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形象 树新风 强服务——我市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综述

乌海日报

2021-04-21 09:32:42

【服务窗口看文明】

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乌达区税务局开展文明礼仪培训。

市文明办工作人员走进乌达公安分局开展文明单位创建督导工作。

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乌海汽车站志愿者悉心解答旅客疑问。

文明单位创建是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扎实组织各区各单位积极申报创建全国、自治区级和市级文明单位。截至目前,我市共有全国文明单位10家、自治区文明单位(标兵)10家、自治区文明单位33家、市级文明单位65家,逐步呈现出“文明风来满园春”的喜人局面。

为创建工作夯实基础

雨滴入土方润物。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我市文明单位创建工作逐步形成科学的常态化机制。

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文明办《关于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指导意见》,将文明单位创建作为城乡基层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的重要载体、有力抓手和提升市民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的有效途径。

市文明办加强组织领导,制定深入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先后印发多份文件,对文明单位创建活动进行具体部署,推动创建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注重指导培育对象梳理创建思路,从提高员工素质、培育职业精神、树立行业新风等出发,开展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点、工作特性的创建活动。同时,引导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组织121家市级以上文明单位与14个文明村结对共建,实行多家文明单位帮扶1个村的“1+N”模式;窗口服务行业围绕优化营商环境,提升行政服务能力和水平,为社会公众提供文明优质服务,深化创建活动内涵。

此外,市文明办加强对培育对象的日常监督管理,掌握各单位创建动态,督促和指导创建单位,将创建工作结合到三年工作规划和当年工作计划,分解到每个时间节点。定期开展文明单位创建考核,进行年度“体检”,确保文明单位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为行业文明培根铸魂

提高职工群众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引导职工增强爱岗敬业和岗位成才意识,塑造良好职业形象,是文明单位创建的“必修课”。

全市各单位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将文明单位创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扎实开展文明单位创建活动。

在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乌达公安分局,记者感受到了浓浓的机关文明创建氛围。该局积极开展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效能型、廉洁型、文明型“六型”机关建设,大力开展道德讲堂、全民阅读、扶贫捐赠、党性教育、职工运动会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多种形式引导干部职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自治区级文明单位——乌达区税务局以提高税务人员素质为核心,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践行初心使命;以促进税务工作为落脚点,打基础、强素质、树形象;以特色活动为载体,创新创建方法,增强机关活力;以长效机制为保障,健全群团组织,确保职工权益,谱写了文明创建的多彩篇章。

自治区级文明单位——市强制戒毒隔离所通过打造“绿色之光”品牌文化。根据戒毒场所文化、地域文化和传统文化特点,结合戒毒工作实际,确立了“绿色之光”文化品牌,寓意沙漠绿洲、生命之源、顽强向上、走向新生等丰富内涵。通过文化建设,提升场所的美誉度,营造和谐、育人的矫治氛围,形成了独特的文化体系,为内蒙古自治区戒毒系统树立了场所文化建设样板。

为事业发展加油助力

城市文明离不开单位文明。文明单位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责任。在城市文明的各个方面发挥示范引领和促进作用是各级文明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海南供电分局根据自身特点及客户需求,积极开展优质服务能力提升建设。营销班组努力践行 “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全部事”的服务承诺,为客户办理业务提供更加舒适的营业环境和周到热情的服务,针对老弱病残等特殊人群采取上门服务,做到了服务群众零距离。

市公交公司城际快速二分公司以优秀党建工作引领雷锋线路建设,以“弘扬雷锋精神,开展志愿服务”为主题,广泛开展“学雷锋好榜样”“雷锋常在身边”志愿服务活动,结合实际工作宣传各项城市创建工作和公交公益服务。

市科技馆把文明行为培训列入业务培训的重要内容,特别是馆内讲解员、志愿者等窗口岗位,每年举办两次以上的业务培训,聘请专业老师进行礼仪、普通话的培训。同时,科技馆在入口处设立文明旅游提示牌,不定时发放文明旅游提示卡、宣传册,时刻提醒观众文明参观。

……

全市各文明单位还积极开展“窗口党旗红、岗位当先锋”“网络诚信消费无忧”服务进社区等具有行业特色、职业特色的文明创建活动,大力推行志愿者服务行动,发动各级工会组织、各窗口行业(单位)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掀起深入学习雷锋精神、积极践行雷锋精神的热潮。各单位建立具有特色的职工志愿者服务队伍,立足本岗位,发挥职业技能优势,为群众提高多样化、专业化的延伸服务。

同时围绕重点领域,抓服务水平提升。例如:医疗行业聚焦“为民惠民利民”的要求,以窗口单位“文明杯”规范化优质服务竞赛活动为载体,推动医务人员医疗水准和道德水平同步提升。公共交通领域统筹推进“公交职业道德提升、文明出行观念培育、违法行为专项惩治”三项行动,着力解决公共交通从业人员和广大市民在交通出行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

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饮水思源,回报社会,造福人民。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文明单位创建的基本要求。为群众多办好事实事,是衡量文明单位“含金量”和“可信度”的重要标尺。

服务人民、奉献社会是文明单位始终如一的创建宗旨。以百姓满意不满意为标准,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服务水平,是各级文明单位苦练内功必须修好的一门“专业课”。

全市各单位强化主业意识,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工作质量和服务水平。严格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办公场所环境整洁,门前车辆停放整齐,绿化美化效果好,室内外卫生状况良好、无卫生死角。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的全过程,切实提高干部职工的思想政治素质。积极选树宣传行业最美人物,以榜样的力量促进担当作为,以道德的力量凝心聚力。

“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海勃湾区人民检察院以普法宣传为特色,积极开展法治宣传和帮扶共建等志愿服务活动。妥善化解矛盾纠纷,用真情落实群众来信来访制度,做到件件有回复;强化扶贫帮困社会责任意识,深入开展“司法救助”“保护母亲河”等民生活动。

“第六届全国文明单位”乌达区梁家沟街道永昌佳苑社区积极带领社区居民开展文明创建活动,扎实开展面向社区弱势群体、老人、儿童、残疾人等的生活救助和福利服务,利用宣传牌匾、发放宣传品、填写倡议书、大喇叭等方式在居民群众中广泛开展宣传。发动志愿服务队、居民党员、青年团员、包联共建单位开展在辖区内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窗口内外皆风景,万树花开香满园。深化文明单位创建工作,让每个人都成为文明创建的参与者、推动者、受益者,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段维娜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