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6-28 09:22:54
刘雨佳 绘图
刘雨佳 绘图
刘雨佳 绘图
刘雨佳 绘图
老年消费群体容易成为欺诈的目标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近年来,针对老年消费群体的诈骗案呈高发、多发态势,有钱、有闲、风险防范能力低的老年人在层出不穷的套路面前防不胜防。
无论是“免费送鸡蛋”的传统套路,还是“卖房养老”的新型套路,不法分子总能精准找到老年消费群体的特征,精心设计话术和骗局。对此,我们应该如何防范,帮助老年人看好钱袋子呢?本报特别推出“帮老年人看好钱袋子系列报道”,揭露那些常见的套路,提升老人的识骗能力。
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当前,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达到2.64亿,人口占比为18.7%。
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突出,养老问题也日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老年人需要关爱,一些不法分子便盯上了这块“肥肉”,近年来,以提供“养老服务”、投资“养老项目”、销售“养老产品”、宣称“以房养老”、代办“养老保险”、开展“养老帮扶”等为名的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事件层出不穷,给老年人造成了财产损失和精神伤害。
今年4月,由平安中国建设协调小组牵头部署的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正式启动,向全社会尤其是老年人警示养老诈骗犯罪手段、普及识别防范养老诈骗知识。
我市也不例外,多部门联合打出“组合拳”,宣传教育、依法打击、整治规范“三箭齐发”,为广大老年人营造安享幸福晚年的良好社会环境。
对于我们普通市民来说,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帮助老年人预防养老诈骗?怎样给爸妈“科普”常见的养老诈骗套路?发现身边有涉嫌养老诈骗的行为时通过哪些途径予以举报?记者也为您准备了一份“明白纸”。
提高警惕:这些“套路”别上当
今年5月16日,鄂尔多斯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鄂尔多斯市易享城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王孝凯等人涉嫌集资诈骗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重婚罪、窝藏罪案,涉案资金3.62亿元。这也是全国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以来,内蒙古自治区首例宣判的涉养老诈骗案件。
在这起案件中,易享城公司和王孝凯就采取了这样的套路:王孝凯把自己包装成成功的企业家,把其注册的皮包公司包装成具有国企、央企背景的大型企业,营造其商业模式具有“一本万利”“三月回本”的虚假景象。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以众筹入股、免费养老、优惠购车、化解债务等名义,以支付高额利息回报和赠送产品、消费卡为诱饵,向社会不特定对象进行宣传并非法集资3.62亿元,致使1600多名群众受害。其中有部分老年人便是拿出养老钱,在免费旅游、免费发礼物的诱惑下掉入王孝凯的骗局。
“免费养老”的骗局多不多见?记者通过采访发现,许多市民都曾或多或少听说过这种套路。75岁的受访者孙静波告诉记者,前些年,他就曾在某理财公司理财时受邀去参观过对方位于海口市的“免费养老”项目,“安静的海边小村子里,宽敞的养老公寓,配套设施一应俱全,还有正在建设的医院、保健院等等,令看得人非常心动。但当时想要参与这个项目,必须一次投资50万元以上,我没有那么多钱,当时还遗憾了好久。”他说。
