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4-21 16:45:08
4月20日,市民在乌海市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启动仪式上现场选购图书。 (赵政宇 摄)
当朝阳掠过波光粼粼的乌海湖,乌海这座以沙海奇观闻名的北疆小城,正被另一种温柔的力量浸润。4月20日,乌海湖一号码头化身为全民阅读的立体展馆——书香集市、非遗沙书、百米长卷彩绘与黄河的流水声交织在一起,共同奏出了一曲独特的文化交响曲。“阅见北疆 书香乌海”2025年世界读书日暨乌海市全民阅读季系列活动正式启动,让全民阅读掀起新高潮,浓浓书香浸润着乌海大地。
书页里的烟火人间
上午10时,乌海湖一号码头广场氤氲着咖啡与油墨交融的独特气息。在乌海市竞人书店的展位前,退休职工李建国戴着老花镜正翻阅着《额尔古纳河右岸》,“五折的价格实在太难得了,这本迟子建的书,我要带回去和老伴儿共读。”此时,他的购物袋里已躺着不少精心挑选的书籍。
“以往大家总说纸质书式微,但今天看到市民摩肩接踵选购书籍的场景,我们真切感受到油墨承载的温度,也看到了咱们乌海人对读书的热爱。”乌海市竞人书店工作人员张燕感慨道。
不远处,非遗展区的糖人师傅在麦芽糖的甜香中,灵巧地勾勒出《西游记》中的经典人物形象。沙书传人也以金沙为墨,写下“黄河远上白云间”的诗句。
漂流中的文明密码
如果将书香集市看作是这场文化盛宴的“中央厨房”,那么图书漂流活动则是充满童趣的“后花园”。乌海市第九中学小学部学生杨逸轩抱着《小王子》挤进人群,最终换得一本《海底两万里》。“书里夹着前主人画的潜水艇,我要添上一艘乌海舰!”他的童言稚语,恰是这场活动的生动注脚——百余册旧书在孩子们手中流转,让知识在交换中继续流淌、传承。
在《小王子》的扉页上,五位小读者接力绘制了小王子居住的星球的四季。这些充满童趣且隐秘的互动痕迹,构成当代少年的“阅读暗语”。当孩子们学会在书上留下自己的思考印记,阅读便不再是单向输入。现场设置的“阅读心得墙”贴满彩色便签,有孩子写道:“书里藏着别人的眼睛,现在它们也成了我的眼睛。”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恰是阅读最动人的延伸。
长卷上的代际对话
阳光斜照在百米长卷上,数十个家庭正以各色颜料诠释着心目中的书香世界。七岁的王雨桐趴在地上,用蓝色蜡笔在画布上涂抹着“精卫填海”的浪花,她的母亲李香莲则在一旁填上衔石的神鸟。“她昨晚刚读完这个故事。”李香莲轻拭女儿额角的汗珠,“以前总觉得读书要正襟危坐,今天才发现,故事可以从心里流到指尖。”画布另一端,王明伟正与儿子绘制“太空探索”的场景,父子俩用银色亮粉点缀的火箭尾焰引得众人驻足围观。
现场数十个家庭的创作无一雷同。有的画《诗经》里的蒹葭苍苍,有的描摹图书馆的穹顶,这些画面正是全民阅读最鲜活的写照。在家长与孩子以彩绘解读书籍时,阅读便超越了文字,成为了代际对话的桥梁。
摄影展区,身着校服的少年与白发老者并肩驻足,讨论岩羊的纪实影像;书法展台前,写有多种字体“读书破万卷”的精美书签被市民竞相收藏。
以书香人文之魅,阅北疆文化之美。此刻,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阅读者在同一缕阳光下共享文化磁场。当沙枣花的清香混入书香气息,当黄河的流水声应和着翻书声,乌海这座北疆小城,全民阅读的氛围愈发浓厚。
记者手记
在数字化浪潮冲击传统阅读的当下,乌海全民阅读季提供了一种温暖的解题思路:当书籍走出殿堂,融入喧嚣的市集、多彩的活动、温暖的家庭,阅读便不再是个体的自我修行,而是成为连接城市血脉的文化仪式。四月里的这场文化盛宴,不仅印证了纸质阅读的顽强生命力,更揭示了全民阅读的真谛——它永远始于百姓捧书展卷的晨昏日常。
(折晓晖)
乌海日报社 | 2025-04-21 16:45:08
乌海日报社 | 2025-04-18 12:17:37
乌海日报社 | 2025-03-21 09:32:08
乌海日报社 | 2025-03-18 09: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