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2-09 09:35:19
清理残枝落叶,防范火灾发生。
街路绿地清理。
移栽到温室的草花依旧需要精心养护。
剑兰、大丽花等花卉的根部要逐个保存才能安全过冬。
冬灌、补灌需靠水车拉水。
近些年,我市新建和改建公园、广场、街头游园绿地百余处,公园绿地占城市绿地的比重达36.88%,公园绿地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到77.18%。让居民从家步行几分钟就可以到达一处环境优美、设施齐全的公园绿地,推窗见绿、出门见景成为现实。而这都离不开园林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辛勤耕耘、精心养护。
春季,他们忙着栽树、种花;夏季,他们忙着浇水、养护;秋季,他们忙着清扫、整理;到了冬季,天气渐渐寒冷,植物进入休眠期,他们却进入了另一个忙碌的时期。从绿地冬灌、树木涂白,到冬季保温、温室育苗、补栽补种、保存种子、检修基础设施……园林人为来年的满城绿荫时刻准备着。
温室草花姹紫嫣红
冬季,一些无法在北方室外过冬的草花被转移到室内。机场路附近的园林温室大棚暖意融融,花草飘香、姹紫嫣红,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园林人忙着浇水、锄草、施肥……
工作人员白随琴负责3座温室大棚,她告诉记者,早晨8点,就要把温室的保温帘卷起来,让阳光照射进来;10点,掀开保温膜让温室的空气流动起来;下午4点,放下保温膜;下午5点,还要再放下保温帘让温室暖和起来。除此之外,浇水、锄草、施肥都不能少,有的植物喜水、有的喜光、有的耐旱、有的耐盐碱……不同的习性,浇水、施肥都不同。锄草,一座温室就需要两三天,常常是刚放下水管就得去挑肥,每天都十分忙碌。温室的卫生要天天打扫,保持干净整洁,否则植物也易生病。每天与花草相伴,白随琴心情愉悦,她说:“照料草花犹如做家务一样,一刻不得闲。虽然如此,但看着自己照料的花草长势好,心里别提多美了。”
市泽汇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苗木事业部工作人员刘冬梅负责着10多个温室大棚草花养护指导。据她介绍,海勃湾城区街头绿地、公园花坛等处近百种8万多株不能在北方室外过冬的多年生温室花卉,例如海棠、天竺葵、山桃草等都要尽数移植到温室里,待到明年开春再栽种到绿地中。“为了抢在上冻前完成移植任务,大家白天在户外小心地挖植株,晚上将其运送到温室保存。”刘冬梅说,挖出来,还要种下去。在温室栽种时,中午不能回家,烧壶热水泡方便面、啃馒头充饥都是常有的事儿。
“草花养护比孩子还要娇贵,孩子不舒服会哭、会说,而草花全靠工作人员的细心观察和耐心照料。”刘冬梅说,有的草花水大了叶子变黄,水小了又干的不行,有的需要干透浇透,有的表土干了就得浇,养护门道非常多。
温室外寒风瑟瑟,温室里美景依旧。除了草花外,我市每年金秋菊展后,菊花的母本也要移栽到温室过冬。从撤盆后,育菊人就开始为下一年的菊花展准备着。在市植物园温室里,有的菊花植株又开出了艳丽的花朵,有的叶片正在长大,工作人员培育菊花的工作仍在进行。苗冬梅告诉记者,观察菊花母本的长势,是否生病,定期的锄草、浇水、打药,以保证母本健康地存活。到第二年,当夜间温室温度达到15℃后,便开始对菊花母本进行催肥、育苗、扦插等工作,新一轮的菊花培育工作就此开始。
一些植物需要移栽室内继续生长,一些植物则需要保存根系,来年再次种进地里。市植物园管护所主任马卫东介绍,市植物园中的剑兰、大丽花等花卉到了秋冬时分,叶子、茎秆变黄后会与根自然分离,它们的根无法在室外过冬,只能将根系从土壤中挖出、保存,待到春暖花开后重新栽种。“今年,第一场雪来得突然,室外温度突降。这些植物的根需要尽快挖出。”马卫东说,植物园所有工作人员全员上阵,大家都蹲在雪地里劳作,脚麻了、腿麻了,手指也冻得不听使唤,所幸在最短的时间里将根系挖出。目前,正在做分类保存工作。
除此之外,园林温室大棚还承担着播撒种子、育新苗、扦插分盆等多项任务,为来年城市绿地中的艳丽色彩准备着。
户外树木呵护有加
在北方,有不少树木、灌木、花卉能够抵御严寒。随着气温逐渐下降,这些植物进入休眠期。为了有效防止各类树木在冬季冻伤及病虫害,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下属的园林各个单位部门清理绿地中的残枝落叶,防范火灾,并组织人员对树木等进行涂白、绿植做防风围挡以及绿地冬灌等工作,确保室外植物安全越冬。
