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引领强堡垒 服务精准暖民心 ——记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党委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8-06 12:47:45

该社区举办的端午节主题活动。

■模范风采

本报记者 刘春霞 文/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大力加强支部建设,强化政治功能,发挥支部主体作用,使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坚强堡垒‘模范’支部”创建工作,坚持以星级化管理为抓手、亮晒比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全面推动全市各级党组织在办好两件大事中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目前,建设堡垒支部1371个、占比82.34%,创建坚强堡垒支部372个、占比22.34%,选树打造市级“坚强堡垒‘模范’支部”25个,被自治区命名“坚强堡垒‘模范’支部”7个。

本报推出《模范风采》专栏,陆续展示“坚强堡垒‘模范’支部”的典型经验做法,鼓足学模范、争先进、当榜样的劲头,持续营造大抓基层、竞相创先发展、夯实“五个堡垒”的良好氛围,奋力谱写好乌海基层党组织建设新篇章。

海勃湾区林荫街道海馨社区居民主要由采煤沉陷区、矿区棚户区、库区淹没区三部分搬迁居民构成,困难人口多、老年人口多、异地搬迁人口多的“三多”特点,给社区治理带来不小挑战。近年来,海馨社区党委积极探索“党建引领+数据赋能+志愿者参与”的治理模式,以党员为先锋、社区为骨干、志愿者为补充,构建起多元共治的新格局,用贴心服务赢得了群众的真心点赞。该党委获评2024年度乌海市坚强堡垒“模范”支部。

党员教育全覆盖

面对党员结构多元、流动性强的特点,海馨社区党委确保理论学习全覆盖、无死角。

“张姨,这是新的学习资料,我给您念念重点?”海馨社区“送学上门”小分队成员定期敲开老党员的家门。针对行动不便老党员,社区党委积极开展“送学上门”,为党员送上“精神食粮”,打造“行走”的党员学习课堂。目前已累计走访60人次,送出书籍、学习材料300余本。

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社区党委精心组织知识竞赛、红色观影、实地参观等活动。银发宣讲团创新“文艺+宣讲”模式,用乡音土语解读理论政策,让党的声音“飞入寻常百姓家”。针对流动党员,社区党委建立流动党员学习群,线上实时更新学习内容,鼓励流动党员积极参加流入地党组织生活,确保党员流动“不流学”、务工“不误学”、思想“不掉档”。

暖心服务解民忧

面对老年人口多、困难人口多的特点,海馨社区党委以精准服务破题。

社区制作了暖心服务连心卡,通过网格员入户到孤寡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中,了解群众需求。截至目前,共发放了暖心服务连心卡6000余张,征集居民需求500余个,手艺人接单并提供服务480余次,努力把居民日常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便民利民的“满意清单”,助力基层治理服务能力整体提升。

社区通过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小屋,为不同居民提供相应的理发服务,针对残疾人免费、低保户和环卫工人5元、普通居民10元,构建“零距离”和“有温度”的便民服务体系。

海馨社区党委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探索推进“同心圆会客厅”民主议事协商平台,汇聚社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物业、党员和居民代表等多方力量,目前该平台已有效解决依林E区开设侧门、平安家园排水渠改造、小广场照明更换等民生实事40余件,实现了“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

智慧赋能精治理

家住平安家园的付大爷住院期间,老伴为高龄认证犯了难。社区帮办代办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病房,耐心指导老人完成高龄认证,让政策保障与医疗救治无缝衔接。“我们年纪大了,手机弄不明白,多亏了这些孩子!”付大爷说。

社区网格员发挥“铁脚板”和“绣花针”精神,依托“海区e家”智慧管理平台,全面入户核查,完成辖区5755户家庭基础信息录入,涵盖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特殊群体等类别,并建立党员、志愿者、热心人、老年人、医务人员、残疾人分类管理机制。工作人员通过手机动态更新数据,推动社区管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赋能”跃升。

人口精细化管理为帮办代办服务提供了精准导航,社区工作人员已累计为120余位特殊群体完成上门认证,解决生活难题50余件次。

志愿服务润心田

海馨社区党委围绕社区建设、志愿服务、民生、社会文明等方面,以“志愿暖民心”为半径,绘制自治服务同心圆,先后培育孵化了社会组织和志愿服务队25支,组建招募具备各类技能特长的社区“热心人”146名,其中党员45名,提升了居民参与度,为满足群众日益多元化、个性化需求提供保障。去年该社区荣获“全国志愿服务最美社区”称号。

活跃在社区的“妈妈帮帮团”,为残疾人、高龄老人提供代购物品、收拾家务、陪伴聊天等服务,累计帮办代办事项100余件。依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社区常态化开展百姓宣讲、群众文化活动、志愿服务等,将政策宣传、健康义诊、文化传承融入其中,为居民讲实惠、送政策、传思想。

“下一步,海馨社区将继续坚持党建引领志愿红,全面提升社区志愿服务能力,吹响基层治理服务新号角,用小服务托起大民生,让‘志愿红’成为邻里共享的‘温馨港湾’,以‘社区公转’带动‘居民自转’模式,实现小区居民‘微自治’。”社区党委书记王玉静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