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5-02-10 09:09:15
电力保供守万家灯火。(张靖爽 摄)
消防救援护群众平安。(张靖爽 摄)
守护矿井生产安全。(韩建慧 摄)
让暖流按需入户。(张文杰 摄)
绿色满园迎新春。(张文杰 摄)
■新春走基层 我在一线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佳节,在万家团聚、辞旧迎新的时候,总有一群敬业的工作者坚守在各自的岗位上,用辛勤和责任守护着社会的正常运转。乙巳新春,本报记者也通过到街头巷陌、田间地头、工厂车间,观察和记录普通人“过大年”的日常点滴,感受他们所经历的别样“年味儿”。
“火焰蓝”的春节守护
辞暮尔尔,烟火年年,但看万家团圆处、更是责任如山时。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守岗位、奋战一线,把归途变成逆行,把相聚换成护佑群众平安的行动……团圆不在于距离,爱不止于言语,他们用一句句“春节我在岗”诠释着消防员的担当本色,用一份份坚守守护着整个城市的安宁。
正月初六凌晨1时38分,乌海市消防救援支队光明路特勤站警铃响起,“丁零零……”“居民家中起火”。日复一日的训练,让消防救援人员在听到警铃的一刹那,都飞速起床,穿戴整齐,乘着消防救援车辆火速出发。1时42分,12名身着灭火防护服的消防救援人员抵达了救援点——海勃湾区新锐瑞景园小区2号楼。
天是那样的黑!风是那样的烈!天气是那样的寒冷!再看面前:浓烟滚滚,喷发似的从窗户涌向空中。
“消防员,快帮帮我们!”
“这烟怎么这么大,硬生生把我从睡梦中呛醒。”
“好端端的,睡着觉呢,怎么就着火了呢……”从居民们慌乱的话语中,消防救援人员感受到了群众的紧张与不安。
救援刻不容缓!消防员康炜泽急得额头沁出了汗珠。
“快分三路!一路进楼破门灭火,一路在窗外用梯子救人,一路迅速疏散周围居民。”一声号令,所有人迅速投入救援中……
破拆成功的瞬间热浪扑面而来,爆裂喷水的暖气管、已然烧焦的家具,还有不知哪里来的东西塞满了房屋……在零下十几摄氏度的气温里,水、火、杂物搅在一起,消防救援人员凭借着过硬的本领迅速确定起火点位置并开始处置。
20余分钟后,火灾就已处置完毕,成功营救被困人员2名,疏散群众10余人。
冰冷刺骨的冷水和寒气,透过鞋袜、衣服,侵蚀着消防救援人员的身体。救援时,康炜泽手掌被钉子划破,仍未在春节假期“下火线”……
“我这点小伤根本不值一提,我们站里还有孩子未满一岁仍冲锋在前的刘鸣轩,流感严重依然坚持抢险救援的通拉嘎,腿疾复发尚在一线的胡辰易……”康炜泽向记者滔滔不绝地讲述着同事们的艰辛与奉献,唯独对自己的新婚妻子和年迈父母只字未提。 (张靖爽)
默默付出
保障万家温暖
为了让市民能够度过一个温暖祥和的春节,乌海热力人坚守在供热一线,用实际行动落实好“温暖工程”。
除夕前夜,位于海勃湾区京海电厂到隔压换热站的零次管网沿线发生泄漏,如若处理不当会影响全市供热主管网。市热力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在深埋、高压、高温的情况下,采用不停供带压堵漏进行抢修作业。经过50个小时的奋战,圆满完成了抢修任务。
前沿需要保障供热管网的运行状态稳定,终端需要将暖流畅通无阻按需入户。乌海市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利用数字化按需供热技术,实现了智慧供热。通过智慧供热调度平台,实时监测天气变化、热网运行数据和用户室内温度,居民可按需调节热源输出,提高了供热效率,降低能耗成本。这一技术的应用,不仅让居民取暖更加质优价廉,还实现了节能减排,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为了能够更科学精准地实现智慧供热,需要每日对用户流量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热力公司工作人员在春节期间都要坚守岗位,温凛然就是其中的一员,这已是他坚守岗位过春节的第7个年头。“利用线上远程监测系统并结合热计量表按需收费的方式,就是为了提高用户节能意识,同时实现精准供热、按需送热,让居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优惠,给千家万户送去高质精准的温暖,尤其是在春节这样的节日里,不能出任何问题,这也是我们职责所在。”正在检查热表的他对记者说。