也有的“投资项目”并不是以“免费入住”为由头,而是给客户们虚构一个“大饼”,比如说承诺高额回报或以返本销售、售后返租、约定回购等方式销售养老公寓、养老山庄来骗老年人拿出积蓄投资。有的老年人不愿意离开家乡或者子女生活,不法分子便以不入住给予高于银行利息分红的方式来骗人上当。总而言之,你想赚的是对方的“利息”,对方谋算的却是你的“本金”。
72岁的张海平也曾遇到过类似的套路:逛公园时遇到了“老乡的儿子”来搭讪,聊的内容都是对方的工作,小伙称自己所在的公司正在投资一个“养老服务”的项目,投资一定金额,不仅可以获得利息,还能享受体检等医疗保健,住院也能提供照顾陪护等养老服务。“当时我正因为糖尿病并发症住院20多天,把老伴儿和女儿累得够呛,听说有这么好的事儿,特别感兴趣,立刻就答应带上老伴儿跟他去鄂尔多斯看看,结果迟迟不见联系,打电话问老乡,才知道他家孩子所在的公司已经出了问题,孩子也早就辞职不干了。”张海平说。
“老乡”是真的,“老乡的儿子”也是真的,这让他后怕不已:“咱啥都不懂,就听人家说好了,有啥风险人家不说咱们咋能想得到呢。”
除此之外,“以房养老”的套路也很常见。64岁的受访者杨柏成就告诉记者,他还曾经主动打听过如何能“以房养老”。“我女儿在北京定居,我和老伴儿想过好多次,在北京买房不现实,去投奔女儿,孩子压力也大。乌海的房产女儿也不来住,不如我们老两口拿它养老,买个以房养老保险,现在挣利息,将来百年之后由保险公司收回。”杨柏成说。
但想归想,杨柏成却很清楚,不是“国家的项目”不能干:“我看过新闻,有的骗子会将老年人的房产直接以高息抵押给职业放贷人,一旦签了合同给了他们房屋处置权,骗子就卷钱跑路,留下老人面对放贷人的债务催收,甚至还有被逼卖房还债的。”
“但不得不说,以房养老其实很容易打动我们这种子女不在身边,或者没有子女的老年人,岁数越来越大,房子再升值自己也享受不到,能在活着的时候用到,当然很好。这明明是反向养老的一种很好的模式,咋就被不法分子利用搞成诈骗手段了呢。”杨柏成郁闷地说。
提前防范:生活中要常“科普”
针对老年人的诈骗手段这么多,如何才能在生活中提前预防?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多“科普”打预防针很有好处。其实大多数老年人在遇到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时都会向子女求助,倘若年轻人能多一点耐心,多跟老人们讲一讲这些常见的套路,会起到很好的防范作用。
杨柏成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儿虽然年龄还不算大,但文化程度不高,很多东西都一知半解。女儿虽然不在身边,却电话不断,他们也习惯什么事情都问一问女儿和女婿的意见。“孩子常常跟我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贪图小便宜,天上不会掉馅饼。所以我们从来不去参加那些免费送鸡蛋啊,送挂面的讲座啥的。我知道我这个人耳根子很软,别人一忽悠我就心动了,所以再多人拉我去,说课程多好多有用,我都不去。”杨柏成说。
受访者张莉的姥姥和姥爷已经80多岁了,早些年还上过“算命先生”的当。“说起来套路也很简单,当时姥姥自己去买菜,有陌生人来打听附近一个神算子的住处。我姥姥虽然不知道,但是很感兴趣,不知不觉就被这个陌生人套取了好多个人信息。后来,姥姥果然见到了所谓的神算子,对方一下就说出她有几个子女,分别都是什么工作,什么属相,然后说我母亲和父亲属相相克,将来要有问题,为了免灾要破财,花两千元请回去一位‘观音大士’。”张莉说。
发生这件事后,张莉就隔三岔五给姥姥讲个人信息的重要性,看到类似的新闻,就会套上“我爸妈的朋友”或者“咱们老乡”的帽子讲给老人听,“他们容易上熟人的当,我就用熟人当例子,时间一长,我姥姥和姥爷警惕性可高了,陌生人问啥都不开口。”张莉笑着说。
除了不贪图小便宜,对不了解的事务保持警戒心,还需要帮老年人“解忧”,明白他们心中所想。在银行工作的刘颖告诉记者,老年人容易上非法集资的当,其实很多时候是因为他们实在找不到正确理财的渠道。
“咱们年轻人可以从手机上买理财,可以看得懂银行的App,但老年人普遍不懂,他们有闲钱,有理财的需要,但是却很欠缺理财的知识,一旦遇到不法分子用高回报、高利息等噱头引诱,就很容易上当。”刘颖说。
在刘颖看来,各行各业的志愿者,应该多“立足本业”:“比如说我们是金融工作者,就应该多提供这方面的宣传服务,骗子能去公园、小区找老年人聊天,咱们志愿者更应该送宣传、送服务到基层,你不懂没关系,我们给你讲,先讲风险,再讲方式,我觉得这样的志愿服务更有意义。”
