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苑博:无心插柳的艺术人生

乌海日报

2021-01-19 10:35:01

4-3.jpg

郝苑博指导学生写书法。

“学习书法属于无心插柳,没想到书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郝苑博说。

郝苑博1997年出生于海勃湾,初中毕业前,他对书法并没有什么了解。初中毕业后,面对自己的短板,他有了想法。“学习书法的初衷是希望字写得好看一些,同时希望通过书法改变自己有些冲动的性格。”他说。

随后,郝苑博跟随我市书法家张志伟学习书法。“张老师上课很幽默,全是干货,不知不觉中我掌握了很多书法知识。”郝苑博说,张志伟授课中会穿插书法故事,鼓励学生创新,渐渐地,他喜欢上了书法。

郝苑博以《曹全碑》入手,两个多月的临帖并没有找到感觉,便转向了《张迁碑》。“《张迁碑》朴厚灵动,很符合我的性格。临帖前,我会在宣纸上打格,然后认认真真地写下每个字。父母看我辛苦,提前帮我在宣纸上打格。时间长了,临帖的过程中我也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郝苑博说。

两年时间,郝苑博一直临《张迁碑》,学习压力再大,他也要每天挤出时间练习。课余时间、星期天、寒暑假,郝苑博都会坚持临帖。“有一次晚上临帖忘了时间,写完以后发现整个小区只有我的屋子亮着灯。”郝苑博说。

起初,郝苑博热衷书法只是单纯地为了写好字。然而,高考前夕,张志伟老师的一个电话让他的人生轨迹发生了改变。“老师希望我参加书法艺考。与父母商议后,我决定尝试一下。”郝苑博说。

张志伟经常给郝苑博单独辅导。“张老师对我的要求特别严格,要我半天时间写完整张四尺宣纸。”郝苑博说。

经过4个多月强化训练,郝苑博参加了艺考,并取得专业课自治区第二名的好成绩。“考试前有些紧张,但走进考场就平静许多,我选择的是隶书。”郝苑博说,2016年,他考取了河北美院。

进入大学,郝苑博系统学习了书法史、文字学、书论等课程。“每天都会练几个小时的字,有时练到凌晨。我还租了一间房子,为了有更多时间练书法。”郝苑博说。2016年,郝苑博参加了内蒙古军区主办的一个书法展,获得二等奖。

2019年,为准备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书法篆刻作品展,郝苑博去石家庄市区挑选了250张不同样式的宣纸。“我把文字稿里不懂的字挨个查了一遍,确保心中有数,每天把规定的任务写完。下午3点多开始写,一直持续到凌晨,连续一个多月才完成创作。”郝苑博说。功夫不负有心人,郝苑博的作品成功入展。同年,他加入内蒙古书协。

郝苑博的作品还先后入展了宁夏、我市举办的多个书法展。

大学毕业后,郝苑博在银川开办了一家书法培训学校。现在,郝苑博每天都会临帖两小时以上,学习前沿的书法知识,提升自己的创作技法。

谈及8年学习书法的感受,郝苑博说:“学习书法本来是无心插柳,没想到如今成了我的事业。未来,除了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书艺水平外,我会把书法背后的文化情愫传递给我的学生,把书法这门艺术传承下去。”(李浩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