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提速 幸福生活加码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4-21 16:30:57

整洁干净的住宅区。

本报记者 张丽阳 文/图

老旧小区面貌焕然一新、街头巷尾干净整洁、口袋公园功能齐全……行走在乌达区的大街小巷,目之所及皆风景。近年来,乌达区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目标,聚焦民生所需,强力补齐短板,以城市更新为主抓手,不断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更强。

城市更新高效推进

老旧小区改造是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内容,也是增进民生福祉、提升群众幸福感的重点项目。近日,记者在幸福小区、馨苑小区、科技园小区等老旧小区看到,住宅楼外墙粉刷一新,沥青路面平整干净,车辆停放有序,曾经的“脏乱差”变身“高颜值”。

“小区改造后,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整洁了,生活在这里心情也舒畅了。这段时间,很多搬走的老邻居都回来‘打卡’,看到小区的变化,大家都很惊讶。”一大早,乌达区幸福小区的老住户王艳红和邻居在楼下聊起天来,现场笑声不断。

近年来,乌达区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去年,乌达区更新改造供热管网69.4公里,整治内涝隐患道路6条,实施清洁取暖改造2635户,近6000名群众过上“绿色暖冬”。同时,乌达区升级改造7个老旧小区,竣工建成1410套保障性住房,攻坚破解8380户居民办证难题,“交房即办证”举措落地实施。

今年,乌达区计划梯次推进内涝五期、供热排污等7个更新提质项目,修缮贯通矿区、农区、城区11条瓶颈路段,全面推动“煤改电”工程顺利收官;着力推动市容市貌“治脏”、交通秩序“治乱”、在建工地“治差”,打造新达街、八一路两条严管街,推动实施园林绿化社会化养护,竣工运营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利用项目,全力擦亮城市颜值。

公共服务提标扩面

“你好,我想到简易方便门诊开些药,你可以教教我怎么操作自助挂号机吗?”“好的,我来教你挂号,待会儿你直接往里面走,就能看到我们的简易方便门诊了。”……在乌达区人民医院门诊大厅,医院工作人员协助市民就诊。

“现在来简易门诊,就医流程特别简单,医生一查我的病历,几分钟就能开好处方,门诊设在一楼,拐个弯儿就能到药房取药。”在导医人员的引导下,患者淮利兰很快完成了就医取药的全部流程。便捷的就医体验,让她十分欣喜。

从“开药等半天”到“取药10分钟”,简易门诊的设立,极大缩短了只需进行常规检查、开药的患者就医时间,不必再经历排队等待,便能快速地完成就诊流程。

近年来,乌达区聚焦学校公共服务、教育结构优化、老年助餐、便民就医等工作精准发力。积极推动老年助餐设施建设,构建了以社区为中心的“1+8+N”助餐服务,包括1个中心厨房和8个为老餐厅,还针对不同年龄段的老年人推出了优惠就餐政策,特别是针对九类特殊困难老人,落实了早饭2元、午饭4元的就餐补贴,极大地减轻了老年人的经济负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不断完善义务教育办学条件,为各学校新增配套教学仪器设备、计算机、课桌座椅等,各学校办学条件持续改善;持续推动幼教普教均衡发展,优化0—3岁婴幼儿全日托、半日托、临时托等托育服务,截至目前,共有3家托育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完成签约。

基础设施提档升级

基础设施是文明城市的支撑,是一座城市的“筋骨”,直接关系到城市形象和群众生活品质。为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乌达区结合城区实际,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提升市政管护水平为着力点,全力打造整洁、优美、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

近年来,乌达区高标准设计规划,累计投放垃圾亭60个,“四分类”垃圾桶410余组,智能分类垃圾屋1个。持续开展市容环境综合整治,累计清理条幅65条、破损过时公益广告78处,拆除违章圈地57处、破损牌匾16块,整治面积超1.3万平方米。同时,乌达区大力推动商业业态优化,鼓励“一店多能”,推进“同城优选”项目,便民站点已拟定22个,首个便民服务站点已投入试运营,睿捷便民市场项目投入试运营。此外,乌达区高标准打造沿湖亲水健康步道,增设巴音赛街、胜利东街等3条严管街,美食节庆、家电补贴等促消费活动贯穿全年,点旺城市“烟火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