坚守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奉献。千家万户温暖的背后是热力人的默默付出。 (张文杰)
大棚里的“莓”好时光
初春的农区,虽然寒意未退,但依然能感受到春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走进海勃湾区千里山镇团结新村居民郭永霞的大棚里,暖意扑面而来,与外面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一垄垄整齐的植株绿意盎然,一颗颗鲜红饱满的草莓点缀其间,散发着诱人的光泽,像极了节日里的红灯笼。
郭永霞穿梭在草莓垄间,动作娴熟地进行着蔬果、打叶……“春节前后,草莓的需求量特别大,平均每天都能出七八十斤,价格也好,虽然忙了点,但心里高兴啊。”郭永霞一边忙碌着一边说道。她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大家在春节吃上新鲜可口的草莓,她和家人已经在大棚里忙活了好些日子。每天天不亮就会起床,到大棚里察看草莓的生长情况。草莓种植是个技术活,翻土、除菌、施肥、浇水都有方法。郭永霞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状况,采用滴灌的方式精准给水,既保持土壤湿润但又不会积水,这样能有效避免烂根和病害滋生。
今年是郭永霞种草莓的第8个年头,在这片小小的大棚里,郭永霞不仅种下了草莓,更种下了对美好生活的希望。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接触到了草莓种植,从此便开启了自己的创业之路。刚开始,由于缺乏经验,她也走了不少弯路,草莓的产量和品质都不太理想。但郭永霞没有气馁,她四处请教专家,参加技术培训,不断摸索种植技巧。经过几年的努力,她的草莓大棚终于走上了正轨,草莓的品质越来越好,销路也越来越广。郭永霞告诉记者:“只要草莓品质好,销路不是问题,每天市里的各大商超、水果店都会主动找我们订购草莓,也有不少市民专门带孩子、老人到大棚里现场采摘,这也让草莓的销路更宽了。”
春节,对于郭永霞来说,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一个收获的节日。大棚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前来采摘草莓的游客络绎不绝。郭永霞看着这热闹的场景,心中满是幸福和满足。 (张文杰)
“大年初一也一样,
都是平凡的一天”
1月29日是大年初一,清晨6时,伴随着热热闹闹的鞭炮声,丁勇和平时一样,准点儿赶到了工作岗位。
丁勇是国家能源集团乌海能源公司老石旦煤矿机电队的一名主通风机司机,由他管理的主通风机,被形象地称作是矿井的“肺”,一旦出现故障,不但会影响矿井安全生产,还可能让井下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故此,每天检查主通风机就是丁勇最重要的工作。大年初一也一样。他穿戴好工作服,带好工具,开始为这台庞大且复杂的设备“体检”,先“触诊”,感受电机外壳的温度是否正常,再“保健”,逐一检查各个部件的连接情况,每一颗螺丝都要用扳手紧固、每一处焊点都要详细观察,每一项数据都要详细记录。
同一时间,黄白茨矿业公司机电二队污水厂的检修工王有才也正在做日常的巡查。
巡查到处理水有机硫泵时,王有才发现,地上有一片水印。他习惯性地先摸摸泵体温度,查看了进水压力,都在正常范围。王有才心里有了数,这应该是因为水质不稳定,冷却水管堵塞、机封损坏导致的,处理起来并不复杂。
