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1-23 09:23:13
公共场所总能看到这样明确的厕所标识牌。
公共厕所内整洁舒适的环境。
无障碍卫生间让“方便”更方便。
在海勃湾滨河新区,木屋结构的公共厕所成为一道风景。
在西行客栈,与景色十分协调的公共厕所。
阳光田宇旅游厕所外观。
小厕所关系着大民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厕所革命”这项基础性民生工作高度重视,并强调,“厕所问题不是小事情,是城乡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不但景区、城市要抓,农村也要抓,要把这项工作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具体工作来推进,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的短板”。
从景区扩展到全域、从城市扩展到农村、从数量增加到质量提升,我市“厕所革命”不断向纵深发展,城区农区的公共厕所大都面貌一新,受到市民和游客的普遍欢迎。
从景区到全域
小厕所赢得好形象
记者从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公共文化科了解到,2015—2019年全市共新(改)建旅游厕所172座。其中,2015年全市新(改)建旅游厕所18座,2016年全市新改建旅游厕所61座,2017年全市新(改)建旅游厕所51座,2018年全市新(改)建旅游厕所25座,2019年全市新(改)建旅游厕所17座。2020年全市新(改)建旅游厕所75座。
厕所革命从最初的景区景点正在向全市全域扩散,在数量分布和品质功能上不断得到提升。对于市民和游客来说,漂亮、整洁、便捷的厕所也使他们体验到了乌海的城市文明。
“初冬时节,虽然有些冷,但我和爱人还是喜欢周末到滨河大道上转一转,冬日里虽然不似夏秋季节那般热闹,但沿黄景观带上的风景别有一番韵味,我和爱人喜欢摄影,哪怕是‘瘦’了的山水,也能拍出与枝繁叶茂截然不同的美,常常一逛就是大半天。”家住海勃湾区陶然雅居的刘雯喜欢闲暇时在家门口采风,他们夫妻用脚步丈量着家乡的山山水水,也用相机记录着四季的美丽变化。说起“厕所革命”在我市的推进,以及这些年带给乌海的变化,刘雯一下子打开了话匣子。“我们经常在外面,免不了‘人有三急’,早些时候,我们要想在这边找到公厕是要碰运气的,干着急、没办法。后来,我们就去乌海湖景区的厕所,那儿的厕所又大又干净。再后来,公厕越来越多了,而且十分好找,它们大多是木屋风格,与周边的景色十分相衬,而且设有醒目的指示牌,再也不用担心找不到厕所了。”刘雯告诉记者,厕所如今也成了她和爱人相机里的一道乌海风景。
除了海勃湾区的厕所风景外,乌达区、海南区的公厕也在近年来不断增多,给市民和游客都带来了便捷、舒适、贴心的如厕体验。
除了在景区,街头、公园、休闲绿道、乡村旅游点等处也设有与景色相衬的旅游厕所,这些公共卫生设施不仅解决了人们的需求,还在一定程度上为风景增色。
从城区到农区
小厕所关系大民生
如今,水冲式厕所在城区已经普及,而对于农区来说却仍是最大的短板。人们到农区游玩、做客,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如厕难”。
“旱厕难闻又难看,用一回真愁人。要是有人来农家做客,如厕就变得有些局促。可没有统一的排污管,村里很少有人家安抽水马桶,就算有人家挖了渗水井,安了抽水马桶,不长时间渗水井就满了,抽污、排污又成了大问题。”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东兴村的一位村民对记者说。
他告诉记者,变化是从去年开始的,自从去年村子里实施了排污工程,村民们的“愁事儿”变成了家里的“喜事儿”——安抽水马桶、换洗脸池、洗碗池……家中的下水直接流到村中铺设的排污系统,家干净了,不愁了,生活品质也高了。
干净卫生的冲水马桶“落户”农家、气味难闻的旱厕正在被水冲式公厕替代、露天的垃圾池将实现“大变身”……农区,改变正在悄然发生。
今年7月,我市农区450户改厕任务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实施解决了农区居民如厕难的实际问题,提高了农区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普及率。
从有“数”到有“品”
小厕所藏着大智慧
随着旅游厕所增多,人们出游时的如厕体验也越来越好,不仅不再会遇到“脏乱差少偏”等问题,还提升了休闲旅游的品质。
“数量多、有指示牌,厕所很好找;环境好、功能全,如厕也是享受;‘家庭式厕所’‘第三厕所’,这些新概念很贴心;配备文明引导员,改变的不只是游客体验……”来自上海的旅游达人郑洁告诉记者,如厕这件小事儿,让她的乌海之旅更美好。
每到周末或假日,举家出游已是乌海人的常态。“我们常逛乌海湖景区,在滨河码头游客服务中心的洗手间,婴儿台让人感到设计者很用心。”家住海勃湾区锦绣中华小区的王晓燕告诉记者,这样实用的“细节”带给了她和家人优质便捷的休闲时光。
在“厕所革命”的引领下,我市的旅游厕所均融入无障碍设施等人性化设计理念,更有“第三厕所”“无障碍厕所”等新功能的加入,给市民和游客带来便捷舒适的如厕体验。
旅游厕所与自然风景、建筑等融合,体现出“厕融于景”的理念,另外,配套设施完善、维护和管理水平提高等转变均使得游客满意度提升。近年来,我市将旅游厕所与景区创建同步推进。
在金沙湾景区北侧的沙雕园内,旅游厕所外立面被喷刷上沙子,与景区内的沙雕形成统一风格;供残疾人使用的坐便器旁还设置了扶手和应急响铃。
在滨河新区运动公园,改建后的旅游厕所内部敞亮整洁,外形则以田园风格为主,橙色尖顶与公园的园林景观和谐相融,既为游人提供了方便,又为景观添彩。
乌海湖一号码头上,与游客服务中心配套的旅游厕所,不仅有着醒目的标识,且外形与主体建筑保持一致风格,也是景区里的一道风景。
“摸底、调查、选址、规划、设计,在推进旅游厕所革命之初,我们成立了专门的小组,外聘相关专家实地指导,并且制定了实施方案,对厕所面积、厕位设置、技术工艺、功能配备、无障碍设施等方面,都建议景区一步到位,甚至要有超前意识,因为我市旅游业日新月异,游客接待量与日俱增,自然对旅游厕所的需求量也会增大。”市文体旅游广电局公共文化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
“三分建,七分管”,管理维护也是“厕所革命”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市的各大景区均建立了旅游厕所专人负责制度,能做到定人员、定标准、定责任、定奖惩,并有保洁制度,保障游客有一个“清爽的如厕体验”。另外,文明如厕引导员的配备也改变着不少人的如厕陋习,让“文明如厕”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行为习惯。
(作者:姜瑜;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11-23 09:23:13
乌海日报社 | 2021-11-19 09:38:33
乌海日报社 | 2021-11-16 10:03:07
乌海日报社 | 2021-11-11 09:0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