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1-27 10:14:37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新华社发 商海春 作
新华社发 徐骏 作
农历小年一过,年味儿变得更浓了。那熙熙攘攘的年货街,那红红火火的花灯景,那高高挂起的红灯笼,厨房里飘出手工年食的香味儿,还有那爆仓的快递站,那些来来往往的包裹里,藏着浓缩了思念与爱的年味儿……今年,依然有人因为种种原因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们或是为了肩上的职责,或是为了爱而止步,只能用收礼物、云拜年等方式,表达着一种别样的年味儿,这份年味里充满了爱与思念,凝聚了为下次团圆而做出的努力……
收发年货礼,最爱就是家乡味儿
78岁的包银花和儿子一家依然选择就地过年,这是一家人商量后做出的决定。他们虽然非常想回东北老家与亲人团聚,但他们再三思量,决定“为爱止步”。“我们并不担心疫情,主要是儿媳妇怀了二胎,带着身孕长途跋涉太辛苦,于是我们决定就地过个安心年。”撂下电话,包银花和老伴又开始盘算,“我们人虽然不能回去,但礼物咱得送呀,让老家的亲人也能吃到乌海的味道,也算团圆了。”包银花告诉记者:“我们寄了两只牧区羊和4箱乌海葡萄。”寄出去不到3天,包银花的亲人便收到了这份沉甸甸的礼物,打回电话高兴地说:“100多斤重的大包裹,几个箱子装得满满的。”
包银花还告诉记者,那边的亲人也给他们邮递了过年礼物,有牛肉干和猪血肠,是她最想念的家乡味道。
在深圳工作的乌海女孩王笑笑喜欢吃葡萄,她说:“我家楼下就有一个大超市,葡萄有几十种,葡萄酒就更多了,可我就想吃咱乌海的葡萄,喝咱乌海的葡萄酒,有了这道家乡味,这年才过得有滋味。”今年,王笑笑不能回来与父母团圆,于是便提前向家人要了过年礼物。“我爸跑到海南区一个葡萄园的冷库,买到了地地道道的乌海葡萄,很新鲜、非常甜,还买了好几种咱乌海产的沙漠葡萄酒,口感包装都很好,自己喝或送人都不错。”王笑笑在网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外工作这么多年,每年过年都会想家,但今年考虑到路程远、有疫情,父母也支持我就地过年,他们给我邮了葡萄、牛肉干、奶豆腐,还有我妈给我做的年货。”王笑笑的母亲孟女士告诉记者:“本来打算一家人回四川老家过年,但女儿建议我们少走动。”她不仅给女儿邮寄了过年礼物,还给远在四川的亲人也寄去了一份礼物。同样,孟女士也收到了来自深圳和四川的年货,他们对这种特别的“团聚方式”十分喜爱。
收到一份礼物,快递一份礼物,是这个春节里乌海人与远方亲人互述爱与思念的方式,每一件礼物都是彼此精心挑选或亲手制作的,不管是哪里的家乡味道,那都是一份份饱含着爱的团圆礼。
网上办礼物,桩桩件件都是爱
“给父母的年货都从网上买好邮回去了,虽然没能回家与亲人团聚, 但这些礼物跟往年是一样的。”在我市某企业工作的王明告诉记者, 今年他决定在乌海过年,但是对长辈的问候与礼物不能少,“我在网上买了一些年货,直接快递到家,有给父母的衣服鞋袜,也有给给爷爷奶奶的糖果点心,还给他们买了个擦窗户的机器人,我回不去给他们收拾家,那就让这些智能家电帮他们分担一些。”
“父母虽然很想让我回家,但他们也支持我坚守在岗位上过年,还给我邮寄了妈妈做的手工年货,心里暖暖的,就算在乌海过年,也让我感到很有年味儿。”王明说,只是希望父母能照顾好自己, 除夕夜全家人要一起视频连个线,互相送上祝福,表达思念。
嫁到乌海的湖南人刘晓华,也决定取消回娘家过年的计划,因此她早早便给父母快递了内蒙古的特产,另外还从网上购买了“湘味年货”。“这是我们那里过年必须要吃的,是年夜饭桌上少不了的年味儿。”刘晓华告诉记者,她虽然不能陪父母和兄弟姐妹回家过年,但这份爱与思念的心意必须要表达出来。
记者了解到, 今年那些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的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用收发礼物的方式与家人“团聚”。在各种各样的过年“方式”中,“快递式拜年” 的新年俗正在形成,别样的年味儿浓厚而特别。不少市民表示,网络购买年货,省心又省力,年货礼物直接邮寄到亲友家中,为家人送上一份新年祝福。
过春节,一封“家书”抒情怀
