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更宜居宜业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3-03-30 09:55:49

5-3.jpg

家门口的便民超市。(段全杰 摄)

近年来,海南区积极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加强“口袋公园”建设、对便民商圈进行提档升级……把居民的“需求清单”转化为便民服务的“满意清单”,居民生活更便利、更快捷、更智能。

近日,记者了解到,海南区商务局今年将继续推进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把居民所需所盼、急难愁盼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了解掌握居民特别是“一老一幼”的实际需求,结合城乡社区服务体系建设、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任务,开展广泛调研,立足社区实际,明确新建和改造提升项目。

优化社区消费空间布局,丰富多元消费业态,提升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当前,区商务局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不断让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扩容增效。一方面,让修鞋底、缝裤边、换拉链、配钥匙等“小修小补”规范有序回归百姓生活,让适老化服务等设施更丰富,居民生活消费更便利;另一方面,推动一刻钟消费服务圈、养老托育圈、休闲文化圈等各类服务功能更好融合,引导便利店、社区超市“一店多能”,拓展便民服务种类,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在社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契合百姓生活需求的微民生微服务,打造全龄友好型便民生活圈正在成为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的新趋势。

近年来,海南区很多社区由于建成时间较长,很多商业配套设施不足,而一些既有资源处于闲置状态。今年,区商务局计划围绕水暖、安防、停车场、硬美化等公用基础设施,对金海小区、宝石佳苑进行改造,同步对小区外围金海路、新桥路等进行改造,并对生活圈内体育设施进行购置与修缮,通过前期调查,计划采购各类设施50余件发放至各小区,增设健身路径3个,同步健全相关健身器材。

区商务局将在社区持续打造“红色驿站”,利用闲置物业房在亚力达小区、振兴小区、银泰小区、天涯小区增设“红色驿站”4个,实行“5+2”管理模式,包括便民服务区、暖心疏导区、读书阅览区、政策查阅区等服务场所,同时设置饮用热水、手机充电、WIFI、应急药品、简单冲印、轮椅借用、小型会议座谈和矛盾纠纷调解等多项基础便民服务,预计辐射周边住宅小区5000余户。

“楼道里杂物不见了,小区里车辆摆放整齐了,环境焕然一新。”居民刘乐乐说,“基础设施的完善让我们的生活更舒心,以前有问题总得往物业公司跑,还要经过反映情况、记录、核查等一系列程序,现如今,一进小区就是满满的幸福感。”

社区周围便利店不仅增多了,有些便利店还24小时全天候营业,一些店还推出鲜食、药品、便民服务站等多维度服务,除了丰富的肉蛋蔬菜,餐饮、家政、维修等生活服务也一应俱全……

海南区健全城乡社区治理体系,为群众提供家门口的优质服务和精细管理;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推动更多资源向社区倾斜,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

当前,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立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开展党员活动、政务服务、法律咨询、老年课堂、关心关爱、心理咨询等活动,成为基层党组织联系服务群众的平台。

“水从城中流、人在园中游。”在海南区温馨游园,68岁的居民王淑莉和街坊邻居喜欢在这里跳舞、散步。

在这里住了30多年的王淑莉仍记得,公园建成前这里是荒凉空地,一下雨到处都是积水。经过改造,这个公园成为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路灯明亮、绿树成荫、一步一景……

“接下来,区商务局将智慧党建与智慧社区有机融合,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升级版,着力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等工作,面对居民消费个性化、多元化、特色化的需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向满足百姓生活“好不好”的方向继续努力,不仅让人们在家门口享受丰富多彩的美好生活,更感受到城市充满活力的新风貌。”区商务局负责人任旭说。 

(作者:丁宇婷;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