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密码” 全生物降解地膜为农田披上环保“新衣”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4-21 16:31:36

为种植户发放地膜。

本报记者 张丽阳 文/图

“再也不用秋天的时候清理地膜了。”

“由政府出资为我们免费发放地膜,给我们省了不少钱呢。”

“这种地膜保温保湿效果很好,又不污染环境,省心省力。”

4月17日下午,内蒙古金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来到乌兰淖尔镇,为泽园新村和富民社区的种植户发放全生物降解地膜。据了解,这些可降解地膜由乌达区人民政府出资向企业购买,免费提供给当地农户种植时使用,旨在通过政策引导,促进农户增强环保意识,在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同时,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今年是我第三年使用这种地膜,保温保湿效果好,降解快,对土地污染也小,省时、省力、省事。”富民社区种植户赵恩堂表示,今年家里打算种20亩玉米,听说今天分发地膜,急忙和村民们一起过来领。

作为农业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资料,地膜对于减少土壤水分蒸发、抑制杂草生长具有重要意义。俗话说,“地膜盖一盖,农业增收几百块。”然而,曾经被誉为给农业生产带来“白色革命”的地膜,一度成为田间“白色污染”的罪魁祸首。

“地膜残留在土壤中破坏土壤结构,影响作物生长,降低作物产量,缠绕农用机械,影响农事作业;混杂在秸秆中喂食牛羊,会导致其消化不良、厌食甚至死亡;散落在田间树梢、房前屋后和道路沟渠,污染生活环境。”富民社区党委书记雷亚军说。

近年来,内蒙古金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通过“煤—电—石灰石—电石—BDO—生物降解塑料—生物降解聚酯产品”的完整产业链,以BDO为载体,进行PBAT改性材料等高分子材料研发以及全生物降解地膜、背心袋、一次性餐盒等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PBAT改性材料颗粒经过熔化、拉丝、冷却、切粒、吹膜等工序后,就能变成一卷卷全生物降解地膜。相较于普通地膜,可降解地膜在一定时间内可以自然降解,成为土地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密码”。

企业推动绿色发展的底气,源于我市相关政策的支持引导。我市出台了《乌海市促进可降解材料产业发展条例》,在全市范围内实行可降解农用地膜替代工程;严格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等限塑相关法规,鼓励、引导使用可降解材料制品,增强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意识,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

据了解,今年复工复产后,内蒙古金科发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已经生产了近300吨全生物降解地膜,销往巴彦淖尔、赤峰等市。目前,该公司生产的全生物降解地膜正在走进万亩农田。今后,该公司将继续加强与相关团队合作,争取在更多领域推广使用PPC生物降解地膜,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