可小问题也不能被忽略,他立刻掏出电话叫来工友张立军,两人合作关闭了机泵电源和进出口阀门,拆掉防护罩,更换好新机封。机封漏水解决了,但“老检修”们有经验,这种情况还得彻底检查管线,于是两人又不厌其烦地拆开螺栓检查管线,果然看到管子里有淤堵,一通清淤过后,新换的工作服和手套上沾满了污泥。
对于春节在岗的他们来说,这其实是很平凡的一天,巡回检查,排除故障,就是日常工作的重复;但这又是不平凡的一天,大年初一的鞭炮声仍此起彼伏,万家团圆时,他们还在守护着矿井生产安全。
(韩建慧)
电力“满格”
护万家灯火
当蛇年的钟声在远方敲响,阖家团圆的欢声笑语在大街小巷回荡,有一群人仍默默坚守在电力保供一线,他们穿梭于城市的街道、楼宇之间,全力保障电网安全运行、供电稳定可靠,用“满格电力”守护辖区居民的“电力获得感”。
2月1日,记者走进千里山供电公司,负责辖区内配电线路巡视、故障抢修和电力网格服务的异地职工王雨春正在检查安全工器具,随时待命。“我年纪小,春节值班家里人都能理解。节日坚守岗位让这个春节变得更有意义。”王雨春笑着说道。
春节假期,不论天气如何,王雨春始终坚持对辖区线路进行巡视,检测每个台区的变压器参数,观察线路接口是否连接正常。“每一个数据都关乎着供电设备是否属于正常运行的状态,我们必须打起十二分精神检查。”王雨春一边摆弄仪器,一边和同事交流着。
那天,尽管阳光灿烂,但低温和大风依然让人感到寒冷刺骨。确认供电设备安全运行后,王雨春搓着冻得通红的双手继续进行电力网格服务。他走家串户,向居民们恭贺新春的同时不忘细心叮嘱:“空开下面不要堆放柴火,家里没人时记得关闭取暖设备,‘小太阳’一类电热器要远离易燃物品……”
春节是用电负荷高峰时段,保供电的任务很重。在这样特别的日子里,千里山供电公司的一线职工用自己的方式书写着属于他们的除夕“关键词”。他们缺席了团圆,却从未缺席责任;他们默默坚守,用责任点亮城市夜空。 (张靖爽 张丽阳)
“大年初二,
我在超市当理货员”
1月30日是大年初二,但在乌达区某超市,春节假期并未延迟开闭店的时间,每天上午10时,正是超市里最繁忙的时候,不少居民正在货架前选购商品。
大学生李润俊推着一车大白菜从储藏室走出来,还没来得及卸货,就被一位老太太拽住了小车:“小伙子,有没有新土豆?我想要黄皮的。”李润俊脱掉棉袄,将超市的制服马甲套在毛衣外面,回答说:“有,大娘您等等,我进去搬出来。”
李润俊今年20岁,是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的在读学生。今天他是替母亲阚春梅来上班的。阚春梅是这家超市的理货员,和另外两名女同事一起负责蔬菜区,每天卸菜、搬菜、上架、打扫卫生、及时清理卖剩下的“残次品”就是她们的主要工作。
年前超市最忙的时候,放寒假在家的李润俊就经常来给母亲帮忙。小伙子力气大,搬蔬菜一个顶俩,店长还曾想过邀请他来打假期工。听说他大年初二主动替母亲来顶岗上班,更是让超市的同事和顾客对他称赞有加。
“今天所有的妈妈都应该回娘家当‘公主’。”李润俊笑着说,“我老妈一年到头穿工作服,好不容易打扮起来去姥姥家拜个年,我必须得帮她解除一切烦恼。”
“那你就不去姥姥家领压岁钱吗?”一位女性顾客笑着问。
“我都长大了,该给姥姥发压岁钱啦。”李润俊接话说。
“这小伙真不错,能体谅爸妈辛苦,我家那孩子,一放假就窝在卧室打游戏,饭都不出来吃。”女顾客摇头叹息。
“阿姨别这么说,肯定是因为您太能干了,您家孩子没有施展余地,不信您让孩子给您做一个菜试试,其实现在的大学生都是隐藏的做饭高手,天天在‘小红书’上学教程呢。”李润俊说。
“真的吗?怪不得我闺女一大早说让我买虾,说做啥避风塘大虾,那我就放手让孩子试试?”一阵欢声笑声中,女顾客高兴地去排队结账了。 (韩建慧)
乌海日报社 | 2025-02-10 09:09:15
乌海日报社 | 2025-01-27 09:51:29
乌海日报社 | 2025-01-24 09:45:13
乌海日报社 | 2025-01-09 10: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