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炮令”让城市更干净更和谐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1-24 10:09:14

街头的电子礼炮车。

社区工作人员向孩子们讲解禁炮和消防安全知识。

销售人员向记者展示仿真鞭炮。

为进一步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降低噪声污染,加强烟花爆竹燃放安全管理,创建文明城市,优化人居环境。2020年,我市印发了《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和《乌海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我市三区的主城区和其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同年10月1日起,我市三区主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今年,海勃湾区和乌达区城区“禁炮”范围再次扩大。那么,哪些地方不能燃放烟花爆竹?对此市民有怎样的看法?又衍生出什么样的替代品呢?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这一传统由来已久。除此之外,每逢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及婚嫁、乔迁、开业等重大节日或喜事庆典时人们亦要燃放烟花爆竹以示庆贺,但燃放过程中,烟花爆竹产生的烟尘会影响空气环境质量,还会产生噪声污染,并且极易引发火灾和安全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

2020年,我市印发了《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和《乌海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规定了我市三区的主城区和其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同年10月1日起,我市三区主城区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今年,海勃湾区和乌达区城区“禁炮”范围再次扩大。那么,哪些地方不能燃放烟花爆竹?对此市民有怎样的看法?又衍生出什么样的替代品呢?

禁炮区域扩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及市政府印发的《关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通告》和《乌海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海勃湾区和乌达区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对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区域扩大。

海勃湾区结合实际,对《乌海市海勃湾区人民政府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工作实施方案(2020年)》进行修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内不再新审批设置烟花爆竹零售点。全面开展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教育,引导广大市民自觉拒绝购买、燃放烟花爆竹。完成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内烟花爆竹批发零售点的关闭、转营工作。2021年12月15日起,全面实施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政策,严厉查处非法运输、销售和燃放烟花爆竹等违法行为,并形成长效机制。

海勃湾区主城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由原来的“旧城区东至东山,西至包兰铁路,南至南河槽,北至林荫大道;滨河区包括滨河一期,东至包兰铁路,西至乌海湖,南至彩虹桥,北至海北大街西。”变更为“新华街道办事处、新华西街道办事处、凤凰岭街道办事处、海北街道办事处、林荫街道办事处、滨河街道办事处管辖区域。”

其他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1.文物保护单位;2.车站、飞机场等交通枢纽以及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内;3.加油(气)站等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单位;4.输变电设施安全保护区内;5.国家机关办公区、医疗机构、幼儿园、敬(养)老院、大中专院校及中小学校教学区;6.城市主次干道、高架路、立交桥及地下空间;7.风景名胜区和山林、绿地、苗圃等重点防火区;8.公园、商场、集贸市场、公共娱乐场所等人员密集场所;9.市、区人民政府根据行政管理需要划定并公布的其他场所、区域;10.公墓等其他祭扫场所。

乌达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由原来的“巴音赛街道办事处及滨海街道办事处辖区。”扩大为“巴音赛街道办事处、滨海街道办事处、新达街道办事处辖区。”

海南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区域为拉僧仲街道办事处辖区。

三区相关部门对于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宣传、管理、管控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开展。

燃放烟花爆竹隐患大

前不久,《人民日报》抖音号一则视频引起人们的关注,一辆满载烟花爆竹的货车发生碰撞,导致烟花爆竹当场被点燃,所幸无人员伤亡。人们笑称“看了一场免费的烟花秀”,但这起事故却令人深思。

曾经,烟花爆竹是人们必不可少的年货,1000响、2000响甚至是10000响的鞭炮,还要买些喷雾的、旋转的、吐珠的各类烟花,往往要几百上千元。“年三十儿、小年、元宵等都要燃放烟花爆竹。”市民张丽霞说,年三十儿是燃放最集中的一天,贴完对联、年夜饭前都要来一挂鞭炮,到了凌晨跨年不仅要放鞭炮,还要持续不断地燃放各式烟花。一瞬间天空中烟花灿烂,虽说十分美丽,但空气中弥漫的都是浓浓的火药味,十分呛鼻,久久不散。

春节燃放烟花爆竹的习俗沿袭了2000多年。不仅如此,人们在一些重大节日、大型活动、婚庆、开业、乔迁、买车等情况燃放鞭炮的庆祝也不在少数。但燃放烟花爆竹时产生了刺耳的噪音、飞扬的烟尘以及刺鼻难闻的硝烟味让人们避恐不及。

80后市民杜敏称,小时候燃放烟花爆竹前,大人总是耳提面命“点燃后迅速离开,如果不响也不要上去看,以防爆炸伤人。”有一次,她和堂哥一起燃放烟花,捻子已经燃尽,却迟迟不见烟花的影子,过了好一会儿,堂哥弯腰上前查看,忽然一束烟花腾空而起,险些伤人。“如今孩子们想看烟花,也是大人代劳,生怕发生意外。”杜敏说。

