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0-22 08:57:05
园林工人培育菊花幼苗。靳婧 摄
2005年首届户外菊展。资料图
1985年首届菊展。资料图
2021年第36届菊展。赵荣 摄
秋来谁为韶华主,总领群芳是菊花。
金秋时节,菊香飘溢。截至今年,我市已举办了36届金秋菊展,展出菊花的品种从最初的十几种到如今的上百种,展出菊花的数量从千余盆到七万余盆,展出时间从寒冷的立冬时节提前到温暖的秋分……
36年来,金秋菊展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乌海人。每年,形态各异、色彩斑斓的菊花打造的壮丽美景惊艳眼球,吸引着千千万万的游人驻足欣赏。金秋菊展不仅是我市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也成为我市的文化品牌之一。
那么,你知道首届金秋菊展缘何而来?菊展如何从室内走到室外?菊展背后又有多少故事呢?
首届菊展落户我市
首届菊花展于1985年11月在市人民公园的玻璃花房举办。当时展出的仅有独本菊和小菊,规模很小。即便如此,仍难挡市民的观菊热情。
说起首届菊花展,曾任市人民公园菊花组组长的肖福安回忆,1984年,两名园林负责人在外出参观考察后发现,冬季的乌海颜色单一,遂决定第二年在乌海举办菊花展。当即从银川中山公园购进了十几个品种的菊花秧苗,带回乌海栽培。肖福安说:“带回来的只有秧苗和菊花名字,没有任何栽培、育苗的文档资料。”一时间,肖福安想不出培育方法,只好到新华书店花4元钱买了一本《菊花栽培》。
书里说,菊花需要温暖的环境,肖福安便将秧苗养在土炕上。想要秧苗生根用泥土不行,容易闷根死亡,他便带着人到摩尔沟去筛沙子。沙子太粗渗水快,太细也不行,只有用小米粒大小的。秧苗期,需要不断地浇水,叶子干了要及时补充水分。肖福安便守在炕边,只要叶片没有水珠,便继续喷水浇灌。育苗、扦插繁殖、上盆、修剪嫁接、帮扎……肖福安一边读书,一边像养育孩子般栽培菊花。
据市运动公园主任贾宗镇回忆,首届菊花展时,他还是技校的一名学生。“当年室外温度已经零下,人们都穿上了棉衣,听邻居们说市人民公园里举办的菊花展特别漂亮。我赶紧约同学一起去观展。”贾宗镇说,举办菊展对于当时的乌海来说是个新鲜事儿,人们口口相传,观展兴致很高,不大的玻璃花房,里面几乎挤满了人。
“人们的观展热情是对我工作的最大肯定,自己特别自豪。”肖福安说,这也坚定了他们继续培育菊花、举办菊展的决心。1986年,领导派肖福安和同事出差,到河南各地观看菊展、学习经验。参观各地菊展后发现,开封的菊花养得格外好,又打听到称为开封“菊星”的王然园艺师,遂上门拜师学艺。他的认真、刻苦和虚心打动了王然,这位开封市的养菊专家将培育品种菊、盆景菊、造型菊及菊花科研绝技倾囊相授,使他的养菊技艺突飞猛进。据肖福安回忆,从1986年开始的近10年时间里,他先后多次到开封学习菊花栽培技术,受到多位名家指导,获益匪浅。
不断地学习让他成为我市菊花栽培的“大拿”,肖福安先后设计了花枝头达400朵的大立菊、高度近5米的塔菊、直径较大的三色菊、绑扎精美的异形菊、造型别致的盆景菊,还带出了不少技艺高超的徒弟,为我市的金秋菊展作出了贡献。
菊展,从花房走到室外
菊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属于多年生宿根花卉,在经过4个月的无霜期生长后,一般在10月下旬至11月初左右开花。2005年,“金秋菊展”由室内转向室外,规模也随之扩大。
