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乌海过大年” 一份礼物寄思念

乌海日报

2021-02-04 11:03:35

【新春走基层】

剪幅窗花送长辈。

选购葡萄送儿女。

写副对联送亲人。

进入2月,年味儿渐渐浓郁。今年,“就地过年”成为很多人的选择。他们为爱止步,将平安与健康留给亲人,用快递礼物、云拜年等方式表达着对远方亲人的爱与思念……

寄羊肉 邮葡萄 递上家乡味

60岁的郝建国原本打算与老伴儿到上海去女儿家过个团圆年,当他看到新闻里关于“就地过年”的倡议后,便与老伴儿再三思量,决定“为爱止步”。“闺女,咱就踏踏实实地,就地过个安心年,等明年天暖和了,爸妈再去跟你们聚。”撂下电话,郝建国和老伴又开始盘算,“我们人虽然不能去,但礼物咱得寄呀,让闺女和姑爷吃到家乡的味道,也算团圆了。”郝建国告诉记者:“我们寄了一只牧区羊、两只红公鸡、一条猪腿,还有她妈妈做的酥鸡和丸子。”

郝建国寄出去不到3天,女儿便收到了这份沉甸甸的礼物。“100多斤重的大包裹,几个箱子装着,收到礼物的那一刻刹时泪目,里面都是爸妈对我们的爱。”远在上海的女儿郝佳也给父母寄回了暖心的礼物。

在西安工作的乌海女孩塔娜喜欢吃葡萄,她说:“我工作的地方就有一个大超市,葡萄有十几种,可我就馋咱乌海的葡萄。”选择就地过年的她不能回来与父母团圆,于是便提前要了过年礼物。“我爸跑到乌达区一个葡萄园的冷库,买到了地地道道的乌海葡萄,很新鲜、非常甜。”塔娜在网上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外工作一年,非常想家,但今年情况特殊,父母也支持我就地过年,他们给我邮了葡萄、牛肉干、奶豆腐,还有我妈给我蒸的豆沙包。”塔娜的母亲包女士告诉记者:“本来打算一家人到云南旅游过年,但现在我们要响应政府号召‘就地过年’。”她不仅给女儿邮寄了过年礼物,还给远在东北的亲人也寄去了一份礼物。

快递一份礼物,是这个春节乌海人对远方亲人表达爱的方式,他们精心挑选一份份具有家乡味道的团圆礼,用快递礼物这种方式给亲人们拜年。

衣服鞋帽 糖果点心

网上办礼物

“今年的年货都是从网上买了,虽然没有回家与亲人团聚, 但礼数和往年是一样的。”大连小伙李磊告诉记者, 今年他决定在乌海过年, 但是对长辈的问候与礼物不能少,“我在网上买了一些年货,直接快递到家,给父母的衣服鞋帽,给舅舅的糖果点心,就用这些礼物向家人拜个早年”。

“父母非常支持我就地过年,不仅给我邮了自家做的海鲜,还邮了我妈妈腌的香椿。就算在外地过年,也让我觉得很有年味儿。”李磊说,去年大家都经历过疫情,今年知道应该怎么做,只是希望父母能照顾好自己, 除夕夜全家人要一起视频连个线,互相祝福祝福。

嫁到乌海的山东人晓敏,也决定取消回娘家过年的计划,因此她早早便给父母快递了内蒙古的特产,另外还从网上购买了“胶东大馒头”。“这是我们那里过年必须要吃的,是一种特别好吃的花饽饽。”晓敏告诉记者,她虽然不能陪父母回家过年,但这份心意必须要表达出来。

记者了解到, 因为受疫情影响,很多人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但即便如此,原本属于春节的喜庆氛围也并未因此褪色。在各种各样的过年“新姿势”里,“快递式拜年” 的新年俗正在形成,新年味也很浓厚。不少市民表示,网络购买年货,省心又省力,年货礼物直接邮寄到亲友家中,送上一份新年祝福。

录视频 写家书 云上表达爱

“在牛年新春来到时,与远方的亲人来一通视频通话,将这份爱意满满的小礼物展示给亲人,回馈他们对自己的关爱与想念。”家住海勃湾白云小区的杨莉最近和女儿一起为远方的亲人录制做手工的视频,她们决定用这种特别有仪式感的方式给亲人们拜个暖心年。