“在虎年新春到来之际,与远方的亲人来一段视频通话,将这份爱意满满的小礼物展示给亲人,回馈他们对自己的关爱与想念。”家住海勃湾区恒信小区的贾彩霞最近和儿子一起为远方的亲人录制制作手工贺卡的视频。“儿子的爷爷奶奶在西安,我们虽然给老人快递了一些年货,但我和儿子还想做一个不一样的、更有纪念意义的手工贺卡,让儿子用这种方式给爷爷奶奶拜年。”贾彩霞告诉记者,从设计到制作,她用视频记录了儿子制作贺卡的全部过程,并把它剪辑成一个有主题的视频,计划在除夕夜发送给他的爷爷奶奶,用这种别样的拜年方式表达孩子对爷爷奶奶的爱。
今年,黄乔宝一家也决定不回江苏常州给长辈拜年了。于是,他想用书写对联的方式来表达对老人的新春祝福,并在年前通过快递到爷爷奶奶家,也将自己的思念送到他们心中。“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黄乔宝在大红的对联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这几个大字,想象着春联贴在爷爷奶奶家大门上的情景。爸爸妈妈对他说,一幅春联就是对老家亲人的最好问候。黄乔宝说:“等明年暑假,回老家与爷爷奶奶团聚,一样能感受到团圆的喜悦!”
除了打电话、录视频,写一封家书也成为对远方亲人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那些因种种原因,那些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儿女、伴侣、亲人的,于是就用写一封家书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我给爷爷奶奶写了一封家书,我既学会了写信、练了字,还给爷爷奶奶送上新春祝福。”滨河区小学读二年级的王子怡告诉记者,她给在外地的爷爷奶奶邮了一封家书,表达自己对长辈的思念。
“即使我们回不了家,但这并阻隔不了我们对家人的思念。这个春节不能回家看望他们,但我知道,心安之处即故乡,只要相互守望,就是最好的陪伴。写一封家书,它会带着我们的期盼与思念,慰藉远方亲人的心。”在乌海工作生活多年的刘海东就给远在山西老家的父母写了一封家书。他说写家书曾是他在外求学和工作时给家里报平安的主要方式,后来用打电话代替,再后来视频聊天也很方便,写家书这种方式真是好久不用了,但感觉颇有仪式感,这种表达方式更能传递他对父母的爱。
不管是什么样的拜年方式,都饱含着亲人间的爱与思念,都饱含着大家对年的盼望,对生活的热爱。一段做手工的视频、一封家书、一副对联,这些写满思念与祝福的礼物,更是会收进亲人们的心田,成为珍藏在心底的珍贵礼物。
“最实惠”的团圆礼,给亲人包个大红包
那些忙碌在生产线上的工人,常常不能回家过年,他们成了这两年就地过年最积极的支持者。“出来一年了,咋能不想家,可岗位的需要,离不开,今年依然在乌海过大年。”在我市某工厂工作的王小东告诉记者,今年他和爱人不回老家过年了,问起给父母和孩子的礼物,他说除了网购年货外,他给父母发红包,给孩子压岁钱,用最实惠的方式送上他们新春的祝福。
“我们留在岗位上,单位会给我们发个大红包,我通过微信把这个红包都转给了父母,也给家里的孩子们备上了压岁钱、新衣服,就等着除夕夜发给他们。”32岁的王小东在乌海打工6年多,本来要回甘肃老家与父母团圆过年,但今年工作岗位“留住”了他。他们决定用包红包和发压岁钱的方式给父母和孩子送上最实惠的过年礼。
“我把奖金都交给媳妇了,就希望她和孩子们能好好过个年,我在这里与工友一起过年,等来年天气暖和了,岗位上不缺人了,再安安心心回家与他们团聚,或者把他们接来,在乌海团聚。”工人刘满平平时忙工作,不会网购,也很少逛街。他不仅把奖金都交给了爱人,叮嘱妻子给孩子们买衣服和糖果,给老人买牛羊肉备年货。
不管在哪儿,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表达对家人的爱。
不管是快递拜年,还是云上拜年,抑或是发个红包、写封家书,在这个春节,人们用不同的方式为远方的亲人送上新春祝福,这种新的表达方式也一样有着浓浓的年味儿,也令人回味儿。
(作者:姜瑜;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1-27 10:14:37
乌海日报社 | 2022-01-24 10:09:14
乌海日报社 | 2022-01-13 07:14:01
乌海日报社 | 2022-01-11 10:0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