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2-13 10:37:58
市大修厂修理车间。(翻拍于《乌海公路交通志》)
市大修厂改装的中联牌小汽车。(翻拍于《乌海公路交通志》)
市大修厂机动车检测中心。(翻拍于《乌海公路交通志》)
由市大修厂厂房改造的主题宴会餐厅。(赵荣 摄)
本报记者 赵荣
拂去历史的尘埃,翻开珍藏的城市相册,乌达矿务局、红楼、乌海火车站、“一通厂”、跃进火力发电厂、漠中泉啤酒厂……一张张泛黄的老照片,记录着岁月,记录着往事,也承载着城市的生命脉动与发展变迁。
本报《影像乌海》栏目旨在通过新老照片的对比,讲述难以忘怀的乌海故事,感受近50年城市变化的沧海桑田。
乌海地区的机动车维修业是随着机动车运输业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1958年,老石旦红旗煤矿汽车队开展汽车修理业务,此后,乌达矿务局、海勃湾矿务局等一些大厂矿也陆续开展了汽车修理业务。
乌海市汽车大修厂是1976年由原乌达机械厂转产改建的,当时有职工46人,生产设备仅有C615车床6台、C620车床6台和牛头刨、摇臂钻床、电气焊设备等。该厂边建设边生产,利用简易车间承揽汽车三养、中修及零修业务。到1981年末,全厂有职工182人;有冷加工设备54台,热加工设备4台,检测设备4台。新建成的乌海市汽车大修厂具备年大修汽车108辆的能力,是内蒙古自治区西部地区规模最大、设备工艺先进的专业化汽车修理厂家。该厂根据原交通部科研院的先进工艺设计,主厂房平面布置为“EI”形,生产建筑面积为8075平方米。
该厂内设办公室、政工科、技术科、生产科、供销科、财务科、基建科、工会等。1988年3月,市汽车大修厂与乌海市运输公司实行紧密型联营,厂名更为乌海市联营汽车大修厂。厂内增设第二汽车制造厂特约服务站、机动车综合性能监测站。1992年,该厂并入乌海市运输公司,拥有职工405人,年末完成汽车大修31辆,中修74辆,总成大修74辆,零小修2904辆。1989年,该厂利用闲置厂房,与北京市第一清洁车辆厂联营,建立起我市第一家机动车综合性能监测站,主营汽车检测、摩托车检测。1992年解除联营。1996年,乌海市运输公司破产重组为新兴运输(集团)公司,1999年新运公司转制为股份制企业,汽车大修厂解体。
到2021年,市大修厂遗留的旧厂房因地制宜被改造为6座风格各异的主题宴会餐厅。至此,乌海市汽车大修厂彻底淡出人们的视线。
乌海日报社 | 2025-02-13 10:37:58
乌海日报社 | 2025-02-07 09:53:30
乌海日报社 | 2025-02-05 09:11:48
乌海日报社 | 2025-01-22 09:2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