“女儿的爷爷奶奶在兰州,我们本来计划要回老家的,但为了响应号召就地过年,所以就取消了原来的计划,除了给老人快递了年货,我和女儿还想做一点不一样的,是更有纪念意义的手工,让女儿用她自己的方式给爷爷奶奶拜年。”杨莉告诉记者,从设计到制作,她用视频记录了女儿制作的全部过程,并把它剪辑成一个有主题的视频,计划在除夕夜发送给她的爷爷奶奶,用这种走心的拜年方式表达孩子对爷爷奶奶的爱。

今年,张琪一家也决定不回江苏常州给爷爷奶奶拜年了。于是,他想到用书写对联的方式来表达对长辈的新春祝福,并在年前通过快递送到爷爷奶奶家,也将自己暖暖的思念送到他们心中。“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 张琪在大红的对联纸上一笔一画地写下这几个大字,想象着它们被张贴在爷爷奶奶家大门上的情景。爸爸妈妈对他说,这次不回老家过年是为了主动配合国家的防疫工作,就地过年就是对老家最好的守候。他点点头说:“等疫情消散之后,我们再回家与爷爷奶奶团聚,一样能感受到一起过年的喜悦!”

除了打电话、视频聊天外,写一封家书也成为对远方亲人表达思念的一种方式。疫情让今年的春节有些不一样,很多人不能回家看望父母、儿女、伴侣、亲人,于是不少人用写一封家书的方式表达对家人的思念。

“即使疫情阻隔了我们回家的进程,却阻隔不了我们对家和家人的思念。这个春节不能回家看望他们,但我知道,心安之处即故乡,只要相互守望,就是最好的陪伴。写一封家书,它会带着我们的期盼与思念,慰藉远方亲人的心。”在乌海工作生活多年的张凯杨就给远在甘肃老家的父母写了一封家书,他说写家书曾是他在外求学和工作时给家里报平安的主要方式,后来用打电话代替,再后来视频聊天也很方便,写家书这种方式真是久违了,但感觉很不一样,这种颇有仪式感的表达方式,让他觉得今年的春节过得很不一样。

不管是哪种拜年方式,都饱含着亲人间的爱与思念,都饱含着大家对年的盼望,对生活的热爱。一段做手工的视频、一封家书,这些写满思念与祝福的礼物,更是会收进亲人的心底,变成日后最珍贵的记忆。

发红包 压岁钱 “最实惠”的团圆礼

说起就地过年,那些忙碌在生产线上的工人更是积极支持者。“出来一年了,咋能不想家,可我们舍不下这份工作,也愿意响应号召,今年就在乌海过大年。”在我市某轧钢厂工作的徐庆富告诉记者,今年他和爱人不打算回老家了,问起给父母和孩子的礼物,他说除了网购年货外,他给父母“发红包”,给孩子压岁钱,用最实惠的方式送上他的新春祝福。

“我们留在岗位上,单位会给发个大红包,我通过微信把这个红包都转给了父母,也给家里的孩子们预备了压岁钱,就等着大年初一发给他们呢。”33岁的徐庆富在乌海打工6年多,本来他每年都要回东北老家与父母团圆过年,但今年为了响应就地过年的号召,他决定用包红包和发压岁钱的方式给父母和孩子送上最实惠的过年礼物。

“我把奖金都交给媳妇了,就希望她和孩子们能好好过个年,我在这里与工友一起过年,等来年天暖和了,再安安心心回家与他们团聚。”工人李福生平常忙着工作,不大会挑选礼物的他不仅把奖金交给爱人,还从网上给孩子们买了衣服和糖果。

不管在哪儿,不管用什么方式,都要表达对家人的爱,正如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的一样,今年,春节物流已经成为“新春运”。据我市快递公司的工作人员介绍,随着市民“快递拜年”和“网购年货”的热情高涨,春节前几天本该是快递业的淡季,快递量却明显上升。

不管是快递拜年,还是云端团圆,抑或是发个红包、写封家书,在这个春节,人们用各种各样的方式为远方的亲人送上一份祝福,用就地过年的方式防疫抗疫,这种新的表达方式也一样有浓浓的年味儿。(作者:姜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