在此之前,肖福安抓住菊花成长的规律,结合本地实际,成功运用遮光短日照和微喷技术,实现了花期人工控制,满足了市民提前赏菊的愿望。“菊花光照在10小时以上进入营养生长,低于9小时则是生殖生长。”他说,为控制光照时间,做到四季菊花盛开,便在7、8月间给菊花进行日常施肥、喷药、摘芯、抹芽、剥蕾、授粉、嫁接等,还带领全体菊花组职工每天下午7点准时盖黑塑料布、遮阴网遮光,晚9点撤布通风透气,凌晨4点盖布遮光,早8点喷水降温,调节遮光棚内温度,早9点再撤布照光,在60多天的生殖生长期内,日日如此。经过辛勤劳动,姹紫嫣红的菊花提前盛放,我市首届户外菊展得以顺利举办。
2005年,首届户外金秋菊展培育出了更多的品种以及多本菊、异形菊、盆景菊等,并将插花作品融入其中,菊花造型更加多样。工作人员利用焊制的铁架子,将各色小菊绑扎上去,形成孔雀、蘑菇等造型,引得前来参观的市民争相合影留念。“参观了多届室内菊花展,大多是摆在架子上的菊花,虽然十分漂亮,但不如户外菊展带来的震撼。”市民张春梅说。“以前菊展都在初冬的玻璃花房中,人们来观赏菊花穿着棉袄,进入室内又比较闷热,常常是抱着外衣看菊展,特别不便。”市民刘彩霞说,那次的菊花盛放在9月,让许多人感到惊艳。
我市金秋菊展已经举办了36届,不仅从室内走到室外,举办场所也几易其地,市人民公园、市人民广场、市植物园、当代书法艺术馆和市运动公园先后成为金秋菊展之地。
肖福安回忆,我市历届金秋菊展比较有特色当属首届菊展、首届户外菊展、第24届金秋菊展以及今年的菊展等。2009年庆祝祖国60华诞第24届大型菊花展在市植物园举办,规模大、数量多、品位高、品种全。共展出独本菊、多头菊、悬崖菊等各色鲜花7万余盆,大型艺术作品16件。菊展将菊花扎景与园林小品互相搭配,并将菊花与其他应时花卉有机结合,充分挖掘了菊花文化,为历届之最。
最遗憾的莫过于1998年因霜冻冻坏菊花无法开展之事。肖福安回忆,当年9月,突如其来的霜冻天气导致菊花花蕾被冻死。“9月份很少有霜冻,通常天气暖和。”肖福安说,记得凌晨4点多,所有园林人赶到大棚做防霜冻措施,加草帘、生火取暖,但最终花蕾一个个枯萎。从那以后,我们吸取经验,做足各种意外的预防措施。
倾力打造菊花盛宴
国华黄月山、白月山、月之光、卞梁紫玉、晚红玉、霞光四射、泉乡水长、泉乡万胜、禾城星火、霜满天……光是这些好听的名字就让人想一睹菊花的芳华。姿态万千、颜色各异的菊花盛宴背后,是育花技术员、工人们一整年倾力地付出与忙碌。正是有了他们,市民才能一饱眼福,悠然徜徉在花海之间。
退休返聘的苗冬梅担任植物园菊花栽培工作的技术员。说是技术员,但菊花栽培工序繁杂、琐碎,稍不留心很容易将花养死,苗冬梅事事亲力亲为,与工人们一同劳动。七八月份的短日照处理期,每天最繁重的劳动就是多次地揭遮阳布、盖遮阳布、压遮阳布、浇水……有一次雨后,沾水的遮阳布变得异常沉重,但菊花易长病虫害,每天晚上必须揭开通风。“那次高强度的劳动后,我胳膊疼得抬不起来,好几天才缓解。”苗冬梅说。
菊花讲究姿、色、香、韵,其中“菊不露体”和“菊不盈尺”又是赏菊的主要标准。在栽培菊花的过程中,菊花植株长高了不行,矮了不行,没有叶子也不行。苗冬梅介绍,植物的顶端具有生长优势,一盆菊花如果上中下都出芽子,那么顶端的会最先开花,其次是中间,而所有菊花在同一时间开放是菊花展必须具备的要素。所以,所有菊花要“分批打顶”才能让同一植株的花同时开放,所有菊花的打顶工作则必须在短期内完成。近年来,我市菊展的菊花供货单位大致为市植物园、街道绿化所,今年增加了泽汇园林。苗冬梅说:“每次打顶前,几家单位的技术员都要提前沟通,定下打顶日期,然后一同进行。”
而每年菊展一结束,各家单位便会把菊花的“母本”植回大棚精细护理,以便来年二三月间重新扦插育苗。“菊花幼苗最怕脏污,一脏了就会起菌,引起红蜘蛛、白粉虱等病虫害,养护需格外注意。”苗冬梅说,每天早晨,她和育花工人仔细地查看菊花的生长环境,看看有没有害虫滋生,一旦发现需立即打药灭虫。“春天还好些,最怕的就是夏天,打药时要穿上厚厚的棉袄,一方面阻隔后背水箱的寒气,一方面防止农药的伤害,一趟走下来,全身都是汗。”苗冬梅说。
