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学科素养 创新课程改革 ——我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教学展示纪实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0-09 09:46:02

【潜心教学与研究】

学生在“211”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

选课走班学生利用智慧班牌打卡。

观摩选课走班、聆听“211”课堂示范课、参观“双新”改革成果展、听取“双新”改革主题汇报……9月30日,由市教育局主办、市一中承办的全市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新高考”教学展示暨市一中“选课走班”教学活动观摩会在市一中召开。

选课走班

夯实高考改革基石

在东教学楼一、二楼学校选课走班展示中,学生根据电子班牌的提示进行走班并上课打卡。

据了解,根据自治区高考综合改革要求,从2022年秋季高中一年级学生入学起,启动实施普通高考考试科目不分文理科的“3+1+2”高考模式。“3+1+2”中的“3”是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一高考科目,“1”是指考生在物理或者历史科目中选择其中1门作为首选科目,“2”是指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选择2门作为再选科目,考生6门文化课总成绩满分为750分。

为做好“新高考”政策下高一年级学生选课走班的准备,市一中为全校教室统一采购安装了智慧黑板和电子班牌,提高走班教学管理效率。同时,学校组织开展选课走班模拟演练,切实为使用新教材、应对“新高考”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9月,我市高一年级学生全部采用新教材,同时启动“3+1+2”高考模式。学生在新编的行政班级进行早读,每个学生都有专属于自己的课程表,按照课程表的上课地点,根据电子班牌的提示进行走班上课。

“我们观摩了市一中选课走班演练,整个过程有序、周密,收获很多,为学校下一步实施选课走班提供了借鉴。”市六中副校长王琴说。

课堂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211”课堂示范课中,教师成了引导者,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体,大家小组合作探究,得出结论……

“211”新课堂教学模式,以时间分配为抓手,以全员参与为目的,以高效学习为目标,将一节课的40分钟划分为“2+1+1”,即“教师讲解+学生活动+师生总结=高效课堂”,把课堂真正地还给学生,遵循“导—授—问—思—议—展—评—测—结”九字课堂教学流程,启发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切实帮助学生很好地“学会”,很快地“会学”。

在市一中544班,物理教师范旺正在上《自由落体》这一课。只见他用生活实例引出问题,通过视频清晰地向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他还给学生留下了实验器材,让大家课后实践,让学生在互动思考中学习,在实践中巩固知识。

“‘211’课堂模式既能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在课堂所授内容、所设情境、所提问题进行针对性讨论和拓展性思考,又能利用最后十分钟由师生进行总结,能够全面考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我觉得很好。”市二中副校长崔云阁说。

市一中副校长祁俊英说:“2017年,学校大刀阔斧地开始了课程建设和课堂改革,‘211’课堂、智慧课堂、云课堂先后在我校落地生根。同时,我们还发挥教师的学科创造力,先后开设了75门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为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助力。”

“市一中的课程体系建设很好,极大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市十中副校长李奇新说。

实践汇报

促进经验交流分享

在市一中科技楼礼堂,观摩人员聆听了学校“双新”改革实践汇报。教师范旺、魏鹏鹏作为优秀教师代表作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学科教学变化的经验分享,校长张树做主题报告分享。

首先,范旺为大家分享了新课程、新教材实施背景下的教学经验。他从“双新”课改改什么、为什么改、“双新”课改下的教学情况3个角度对于高考改革历程、学校教学存在的问题以及一堂好课的标准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此次新课改重点在于关注教育的应用性、综合性、探究性、开放性,以培养学生关注现实世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随后,魏鹏鹏以地理学科为例,结合暑期参加呼市教师培训的心得体会进行了单元整体教学汇报。他认为,与旧的课程组织形式相比,新课程要求教师打乱章节顺序,对一个单元进行整体研究,从传统的教师为中心的课堂转变为学生为中心的课堂,通过解决真实情境下复杂的问题来加深学习的深度。

最后,校长张树做了“双新”背景下选课走班教学的主题报告。他介绍,市一中“选课走班”教学坚持以职业生涯规划为基础、家长参与、学生自主选择的原则,根据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科优势、性格特点、职业倾向测评数据分析报告进行选课走班。学校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适应新形势,备战新高考,发挥好学校国家级“双新”示范校的引领作用,为其他学校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应对新高考提供经验。

“2022年秋季,新课程、新教材的‘双新’改革是自治区的统一行动,也是为了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与时俱进的一个重大举措。我市从师资引进、更新教学设备等方面都做了充分准备,通过丰富的课程、高效的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张树说。

下一步,市教育局将在市六中、市十中分别召开课堂教学改革和课程体系建设“项目化”工程现场会,切实发挥国家级新课程、新教材示范区(校)建设的“排头兵”作用,进一步推进我市普通高中高质量、多样化、有特色发展,有效转变普通高中育人方式。

(作者:陈洋;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