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4-03 09:55:31
禁毒知识竞赛。
本报记者 曹艺 文/图
2024年以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禁毒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自治区公安厅“打防管控宣建”各项工作部署,以创建全国禁毒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入推进预防教育、禁吸戒毒、综合治理等禁毒社会化工作。我市在实现“五个不发生”的基础上,取得了毒品治理能力、缉毒执法效能、禁毒知识知晓率、禁毒工作满意度大幅提升和现有吸毒人员数、吸毒人员戒断复吸率、合成毒品蔓延势头、吸毒人员作案比例大幅下降的显著成效。
坚持系统治理
全方位谋划推进落实
我市高度重视禁毒工作,全面研究部署禁毒示范城市创建、禁毒社会化等各项工作,因地制宜对全市创建工作目标、措施、组织领导、成员单位职能职责进行详细要求,全层级落实工作责任,有效凝聚各方工作合力。市公安局党委通过“3+N”周调度会、“三级包联”派出所等机制,定期通报禁毒工作推进情况,自上而下层层压实责任,纵深推进新时代禁毒人民战争。
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充分发挥市禁毒办牵头抓总作用,先后出台《乌海市禁毒委员会各成员单位职责与任务》《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流程图》等,不断完善毒品治理体系,做深、做强、做优、做广禁毒工作。全市各级政府将禁毒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年均投入300万元用于禁毒社会化工作。乌达区试点实施禁毒社工管理吸毒人员补贴政策,为在册吸毒人员配齐50名禁毒社工,推动禁毒社会化工作有人做、有人管,在册吸毒人员实现“零漏管”“零失控”,盗抢案件“零涉案”。
坚持源头治理
全覆盖完善预防体系
我市高度重视毒品预防教育,坚持关口前移、预防为先,把常态化开展预防宣传教育作为禁毒工作的第一道防线,在全社会形成自觉抵制毒品的浓厚氛围。
我市丰富禁毒活动载体,组织开展“6·26”国际禁毒日、禁毒宣讲团进乌海、禁毒志愿者进万家等活动400余场次,全民禁毒知识知晓率进一步提升。投入300余万元建成“一中心、五学校”禁毒宣传阵地,年均参观人数10万余人次。紧抓课堂教学、师资培育、阵地建设等关键环节,建立学校、家庭和社区毒品预防教育衔接机制,举办全市青少年禁毒书法大赛、禁毒宣传文艺专场活动等,进一步增强青少年防毒拒毒意识。同时,聘请奥运冠军杨家玉为“乌海市禁毒宣传形象大使”,提高禁毒预防宣传教育影响力,营造全民禁毒浓厚氛围。
坚持专项治理
全要素落实闭环监管
我市加大对社会面吸毒人员的摸底排查、收戒管控及对各类毒品违法犯罪的查缉堵截和打击惩治力度,全要素监管制毒物品,深入开展“利剑”禁种铲毒等专项行动,建立举报奖励机制,对各类毒品违法犯罪开展联合打击、集成攻坚。同时,成立行业协会,对全市173家易制毒化学品企业实行线上线下全环节、全流程监管,完善信息化追溯机制,严防易制毒化学品流入非法渠道。
我市以要素管控持续开展毒品问题治理,实现全市无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发生、18岁以下青少年无吸毒、校园无涉毒案件发生,易制毒化学品“零流失”、娱乐场所“零涉毒”、连续26年毒品原植物“零产量”的“三无三零”禁毒工作良好态势。
坚持综合治理
全环节抓好人员服务管理
我市将吸毒人员管理纳入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当中,大力开展基础管控工程,对全市社会面吸毒人员按照高、中、低三级风险等级全部纳入管控范围,开展全覆盖见面核查。组建“民警+社区戒毒专职人员+社区医生+禁毒志愿者+监护人”的“多位一体”戒毒帮教小组,切实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住”。
我市大力开展关爱帮扶工程,发挥民政、妇联、人社等禁毒成员部门行业优势,全面加强吸毒人员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就业推介,累计帮扶救助吸毒人员及家属289人。
我市建立“绿洲家园”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5个,配备禁毒社工和禁毒专干106人。大力推进戒毒康复工程,高标准建成美沙酮药物维持治疗中心,实现全程免费治疗,日均治疗40余人。2024年,我市社区戒毒执行率达100%,社区康复执行率87%。
乌海日报社 | 2025-04-03 09:55:31
乌海日报社 | 2025-04-03 09:54:36
乌海日报社 | 2025-03-20 09:02:24
乌海日报社 | 2025-03-20 08:5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