“菊花展是我们城市的文化品牌之一,每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近些年,随着我市菊花栽培技术的不断成熟,展出的菊花绝大多数都是本土培育,仅少量需从外地引进。”苗冬梅说,从春到冬,从扦插育苗到养护布展,园林人都在默默地付出,得到一声声肯定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市民记忆里的菊展
今年9月29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第36届金秋菊展开幕式在市运动公园举行,设有远航红船、春天的故事、全面小康、中国梦、百年华诞等多个主题,共布置景观花坛和花境19个,摆放异形菊260盆、独本菊和多头菊7.5万余盆、应季草花1万多盆,为市民和游客奉上了一场美不胜收的视觉盛宴。
“我最喜欢菊花的美丽多姿,淡淡的香味和那傲骨的精神。”湿地管理局的王云霞说,每年自己都会和家人一起赏菊,看到我市逐年进步的园艺水平,与有荣焉。今年的菊展不论从主题、内容,还是菊花形态、造型等方面比往年更好。菊花装点了我们的环境、丰富了老百姓的生活,运动公园成为秋季市民的打卡地。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一年一度的金秋菊展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好。记得有一年菊花展结束时,他有幸得到两盆菊花,便摆在窗台上。“浇水、施肥,不想却在过年时开出了雪白雪白的花朵,漂亮极了。”他说,当时家人特别高兴,就连邻居、朋友知道了都争先来欣赏。
20世纪90年代初,张俊霞读小学6年级,班主任老师组织去参观菊展,同学们都很兴奋。“记得老师再三叮嘱,可以近距离观察、观看菊花,但严禁上手去摸。”张俊霞说,老师还给我们普及了菊花的知识。当走进玻璃花房时,她立刻被眼前缤纷的色彩和美丽的花朵吸引,仔细观赏展架上的每一朵菊花。回到学校后,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关于菊花的状物作文。“脑海里回想着菊花那优美的身姿,曾经最头疼的写作文变得容易起来。”她说。
市民马翠翠在乌海成家后,这里已经成为她第二家乡。在她的QQ相册里保存着不少带孩子们看菊展的照片,其中一张是2013年菊展留影。据她介绍,那时女儿6岁,儿子才6个月大。“乌海的变化日新月异,每年的金秋菊展就是一个很具体的体现。”马翠翠说,让孩子观看菊展不仅能近距离观察植物,还能感受家乡的美。
陈超告诉记者,有一次他去外地出差,恰逢当地菊花展,自己便去转了转,要买门票不说,菊展规模种类与家乡没有多大区别。“乌海的菊花展种类多、规模大,观赏性高,朋友圈这几天都被菊花展霸屏了。”他说,现如今不仅自己每年都会去看,周边的朋友也会慕名而来。
一年一度菊花展不仅美化环境、扮靓城市,还发挥着生态惠民的功能与优势,那些布置精美的菊艺造型、多彩的鲜花组合,营造出喜庆祥和的节庆氛围,为市民献上一道亮丽芳香的节日盛宴。
(作者:赵荣;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10-22 08:57:05
乌海日报社 | 2021-10-20 10:15:34
乌海日报社 | 2021-09-26 09:07:49
乌海日报社 | 2021-09-23 09:3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