随着城市的建设,高楼林立,城区车辆增多,燃放烟花爆竹隐患多多。家住新加坡花园的徐先生告诉记者,有一年除夕夜,邻居带着孩子下楼燃放烟花爆竹,鞭炮被炸的到处飞,烟花的火星子离车辆也不远。最要命的是其中一个烟花倒地,蹿出的火束朝着车底、绿化带和住宅楼飞去,所幸只点燃了一棵松树,没引发更大的火灾。“烟花爆竹隐患太大了,从那以后,它就从我家的年货单上划除了。”徐先生说。90后徐伟霞告诉记者,每年过年是难得的休息日子,可鞭炮声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吵得人休息不好不说,突如其来的炮声还挺吓人。

声声爆竹过后,满地火红一片。每当人们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喜悦中时,环卫工人却要加班加点地清扫燃放烟花爆竹后产生的垃圾。环卫工王旭华回忆,每年大年初八,不少商家挑这个日子开业,一条条鞭炮长龙在街道上一溜儿排开,炮声此起彼伏,产生的鞭炮屑还真不少。据2017年统计数据显示,海勃湾城区清理鞭炮屑、各类生活垃圾共计3920余吨,较平时增加了20%左右。当时的滨河环卫共计清理生活垃圾800余吨,鞭炮屑和旺火渣约为40余吨。除此之外,往年被鞭炮炸伤的事件也时有发生。

这样看来,燃放烟花爆竹还真是百害而无一利。

电子烟花爆竹日渐走俏

“禁炮令”让人们拍手称快,也让不少经销商转行。市民刘远曾是一名烟花爆竹零售商,每年春节前后是销售的旺季。他告诉记者,去年不少烟花爆竹零售商将商铺选在了金裕市场和金裕社区,虽收入不如以往,但也有一定收入。今年调整后的“禁炮令”一出,不仅烟花爆竹的进货价上涨,店铺选址也成了难题。“最近的地址在团结新村,自己每天不仅需要20多公里的往返路程,而且那里的销量也比较小。”刘远说,传统鞭炮随着社会的发展淘汰是必然的,我市发出“禁炮令”这一举措利大于弊。如今,刘远已另择他业。

遇到各种节日、婚嫁等喜事儿时,同样少不了烟花爆竹来助兴。那么,人们是如何解决这一难题的呢?

记者了解到,2020年我市“禁炮令”发出后,电子礼炮逐渐崛起。相信很多人结婚时,不少婚庆建议使用“炮车”,即皮卡车后备箱内专门拉几个电子礼炮。新人在结婚时随时可以“燃放”,电子礼炮可模拟爆竹发出火光,且没有空气污染,可以反复使用。随后,记者走访多家婚庆公司了解到,电子礼炮的租用价格在800元-900元不等。

除了婚庆、开业等喜庆时候使用的电子礼炮外,人们最关心的莫过于春节变得静悄悄,缺少了“热闹”的氛围。记者了解到,替代鞭炮、烟花的产品有仿真鞭炮、仿真烟花。有的市民选择网上购买,有的则在实体店挑选。

在大方儿童城记者看到,鞭炮的鸣闪被灯光和小型音箱代替。市民王军有一个7岁的儿子,特别喜欢燃放烟花爆竹。今年,他从网上搜罗了几款仿真鞭炮和烟花,鞭炮采用传统设计,燃放时可以使用遥控,声光同步,跟真实鞭炮没有差别。“去年,我家就购买了一款仿真烟花,不仅能产生五颜六色的光,还有亮片、花瓣等弹出。”王军说,虽然价格不菲,但过年的气氛不能少。

除此之外,手机小程序还有模拟的烟花和鞭炮。市民陈琼告诉记者,她今年会在手机上点燃烟花爆竹,以此来庆贺新年。“点击右下角可以点燃鞭炮,屏幕上便出现鞭炮被点燃的特效。向上滑动会有烟花出现,向左或向右滑动则显示祝福语。”她打开一款小程序说,如果把手机连上音响,它的声音一点也不比真实的差。

记者在网上查资料得知,真正的电子礼炮是利用电子直接激发自然空气爆鸣产生爆炸声响和激发闪光。在工作(爆鸣)过程中,不燃烧起火、不爆炸伤人、不污染环境。在产生爆炸和闪光效果的同时还能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能够消毒杀菌、清洁空气,有益人体健康,是绝对安全和绿色环保的电子礼炮。

电子礼炮虽然好,但在实际运用中也产生了诸多问题。家住幸福北区的李小伟告诉记者,前几天他家楼下有人结婚,电子礼炮一会儿发出鞭炮声、一会儿发出礼炮声。“不论是哪种声响都比传统鞭炮大,可谓噪音。”他说。

的确,在电子鞭炮取代传统炮的背景下,有关部门需要把电子鞭炮关进“标准的笼子”,防止产生触电、着火等发生,避免电子鞭炮产生新的噪声污染和不良影响。

(作者:赵荣;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