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金融为民 保障合法权益 ——我市“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宣教活动侧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3-14 09:49:57

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工作人员为市民普及金融知识。

本报记者 陈洋 文/图

“什么是电信网络诈骗?”“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利包括什么?”“养老领域的非法集资表现形式有哪些?”3月12日,在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乌海金融监管分局、乌海银行业协会、农行乌海分行等5家单位联合开展的“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联合宣教活动现场,群众找到了答案。

本次活动以“维护权益”为主题,以“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为口号,通过建立和完善涵盖金融教育宣传、风险提示、纠纷化解、志愿服务等多功能的金融消保服务模式,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育宣传活动。一方面,正面宣传金融支持和扩大消费、金融机构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民办实事的亮点举措;另一方面,展示各单位打击非法集资、电信诈骗,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的经验或成果,对扰乱市场秩序、侵害金融消费者权益的非法活动进行风险提示,帮助社会公众增强风险意识,提升防范能力。

活动当天,记者来到市运动公园主舞台旁,看到中国人民银行乌海市分行工作人员正在向群众普及金融知识,传授如何鉴别真假人民币。

市民王会敏说:“今天的活动特别好,我们在欣赏歌曲、参与互动中学到了很多金融知识。”

在农行乌海分行的展台前,工作人员通过案例剖析、知识抢答等形式,为群众送去干货满满的消保知识“大餐”,同时将金融典型案例、金融知识、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防范非法集资等宣传折页发放到群众手中。

农行内蒙古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刘亚光表示:“我们将继续践行金融为民的初心使命,以更高的标准、更实的举措,守护每一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通过多种形式,向消费者普及金融知识,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提升金融素养,为构建诚信、安全、和谐的金融环境贡献力量。”

今后,我市各金融机构将创新服务模式,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开展教育宣传,通过寓教于乐的方式,将金融知识送到群众身边,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理念深入人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