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 健康成长——海勃湾区多举措推进心理健康教育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2-17 10:03:36

【关爱未成年人成长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开展教师交互式团体沙盘活动。 (陈洋 摄)

学生在心理课上做团体游戏。 (陈洋 摄)

心理健康教育是发展素质教育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项重要工作。近年来,海勃湾区教育局高度重视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将其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贯穿于学生身心发展的全过程,全方位渗透于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阳光心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

丰富形式全面育人

“2名同学背对背坐在地上,不要用手撑地站起来,随后每个小组依次增加2名同学,直至6人,看看哪个小组用时最短完成全组人员起身,分出胜负……”12月13日,在海区千里山学校心理教室内,一场针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课正在举行。学校的心理教师通过开展团体心理活动,帮助大家体会团队相互帮助的含义,培养大家的合作精神。

学生丁娅冉说:“这个游戏中,大家组成了一个整体,我们要全力配合才能达到目标,让我体会到了团队相互帮助的重要性。”

心理教师郝雪说:“今天针对学生开展的‘坐地起身’这一游戏,目的是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计划、组织、协调能力,培养他们团结一致、密切合作、克服困难的团队精神。”

据了解,海勃湾区各中小学已将心理健康课纳入课程,保障每周0.5课时。中小学设立心理咨询室,并配备专、兼职教师。每学年对中小学素质教育评估检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必查内容。

12月14日,海区二小开展了一次教师交互式团体沙盘活动。在活动开始前,心理教师唐华首先简单介绍了团体沙盘的规则,接着开始第一轮沙盘的摆放,整个过程不允许成员间进行任何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和互动,大家进入静默奇妙的沙盘世界。

经过6轮的沙具摆放,小组成员共同完成了一个沙盘作品。在每一轮摆放后,唐华都会让老师们介绍一下摆上去的沙具或动作的内心想法,然后又问了其他人对这一摆放的想法和感受,大家畅所欲言。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老师们都感觉互相之间更加贴近,对彼此又多了份了解,每个人都有了新的感悟和启发。

“团体沙盘不仅可以宣泄情绪,缓解压力,增强自信,获得愉悦感和归属感,同时可以提升团队凝聚力,促进成员间心与心的交流,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处理心理危机,完善自我发展。”唐华说。

为更好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2016年海勃湾区中小学心理咨询室增设了沙盘游戏项目,这是近年来国际上比较流行的心理治疗技术,使得海勃湾区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加有声有色。

同时,为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心理适应情况,并且协助班主任及科任老师及时发现和疏导可能存在心理困扰或心理危机的学生,各学校固定开放心理咨询室,为学生个别辅导,对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给予直接的指导,排解心理困扰,并对有关的心理行为问题进行诊断、矫治。

今年,市二中还新增“智能心理测试系统”与“生理相干与自主平衡系统”,“反馈正念精灵”和“音乐放松反馈减压舱”,利用现代化设备,帮助师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采取科学的管理和教育措施,自觉运用心理学知识和技能,不断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建设专业师资队伍

“集体备课将大家聚在一起,互相学习,共同进步,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向上学习的‘脚手架’。”心理教师郝雪说。近年来,区属心理教师一起教研,共同学习。

海勃湾区教育局十分重视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各级各类培训,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在全区教师中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专题培训。同时,鼓励有条件的教师参加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的学习和培训;面向社会公开招录心理教育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加强了专职教师力量,增强了专业研究能力。2014年5月、2015年5月、2019年3月,区教育局先后派出20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参加了北京师范大学举办的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学习;2016年11月、2020年7月特邀专家专项培训区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团队辅导应用及沙盘游戏技术应用,进一步提升中小学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素养。

从2008年开始,各中小学在校园内设置了“悄悄话信箱”,从此建立起了学生与心理健康教师沟通的桥梁。通过书信或预约面谈,对学生开始了最早的心理健康教育。2015年以来,海区多名卫生保健医生通过自学、外出培训、专业考试陆续取得了专业心理咨询师等级证,所有学校建立了心理咨询室——“悄悄话小屋”,学生心理咨询工作逐渐规范化、科学化。教师们根据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归纳为压抑、焦躁、盲目、攻击性强等。在教学中通过课堂有针对性地讲解“情绪的管理”“青春期生理心理发育”“青少年如何与异性相处”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大大减少了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产生的负向情绪,也使学生能更好地接纳自己的现状。通过与家长交谈,为一些需要缓解亲子关系的家庭提供了及时的帮助,维护和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2017年以来,区教育局充分利用海勃湾区未成年人校外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的专业资源,为学校心理健康专业技能方面进行有效支持,在实际操作中形成校内外联手工作网,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进一步扩大、紧密,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增强心理健康意识。

此外,为进一步加强海勃湾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升中小学、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为广大教师、家长普及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规律,海勃湾区教育局联合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校外辅导站开展“阳光心理校园行”系列培训活动,通过9个月的时间全面提升教师团队、家长心理发展的认知水平,提高专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业务能力,帮助中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增强青少年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同时,特别要求区属公办幼儿园本年度至少安排一场智慧父母课堂讲座,提升父母对孩子心理发展、生命认知的水平。

下一步,海勃湾区教育局将坚持推行“阳光心理校园行”系列培训活动,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坚持“走出去,引进来”的办法多方位培训、打造出过硬的中小学专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尽快成立海勃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援助中心,真正为出现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进行服务和干预,呵护未成年人阳光快乐成长。 

(作者:陈洋;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