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08-30 09:48:03
【生态优先 绿色发展】
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厂区生态环境优美。
卡博特乌海工厂高空架设管网输送产品。
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矿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
8月23日至29日是第三十一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主题为“节能降碳,绿色发展”。8月25日为全国低碳日,主题是“低碳生活,绿建未来”。我市工业领域各企业积极行动起来,提高职工节能降耗意识,履行企业节能义务,进一步加强用能管理和节能技术改造,科学利用资源,积极推进绿色生产、循环发展、节能增效,助力我市节能降耗工作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绿色发展引领产业转型升级,为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老石旦煤矿:
绿色矿山建设正酣
初秋时节,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矿矿区内,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进入矿区,绿随路延,一条笔直的绿色廊道向矿区腹地延伸。廊道两侧,绿意葱葱的灌木丛和高大挺拔的白杨树组成有层次的绿色屏障,秋风掠过枝头,带来丝丝凉意。沿着绿廊行走,随机拐入各生产区队的办公区域,圆形的、方形的花坛又映入眼帘,绿植和奇石相映成趣。
老石旦煤矿生产指挥中心南侧一片空地上,又是另一番园林景致。绚丽多彩的大丽花正在盛开,嫩绿的八宝景天铺满大地,一座古香古色的六角亭静静矗立在绿地一隅,成为职工闲余时间落脚赏景的好去处。彩绘墙上,蓝天、白云、草原和牛羊活灵活现,为矿区美景锦上添花。“我们矿上人才济济,凉亭内顶和墙上的彩绘作品都是煤矿职工创作并绘制的。”老石旦煤矿职工张红兵骄傲地说。
打造花园式矿区,推进绿色矿山建设是近年来老石旦煤矿大力推进低碳环保、节能降耗工作的一个方面。如今,即便到了冬春供暖季,老石旦煤矿厂区也见不到燃煤锅炉烟囱“喷云吐雾”的场景。从2019年开始,老石旦煤矿改用节能高效的空气热源泵供热;同年又开展供热系统改造工程,拆除燃煤锅炉,新建换热首站,采暖循环泵可根据供热情况对流量进行调节,实现了节能减排目的。
完成煤场封闭项目、建成生活污水处理站、大力推进矸石山治理项目,一项项生态修复建设让矿山越来越美。
卡博特乌海工厂:
循环经济 绿色发展
厂区占地不大但环境优美、生产区无噪音、无刺鼻气味、无粉尘污染,卡博特恒业成高性能材料(内蒙古)有限公司给人留下整洁、安静的初印象。
实际上,国家战略新兴产业项目,也是绿色化工循环经济项目——年产8000吨世界级气相二氧化硅项目在这里落地投产。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的主打产品——气相二氧化硅市场产销势头正劲,生产趋于满负荷状态,产销量屡屡打破建厂以来的最高峰值。
工厂循环经济的奥秘就藏在厂区高空敷设的管网中。一甲基三氯硅烷是有机硅行业的副产品,属于危废。卡博特公司将其作为原材料生产无毒无害的气相二氧化硅产品,同时又将原材料中的有毒有害氯元素转化为氯化氢,利用稀盐酸等溶液将其吸收,再输送给相邻企业作为有机硅的生产原料再循环利用,这一美丽的“化学蜕变”实现了真正的氯循环。部分气相二氧化硅输送给合作伙伴用于下游产品的生产,实现了硅循环。产品无论是到物流配送中心还是输送给合作企业,整个过程全部通过管网密闭运输,实现环保无污染的可持续发展。
高产能前提下,能耗却始终保持在较低水平,远远低于国家相关能耗标准。这在于卡博特公司始终本着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理念和对环境负责任的方式开展生产。
建厂初期,卡博特公司拿出总投资额的10%用于建设先进的环保处理设施和环保监控设施,并制定预防性维修计划,优化工艺、提高运行效率,确保环保设施24小时100%运行。并根据乌海地区实际情况优化工程设计、材料选择,最大限度降低无组织排放。
从建厂到投产的4年时间里,卡博特公司创造了零环境不达标事件发生的安全业绩,成为领跑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的典范企业。
内蒙古东源科技:
绿色化工企业转型发展
2020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明确提出将有序禁止、限制部分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积极推广替代产品。随着“限塑令”的普及,可降解塑料产品的需求和应用范围快速扩张,相关企业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绿色转型,是企业稳健发展之道。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紧紧抓住传统制品市场向可降解材料市场转型的发展机遇,着力打造1,4-丁二醇(简称BDO)及下游深加工产品开发生产基地,投资1700多万美元引进炔醛法BDO一体化生产技术,并在生产线落地过程中提出多项创新方案,最大限度节能降耗、降本增效,确保生产过程顺应绿色转型发展。
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通过创新发展、自主研发,利用企业自身产业的低成本优势,BDO新技术的生产运用有效刺激了国内化工市场的价格体系和质量结构,化工下游企业因此广泛受益,推动了可完全降解塑料在全国范围内的普遍应用,加快了可降解材料市场的发展进程。
工业炉窑清洁能源替代改造、电石炉净化灰技术改造、优化生产工艺,深度治理无组织粉尘,减少颗粒物(粉尘)污染、利用先进生产工艺技术达标排放工业废气……企业的生产发展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内蒙古东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加足马力,驶向向精细化工转型,向绿色能源化工一体化转型,做环保型节能型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发展主航道。
落户乌海经济开发区低碳产业园的内蒙古永太化学有限公司坚持走精细化工之路的同时重视园区绿化工作,为绿化留足空间,播绿植绿,厂区处处可见绿树、绿地,生产和生态同步发展;内蒙古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制定“十四五”期间节能改造项目推进表,提高生产余热回收率和利用率、节约用水……我市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产业转型开展技术改造,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提升能源清洁利用水平和电力系统运行效率,节约能源,减少排放,为实现碳中和和碳达峰目标而努力奋斗。
(作者:路静;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08-30 09:48:03
乌海日报社 | 2021-08-23 10:14:21
乌海日报社 | 2021-08-23 10:10:32
乌海日报社 | 2021-08-16 09:4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