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好人民满意教育 ——海勃湾区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工作综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3-03-08 10:46:11

参观雷锋文化长廊。

学生在明亮的教室认真上课。

学生展示阳光大课间。

海区十五幼正式投入使用,市第十一中学(市二中滨河校区)、滨河小学综合楼开工建设;投入2000万元更新配备校园监控、教学设施设备,办学条件不断完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集团化办学深入推进……

一件件实事、一组组数据都是海勃湾区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真实写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教育投入不断增加,教育水平不断提高,教育各项事业喜讯不断,一项项教育惠民举措落地开花,人民满意的教育答卷在海勃湾徐徐展开。

扩容提质

夯实基础设施建设

新学期,走进海勃湾区五小教育集团龙游湾校区,干净宽阔的操场、美丽的教学楼、宽敞明亮的教室映入眼帘,楼内每一个教室都配备了新型的多媒体设备,老师生动的讲解与形式多样的多媒体设备结合起来,让课堂学习变得更加有趣。

这是海勃湾区最“年轻”的“老”学校,“年轻”是因为这是一所崭新的学校,“老”是因为这所学校前身是海勃湾区三小,已经有着50多年的办学历史。

过去,随着棚户区改造,海勃湾区三小区域生源大幅减少,这座曾经的老学校逐渐没了往日的风采。

2022年,为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创建进度,海勃湾区三小与五小联合成立海勃湾区五小教育集团。同时,投资500万元优先配齐学校的教育教学设施。

来到海勃湾区十五幼,可以看到教学楼宽敞明亮,木工坊、陶艺馆、绘本馆、生活坊、舞蹈厅等功能馆一应俱全……

“我们幼儿园去年9月投入使用,目前有8个教学班,208名幼儿,幼儿园投入使用,提高公办幼儿园入园率,也让更多幼儿能就近入园。”海勃湾区十五幼园长郦凯莉说。

此外,海勃湾区加大学校信息化建设,投入约2000万元,更新了17个学生计算机教室设备,各中小学更新约100套智慧黑板,一套智慧阅卷系统。完成了中小学监控设备更新改造项目,投资580多万元为20所中小学600间教室更新学生护眼灯照明设备。

学校、幼儿园设施的改善彰显了海勃湾区坚定不移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推进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努力。

重教尊师

优化教育队伍结构

“同学们,你们最喜欢的古诗是哪首?”在市实验小学,语文教师王庆在课堂上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王庆毕业后到乌海任教,迅速成长为学校优质骨干教师。

如何让高学历发挥高水平?育人者,先受教育。对于新入职教师,学校校长、教研主任相继谈话谈心,明确政治准线,立好道德高线,先做“学生”,再上“讲台”。跟岗学习、师徒结对、青蓝工程、“一对一”指导,让越来越多教学新秀脱颖而出。

为构建优质高效的人才发展制度体系,海勃湾区完善中小学教师培训制度,学期初组织上岗3年的中小学青年教师进行教材培训,着力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逐步完善骨干教师队伍体系,继续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设立名师工作室,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辐射作用,造就一批学科带头人,逐步完善骨干教师队伍体系。

2022年,海勃湾区组织4所城区学校与4所农区学校结对帮扶,派出4名管理人员和9名骨干教师到乡村学校支教交流。市实验小学教师马琳就是其中一位。

去年,她来到海勃湾区千里山学校支教。她表示:“支教是为了带动偏远学校教育发展,让那里的孩子也能够学到知识,增长见识。”

五育并举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海勃湾区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

各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将红色基因根植于校园的各个角落 ,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融入中小学校班团队会,使校园真正成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坚强阵地”;以文明校园创建活动和品格教育为抓手,开展理想信念、爱国主义、心理健康、主题读书活动等体验式教育,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和文明素养;以提升学校体育和美育、劳动教育水平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校园足球运动,保障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效性;以艺术展演等活动为载体,将艺术渗透到各项活动中;开辟校内劳动基地,增加劳育课时,通过家校携手,让学生在劳动中享受乐趣,提升综合素质。

为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海勃湾区全力创建“小手拉大手,携爱一起走”和“雷锋学校”两个品牌。2022年,海勃湾区二小、市二中、市五中、海勃湾区十四幼被命名为“雷锋学校”。

走进海区二小,记者看到校园内建有以“环境润德”为主题的雷锋雕像、雷锋文化长廊、雷锋爱心书站、小雷锋义工站、小雷锋失物招领处等,处处彰显着雷锋文化元素,构筑成独具匠心的校园文化场景,潜移默化地熏陶和激励着学生的心灵;每年的雷锋少年、雷锋班级、雷锋园丁、雷锋家长评选表彰,更是营造校园学雷锋、做传人浓厚氛围的催化剂。

“你们了解雷锋吗?知道他的事迹吗?老师给大家讲一讲……”

2月22日,海区二小的德育主任王敬敏在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的展板前向同学们讲解了《雷锋日记》的节选片段,同学们认真聆听后,不由得在雷锋塑像前敬礼,表达对雷锋叔叔的崇敬之情。

海勃湾区推深做细“双减”政策,不断提升课后服务工作质量,优化作业管理,加强学生“五项管理”,全面推行落实课后服务“5+2”模式,开展课外阅读、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生喜爱的社团活动60余项,实现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和课后服务“5+2”全覆盖。

在海勃湾区各学校可以看到学校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建立起以作业辅导、课外阅读、特色社团为主要内容的“1+N”课后服务体系,对课后服务课程实行“菜单式”管理。在课后服务时间实行“选课走班”,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加入特色社团。特色社团课程既有律动表演、合唱等“艺术菜”,又有篮球、足球、羽毛球等“体育菜”,还有书法、阅读等“传统菜”和编程、人工智能等“科技菜”。学生的课后时光被编程、飞叠杯以及答疑辅导等编织得五彩缤纷。

此外,教育改革的深化更体现在各类教育惠民政策的落地施行上。为解决新生入学报名材料多、跑动多、审查繁、时限长等问题,整体提升新生入园入学便利度,2022年,海勃湾区率先推广使用新生入园入学“一件事一次办”线上报名系统,并打通新生入园入学报名各环节堵点难点,推动实现“网上申报、在线核验、一次办成”,进一步提升办事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

“现在家长只需在报名系统里填写学生姓名、身份证号、不动产权证号,其余信息即可自动匹配,免征调户籍信息、不动产信息与学籍信息,真正实现从‘家长跑’到‘数据跑’的转变。”家长杨乐说。

下一步,海勃湾区将全面推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达标验收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统领,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双减”工作,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完善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体系,推进海勃湾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陈洋;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