在市人民公园、市植物园、市运动公园等公园及街头绿地,园林人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绿地清理工作。“街头灌木丛、树坑、绿地等处的落叶树枝等都要逐一清理,以免烟头、火星等引燃,发生火灾。”街道绿化所所长陶海泉说。
同时,入冬后园林人还要给各个辖区内的树木涂白。陶海泉说:“涂白的材料中含有石灰和石硫合剂,能有效防止病虫害和日灼。”
马卫东指着市植物园牡丹园中的牡丹植株告诉记者,为了让牡丹不被冻死,每一株牡丹植株都加高土壤,保证根茎不受冻,花池外围还做了防风的遮风围挡。“双重防护措施能确保牡丹顺利过冬。”他说,除此之外,园中各个水系的荷花植株同样需要保暖,冰面不仅要给荷花补水,还相当于被子,所以定时补水显得尤为重要。
冬季,户外绿地浇灌系统因为寒冷而无法使用,绿地中的树木、灌木以及其他植物的浇灌工作就要另寻他法。“上冻前,管道中的水要泄干净。”陶海泉说,之后的冬灌、补灌等工作靠水车拉水,以保证苗木冬季不缺水,来年成功返青。
而在这个园林人相对空闲的时间里,他们并没有闲着,前不久组织职工义务植树,在海拉路、市植物园等处补栽新栽杨树500余棵。“杨树的栽种不受季节限制,冬季栽种的杨树容易成活。”一位工作人员说,不论任何季节,我们都是城市绿色的培育者、守护者。
设施检修保来年供水
在乌海种树,最大的难题是水。为了彻底解决灌溉用水难题,从2009年开始,我市全面铺设节水灌溉系统,引黄河水进行城市绿化节水灌溉,无论是山上还是路旁,公园还是广场,绿地中大多采取滴灌、微喷、微灌等方式浇灌树木。而这些与水有关的水泵、管道、电机等设施有专门的单位负责,他们肩负着全市绿地供水的重任。
供水季节,哪儿线路出问题,哪儿就有他们的身影,开关阀门、检修设备、补换管道。到了冬季,所有大小设施设备进入检修期,以保证来年绿地按时供水、及时供水。
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机电设备所负责着海勃湾东山生态园、市植物园、机场路、110国道沿线(原强戒所至林荫大道路段)以及滨河新区一期、二期所有绿地浇灌的后勤保障工作,即水电的供给、更换、维修。工作人员蒋庆军告诉记者,简单地说是水和电,但其中包括了供电系统、供水系统的管道、阀门、线路等基础设施的更换、维修,只有水电到位,绿地浇灌才有保障。
“我们片区浇灌绿地用的是黄河水,抽水用的水泵就放在河里。每年2月底放进去,11月最后一次冬灌结束后要吊上岸检查维修。”蒋庆军说,30多台水泵,型号不同,大小不等,最轻的水泵也有300多公斤重。向河里放水泵能借助机械手臂、机械车辆,可吊水泵上岸、挪动水泵位置等必须人工。
水泵通常在距离岸边两三百米的地方,途经之处全部是淤泥。夏季下水打赤膊,上岸冲洗即可。“冬季吊水泵有两大难,一是无法借助机械,只能肩抗水泵上岸;二是冬季下水,人冻得浑身发抖。”蒋庆军说,每台水泵至少需要4个人扛。下河前,开水、鲜姜水、感冒药,甚至还要准备二锅头暖身子。汽车就停在最近处,暖风一直开着,抬出一台水泵就赶紧上车暖和暖和,然后再去抬下一台。在齐腰深的淤泥中通常是拔出这条腿,才能抬起另一条,每一步都很艰难。有一次,固定木棍的绑口松脱,电机滑了下来,蒋庆军的膝盖当即破口流血,最后缝了十几针。
天冷的时候,绿化管道坏的尤其多,水冻得流不动了就容易把管道憋烂,金属管就用喷灯烤,PVC管道只能切下来解冻再熔接。“PVC管道有粗有细,粗一些的能找木棍把冰碴捅下去,细的就只能用手掏。”蒋庆军说,除了下河,还得上山。东山生态园绿化的浇灌管道受条件限制,在施工时大多走的是明管,如今生锈老化。机电所的职工就抬上电焊机上山,哪儿的管道需要维修更换,就在哪儿干活儿,走的多是只有管道、没有路的地方,山体陡峭,攀爬困难。
蒋庆军说:“哪儿有维修,哪儿就有机电所职工的身影,我们是城市绿化得以延续的保障,身上的担子重,责任更重。”
一直以来,我市生态建设的步伐从未间断,园林人前进的脚步也从不停歇。他们不畏烈日、不惧寒冷,用双手梳理着草坪,用汗水浇灌着花朵。寒来暑往、冬去春来,城市里那一幅幅百花争艳、草木繁茂、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色有着园林人的默默付出。当置身色彩斑斓、绿意盎然的城市时,我们心中除了感动,还有深深的敬意!
(作者:赵荣;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12-09 09:35:19
乌海日报社 | 2021-11-30 10:09:37
乌海日报社 | 2021-11-26 10:14:38
乌海日报社 | 2021-11-23 09: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