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俊芝:一名电力职工的书法情缘

乌海日报

2021-01-12 11:13:42

4-2.jpg

杨俊芝参加“全民共书祖国好”活动。

杨俊芝是乌海电业局的一名职工,工作之余学习书法是她多年来始终不渝的爱好。

日前,记者在乌海电业局见到杨俊芝时,她正在观察通信设备的运行情况,汇总相关信息。工作间隙,杨俊芝和记者聊起了她的书法故事。

杨俊芝1970年出生,1989年进入乌海电业局工作,基层的输变电岗位留下了她的青春,因工作出色,后被调入乌海电业局机关工作。

杨俊芝与书法结缘是女儿给牵的线。“女儿小学3年级时报了个书法班,临帖时总有一笔写不好。我感觉这么简单怎么能写不好呢?便示范给她看,结果写出来自己都不好意思看了。”杨俊芝笑着说。通过这次经历,杨俊芝认识到书法不是看起来那么简单,于是萌生了学习书法的念头,希望给孩子做个榜样。

工作之余,杨俊芝便开始和孩子一起去上书法课,跟随我市书法家张志伟学习隶书。“张志伟老师幽默风趣,讲的都是干货,并亲身示范。看到我如此大龄还来学习书法,老师从来没有向我收过学费,我写的每个字他都会点评。”杨俊芝说。

“跟随老师学习的时间越长,越感觉自己连书法这座冰山的一角都没学到。”明白差距后,杨俊芝购买了大量书法资料,并临摹历代书法名家的字帖。“那段时间,我把不同书体的名家字帖都练习了一遍,对各种书体都有了解,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杨俊芝说。

经过刻苦努力,杨俊芝的书法创作水平有了很大提升,她希望加入专业的书法组织进一步学习深造。于是,她加入了乌海电业局书法协会。“协会有固定的书法讲评传统,还经常组织书法展览,专业的学习让我学习书法的热情更高了。”杨俊芝说。加入乌海电业局书法协会后,杨俊芝孜孜不倦地学习书法理论、观看书法视频,并坚持每日临帖。“晚饭以后就是我的临帖时间,每天要临2个小时以上,有时候临着临着就忘记了时间,一看表,已是凌晨。”杨俊芝说,“临帖的同时,我还关注文字的结构特点,力争写出来的每个字都有出处。”

2016年,杨俊芝投稿参加了内蒙古电力公司职工艺术节的书法作品展。首次投稿,杨俊芝很重视,她翻阅了很多古籍经典,选好文稿,对照《隶书大字典》查阅,保证每个字不出错。“一切准备就绪,下班以后就开始创作,感觉不好就重写,写出一幅作品就请张志伟老师指点,结果老师指出一堆缺点。前前后后,将近一个月,作品终获老师认可。”杨俊芝说,她创作前购买的2刀宣纸,等作品参展之时已经没剩几张了。功夫不负有心人,杨俊芝的书法作品在展览中获得三等奖。“首次参展获奖我很开心,自己下的功夫没有白费,更坚定了我学习书法的决心。”杨俊芝说。之后,杨俊芝又获得第五届内蒙古职工书画美术书法摄影展三等奖、全区职工书画展二等奖、全国第六届“书香三八”活动书画二等奖等。如今她已成为市书协会员、内蒙古电力书画协会理事、乌海电业局书法协会秘书长。

书法之外,杨俊芝对工作兢兢业业,先后获得内蒙古电力公司先进工作者、内蒙古电力公司优秀工会积极分子等荣誉。作为我市方舟救援队志愿者、红十字救援救护志愿者,杨俊芝参与了诸多志愿服务活动,同时她先后被评为海勃湾区“身边好人”、乌海市“身边好人”。

谈起这么多年学习书法的感受,杨俊芝说:“书法艺术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在书法的潜移默化中,我的心境变得平和从容,遇事不慌不躁。” (李浩 马丹 文/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