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邻小屋话家常 巧解居民千千结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4-17 11:27:35

近日,海南区西卓子山街道祥苑社区“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里,工作人员正在接待来访居民。

本报记者 鲁 吟 文/图

近日,在海南区西卓子山街道祥苑社区“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里,社区党委书记周培英正热情接待两名来访居民。三人围坐在小圆桌旁,一片欢声笑语,氛围融洽。周培英对待她们如老友般亲切,在拉家常式交谈中,两名居民多年的心结悄然解开,紧锁的眉头也渐渐舒展开。

“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由周培英携手社区老党员、“两委”成员共同创建。面对基层治理的重重难题,他们深入居民家中,与居民唠家常、帮忙料理家务,在点滴互动间宣传政策法规、化解矛盾纠纷、改善居住环境,在社区与居民间架起了一座温暖的“连心桥”。

如今,祥苑社区的居民但凡碰上烦心事,脑海中首先浮现的便是“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在这里,居民的喜怒哀乐都能被接纳,公平正义的期待得以回应,生活里的诸多难题也能迎刃而解。

此前,有居民反映社区67号楼有人私自拉线安装电动汽车充电桩,存在很大安全隐患,强烈要求拆除。“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的调解员听闻后,迅速赶赴现场,仔细查看充电桩设置情况,当场研讨对策、规划后续工作。随后,调解员与当事人耐心沟通,全面了解问题细节,承诺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尽快解决居民实际困难。

经分析研判,调解员决定运用“四维调解攻略”中的复杂矛盾联动调解法。他们联系派出所、城市管理综合执法中队等单位,共同约谈当事人,耐心告知其充电桩依法依规设置的必要性,以及私设充电桩的严重危害,要求其自行拆除。同时,调解员积极协调供电所,敲定充电桩的新安装地址、电路走线与充电设施,全程与居民保持紧密沟通,实时跟进办理进度。最终,充电桩安全“移位”,烦心事得以解决,当事双方都十分满意。

有居民反映,平房区居住的大多是老年人,巷道没有照明设施,夜间出行存在危险。西卓子山街道包联网格负责人、“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调解员得知后,立即与居民一同商讨,结合平房区实际规划灯位,在原有旧电杆上安装太阳能路灯。施工期间,调解员全程跟进,确保安装工作顺利完成。巷道路灯亮起,照亮了居民夜间出行的道路,居民纷纷点赞。

在供水管道改造时,平房区多户居民因不愿自行承担入户管道费用,与施工方起了矛盾。“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成员采用“逐家逐户分头谈+聚到一起谈”的方式,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成功化解矛盾,供水管道改造工程顺利完工,为居民生活带来便利。

自2024年6月成立以来,“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时刻关注居民诉求,敏锐捕捉辖区矛盾苗头。秉持简单矛盾现场调、一般矛盾分级调、复杂矛盾联动调、群策群力共同调的“四维调解攻略”化解纠纷。截至目前,“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已累计接待来访80余人次,定期排查50余次,就地化解微小矛盾纠纷23件,联合派出所、司法所等单位化解复杂矛盾纠纷8件,解决污水管道堵塞、旱厕无照明灯等非纠纷民生事项200余件,实实在在解决了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突出问题,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落到实处,有效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一张笑脸相迎,一杯热茶暖心,能让来访居民感受到家的温馨;一句贴心话语,一件便民实事,能让矛盾双方冰释前嫌。‘周姥姥拉家常睦邻小屋’成了居民化解信访问题、解决矛盾纠纷的暖心屋,我这个‘周姥姥’打心底里高兴,也更有信心把小屋办得越来越好。”周培英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