记者注意到,自从全国打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启动以来,我市各行各业也的确都行动起来。志愿者们也纷纷走进居民中间,加大宣传力度,帮助老年人提高警惕,加强对诈骗伎俩的识别能力。
多加关注:发现疑似养老诈骗行为,可依法举报
记者注意到,为依法严惩养老诈骗违法犯罪,坚决铲除养老诈骗滋生土壤,切实维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市多部门公布举报方式,开通热线,向全社会征集养老诈骗违法犯罪线索。
对此,许多受访者表示,以前总觉得,没被骗到或者是受骗程度不深的“小问题”就没必要报警的想法也要改一改了,预防和打击养老诈骗违法犯罪人人有责,但凡遇到疑似情况,都应该积极反映。
受访者孙翔告诉记者,前几年他曾在电话购物中买过所谓的“错版纪念钞”,花了小两万,事后被证实收到的是假币。“但我当时觉得很丢人,也怕家里人知道后怪我,就没敢声张。后来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说全国类似的诈骗案件发生过很多起,我就有点后悔当时没报警,就算这个钱追不回来,拿我的案例当个教材,让大家提高警惕也是好的。”他说。
受访者刘梦楠也说,以前经常在公园里、早市上碰见有销售人员拉老年人去酒店会议室参加什么“免费养生讲座”“养生知识沙龙”,“下次我再遇上这样的情况,就会拍照片,然后记住关键信息,到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上举报。”她说。
刘梦楠提到的“12337智能化举报平台”有三个受理模块,分别为“政法干警违纪违法线索举报入口”“扫黑除恶斗争线索举报入口”和“打击整治养老诈骗线索举报入口”,登录方式非常简单,在网页中搜索“12337”就能找到其官网,但需要注意的是,举报人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如实反映问题,对利用举报捏造事实、诬告陷害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一天。养老问题也是全社会都要面对的问题。因此,我们都应该积极行动起来,共同为老年人筑起识骗防骗的人民防线,因为关心和关爱老年人,就是关爱明天的我们自己。
■ 相关链接
我市各部门养老诈骗线索举报方式
乌海市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办公室
举报电话:0473-3998842
举报邮箱:djzzylzp1049@163.com
乌海市委网信办
举报电话:0473-3959211
举报邮箱:whswxbzf@126.com
乌海市公安局
举报电话:0473-2052726
举报邮箱:whmzjlf@163.com
乌海市人民检察院
举报电话:0473-12309
举报网址:www.12309.gov.cn
乌海市中级人民法院
举报电话:0473-2037261
举报邮箱:zyzx1230@163.com
乌海市民政局
举报电话:0473-3959347
乌海市自然资源局
举报电话:0473-6992017
举报邮箱:whzrzi@qq.com
乌海市住建局
举报电话:0473-6987738
举报邮箱:whszjjfck@126.com
乌海市文体旅游广电局
举报电话:0473-12345
举报邮箱:whwhzfj@163.com
乌海市卫健委
举报电话:0473-3998111
举报邮箱:wjwjtk398111@163.com
乌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举报电话:0473-12315
举报邮箱:nmwhscjg@163.com
乌海市金融办
举报电话:0473-3998915
举报邮箱:whsjrb@163.com
(作者:韩建慧;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6-28 09:22:54
乌海日报社 | 2022-06-27 09:41:56
乌海日报社 | 2022-06-21 09:24:43
乌海日报社 | 2022-06-16 10:2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