在线上回应老师,就算老师或者同学没有互动,你也可以自言自语,比如,明白了、记住了、原来如此等等,让自己的大脑跟着老师的思路走,这样不容易走神;课上、课后及时做笔记,巩固知识点。”这种尽量与学校学习保持一致的做法,也能让自己的学习效率变得更高。

和父母起冲突怎么办

虽然上网课的时间只有一周,但已经有学生因电子设备的使用与父母发生冲突。那么,起冲突的原因是什么呢?王小利在以往个案中发现,吵架的原因多是父母对孩子有很多期待,例如,要好好学习、早睡早起、勤奋努力、少碰手机、不玩游戏。王小利强调,这些经常被父母挂在嘴边的“期待”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够好”“父母对他不满意”,进而会产生逆反心理,尤其是正值青春期的孩子们,于是就发生了父母越说,孩子越不想做,父母因此会更高频率地唠叨、指责,结果孩子越不想做,形成了不断往复的恶性循环状态,使得父母和孩子形成了对峙关系,这是不少因电子产品的使用,孩子与父母经常起冲突的一大原因。

不仅如此,居家学习发生亲子冲突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孩子认为,父母的行为侵犯他们的隐私。例如,一些父母会要求看孩子的手机信息,甚至没收手机,闯入房间翻东西。当孩子说,这是我的东西,你不能动,父母或许会说,什么你的我的,你是我生的,连你都是我的。

王小利说,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和成熟,会在心理和精神上逐渐与父母分离,形成自我边界,然而父母并没有意识到这点,仍然希望孩子依赖他们,受控于他们,因此孩子同父母在“做自己”和“听我话”之间产生矛盾。

那么,当冲突发生时或发生后,父母可以帮助孩子做些什么呢?首先,父母可与孩子积极沟通,认可孩子当时的情绪,做好能做到共情。其次,可以帮着孩子分析原因,也可以告诉孩子自己生气的原因,但这个过程中不能指责评价孩子的行为。之后,父母可以与孩子一起商量如何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并在日后随时可以做出调整。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保证自己与孩子的沟通通道顺畅,这样才能保障孩子居家上网课的效率。

学生能为自己能做什么

作为上网课的主体,学生首先要懂得为自己负责,并用行动证明自己能为自己负责。王小利强调,孩子和父母都需要学会相互尊重,尊重彼此的自由意志和选择自由。

“当然,你要用行为证明你确实可以为自己负责,证明你有使用自由的能力,而不是经常违背你的承诺。”王小利说,当学生自己发觉有些约定或事情做不到时,要及时与父母沟通,可以重新商定计划,一步一步学会为自己的学习负责。

居家上网课期间,学生要有一个意识,那就是“我想做什么,能做什么”,给自己安排一个有目标、有计划的“网课时间”。王小利说,当你觉得迷失自我时,不妨记住一句口号——“我现在长大了,我可以自己说了算,我要为自己负责。”

另外,学生要学会和父母沟通。王小利说,沟通时,要直接表达观点、情绪和需要,而不是用指责和对抗方式,也不需要争出一个对错。例如,在和父母关于玩手机的分歧中,学生可以表达“对于玩手机,我是有自律和规则的,请你们放心”。

面对冲突的发生,不少学生和父母都觉得不应该,其实不然,用积极的视角看冲突也是助益于亲子关系的改善。“吵架直接释放情绪,它能将一直隐藏在心中的愤怒和不满表达出来,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完成关系的链接与修复;另一方面,当父母表达他们对孩子的强烈情绪和不满后,孩子可以尝试理解父母背后的需求,‘原来父母希望得到我的理解、尊重,希望我能过得好’。”王小利说道。

(作者:姜瑜;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