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金融为民初心 护航消费者美好生活 ——乌海保险业积极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3-13 08:57:03

送金融知识进农区。

保险公司工作人员帮助客户更换轮胎。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深刻把握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帮助社会公众增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乌海保险业积极落实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要求,组织开展2025年“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系列活动。

教育赋能 筑牢群众认知防线

针对金融消保工作的重点和薄弱环节,乌海保险业以金融教育工作为主线,多渠道、高频次开展金融知识普及、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防诈教育活动,汇聚行业金融知识教育力量,让广大群众“学金融、懂金融、信金融、用金融”。

“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启动以来,各机构充分结合金融知识“六进”,对内对外双向开展了一系列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一方面以加强保险从业人员诚信、合规、消保等知识为抓手,提升从业人员从业素质和服务意识。平安财险以“人人抓消保、人人懂消保”为主题,召开专项培训会议,对金融消费者八项基本权益如何融入保险从业各个环节进行学习研讨,引导全员牢固树立诚信理念,严格规范营销行为,从根源上切实保护好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针对不同受众人群,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一系列接地气、有生气的金融消费者教育活动。太平人寿聚焦乡村金融消费者需求,积极参加乌海市文明办举办的“文明实践我行动”暨文化科技卫生金融“三下乡”活动,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万亩滩村面对面为消费者提供金融知识咨询和风险防范指导,将金融知识和服务直通乡村基层。工作人员结合近期典型案例,在现场演示钓鱼短信识别、可疑链接规避等实用技巧,发放《金融反诈手册》《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等宣传资料。

村民表示:“我们农村人挣点钱是真不容易,对金融诈骗更是听都没听过,你们真应该经常到我们农区给大家提醒提醒。”

太平洋财险将金融知识普及教育聚焦到幼儿金融启蒙和少儿保险知识,将金融教育课堂安排到幼儿园,针对幼儿家长们关心的儿童保险的购买、保险理赔流程等,工作人员进行了详细解答,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险观念,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对于孩子们,采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金融知识启蒙,通过讲故事、玩游戏等互动环节,向孩子们传递简单的货币概念、储蓄意识等,在他们幼小的心中播下树立正确金融理念的种子。

中国人寿工作人员走进海勃湾区千里山镇,通过金融知识宣讲、防非反诈典型案例风险提示、受理群众咨询等方式,为社区居民及工作人员普及如何识别与防范非法金融活动套路以及理性消费理性维权等常见金融法律常识,有效提高了社区群众对金融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度,提高了消费者权益保护,增强群众风险防范意识。

合众人寿、泰康人寿、瑞众人寿、百年人寿针对商圈资金交易频繁、人员流动复杂等非法金融活动易发的特点,在乌海万达广场、通用时代广场、月星家居等地,通过设立金融教育专区、权益咨询台等形式,向广大消费者和经营者普及个人信息保护、防范非法集资、理财风险识别等知识。

“现在诈骗的形式千变万化,令我们防不胜防,听了这些案例让我了解了很多金融方面的诈骗手法,你们的宣传真是太有必要了。”商户李女士说道。

宣传发声 凝聚社会共治合力

为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期间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法治为纲、诚信为基”的消费环境,乌海保险业充分发动行业宣传力量,以构建诚信金融环境、提振消费信心、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主旨,结合地区和行业特点,发挥自媒体宣传阵地和社会媒体正面宣传的积极作用,针对“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减免债务”等不法中介乱象和“金融欺诈”“非法集资”等非法金融活动,广泛开展风险提示,以多种形式向社会公众揭示和解析各类骗局的表现形式、手段和危害,帮助消费者有效识别和防范相关风险,营造放心的消费和投诉环境。一方面各保险机构以营业场所为宣传阵地,借助网点优势,通过悬挂标语条幅、播放金融风险提示宣传视频、设置宣教专区摆放金融知识宣传资料等方式,营造浓厚宣传氛围。同时组织宣传队伍开展各类现场宣传活动,在公园、社区广场等人流集中、受众面广的区域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和风险提示,帮助广大群众明辨风险、远离侵害。另一方面借助各类新媒体和自有宣教平台开展喜闻乐见、形式多样的线上活动,加强互动交流,让广大社会公众轻松汲取金融知识。富德生命人寿通过开展“金融知识拼拼乐”线上活动,通过拼图游戏宣传理性购险、理性维权知识,开展金融风险和防非反诈提示。乌海市保险行业协会利用微信公众号开辟“3·15”消保宣传专栏,在行业内外发布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引导行业及社会公众弘扬诚信文化。通过防非反诈和非法金融活动典型案例解析,帮助消费者识别和防范金融风险,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大地保险、平安财险、百年人寿等公司通过微信视频号、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拍摄、转发“保障金融权益 助力美好生活”“金融反黑灰宝典”等宣传视频,进一步扩大宣教传播渠道和受众面。

创新举措 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为提振和扩大消费,全力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乌海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举措,通过助老、助残服务,在助力民生保障等方面推出一系列惠民、利民服务措施,进一步提升消费信心,主动践行金融行业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

人保财险针对无法临柜的老年人客户群体,开通“上门服务专线”和“云端柜台”业务,通过组建多元化服务矩阵,让科技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驾齐驱,切实解决消费者实际困难。客户王先生因工作滞留外地,家中年迈亲属面对即将到期的车险续保犯了难。得知客户困难后,公司服务团队携带移动设备主动上门完成验车拍照、证件资料核验等全流程服务,帮助王先生及时完成续保。

“没想到保险公司真的能免费上门服务,真是帮我解决了大麻烦!”王先生通过“云端柜台”视频感动地说。

平安人寿聚焦残障特殊群体,创新“多维度意愿确认法”,针对失语、瘫痪的客户,建立“非语言意愿确认—法律存证—替代签署”标准化流程,即采取眼神与手势“对话”(通过简单的是非问题,引导客户用眨眼、点头或手势表达真实意愿);双人见证全程录像(录制客户意识清醒状态下的授权视频,确保变更申请的法律效力);指纹替代签名(在客户无法执笔的情况下,以指纹确认代替传统签字,并由家属作为见证人同步签署),既守住风险底线,更捍卫消费者核心权益。

“每项材料我们都逐字朗读,确保客户和家属完全理解。变更申请书反复核对了三遍,整个过程就像一场无声的对话。”参与服务的客服主管表示。

大地财险以“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活动为契机,开展“惠民、利民、暖民心”理赔专项活动,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专业、暖心的增值服务,解决消费者的急难愁盼问题。对遇到电瓶亏电、水箱缺水、爆胎等突发状况的客户,公司理赔人员提供车辆加水搭电、更换轮胎、免费拖车、市内接送等服务,帮助客户摆脱困境。另一方面关注重大事故或疾病客户特殊情况需求,开展上门慰问、垫付医疗费、免费接送等服务。对于长期患病的客户免费提供健康管理建议或体检服务。

中华财险以公益行动为“纽”,激发扣好金融为民之“扣”。通过为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快递员等群体设立爱心饮水点,全天候提供热水和一次性水杯。饮水点旁还配备了休息座椅和急救箱,成为户外劳动者短暂歇脚的暖心驿站。

外卖小哥小李是饮水点的常客。他感慨道:“以前送餐高峰期连买水的时间都没有,现在路过就能喝口水,还能顺便给手机充个电。”中华财险工作人员还会定期收集需求,夏季增设解暑凉茶,冬季供应姜枣茶,让关怀无处不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