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3-03-09 11:44:47
乌海湖上,成群的天鹅、赤麻鸭在滩涂上嬉戏、休憩,成为春日里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白鹭展翅。
碧波荡漾,天鹅蹁跹,候鸟群嬉,乌海湖俨然成为“鸟的天堂”。
冰雪消融,黑鹳站立其中。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与白鹭一起在芦苇荡里觅食栖息。
3月6日,刚刚解冻的乌海湖碧波荡漾,滩涂上芦苇金黄茂密。微风起,一望无际的芦苇沙沙作响,远处湖面上成群结队的北归候鸟时而盘旋天空,时而下水觅食,鸣叫声、戏水声此起彼伏,鸟飞鸟落美不胜收,这些跨越千里的精灵让黄河岸畔充满童话色彩。
“黑鹳、金雕、天鹅,过去想在本地看到,那可想都不敢想,多亏政府打造的好生态啊,才让我们摄影爱好者可以大饱眼福。这几年光我拍到的鸟类就有二三十种,特别是有时还能看到海边才有的‘鸟浪’奇观!”河岸边,摄影爱好者扈云龙话音刚落,成千上万只在滩涂上歇息的天鹅、赤麻鸭、红嘴鸥觅食而起,时而追逐、时而翻腾,忽而飘散、忽而变幻,远远看去犹如一阵阵鸟浪,场面蔚为壮观。
“这就是‘鸟浪’奇观,过去只有生态环境特别好的南方城市才能看到,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你说现在咱这里的生态环境得多好呐,我们的日子能不美吗!”拍摄空隙,扈云龙一脸得意地对记者说。
从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黑鹳首次在黄河岸边悠然觅食并留下影像记录,到乌海红嘴鸥数次“飞”上央视,白琵鹭、赤麻鸭现身人民公园,再到成千上万只白天鹅飞抵黄河,我市鸟类朋友圈“新友录”不断刷新,伴随而来的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近年来,我市坚决扛起黄河入蒙首站首责,把抓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挺在前面,深入推进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水污染、水安全“五水共治”,因地制宜细化实化“四水四定”举措,大力实施黄河流域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坚持管护并治,加快建设幸福河湖,城市河湖水质明显改善。
如今,我市不仅成为候鸟栖息、繁衍、迁徙的天堂,独特的山、水、林、湖、沙景观也为鸟类提供了多样性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每年大约有6科60多种、10万余只鸟类迁徙过境,其中不乏黑鹳、金雕、遗鸥、绿头鸭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候鸟的停留时间也逐渐增长,灰鹤、赤麻鸭等更是留在乌海越冬,由候鸟变留鸟。黄河岸畔候鸟翩翩起舞的壮观景象,不但为我市增添了一道美丽的自然景观,也成为我市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
(作者:王超;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3-03-09 11:44:47
乌海日报社 | 2023-03-09 11:41:43
乌海日报社 | 2023-02-16 11:16:47
乌海日报社 | 2023-01-05 09:46: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