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担新使命 开创新局面 ——海勃湾区司法工作综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2-21 10:17:38

民法典宣传。

工作人员向群众讲解防诈骗知识。

专题培训。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立足“一个统筹、四大职能”,坚持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推进,努力为全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法治氛围。

突出政治建设

党对司法工作的领导得到新加强

海勃湾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党对司法行政工作的绝对领导,坚决执行党中央、自治区党委、乌海市委的各项决策部署。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积极巩固教育整顿成果,实现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以“赓续红色精神、筑牢初心使命”主题活动为载体,每周进行学习交流;严格干部队伍管理教育,每季度组织工作调度推进会,及时梳理工作进展,强化干部责任担当;制定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结合“两化”专项整治、“转作风、提效能、促发展”集中治理、破除机关党建“灯下黑”等重点工作,列出责任清单,明确责任人和完成时间,定期进行调度推进。

突出统筹协调

依法治区工作取得新进展

海勃湾区充分发挥全面依法治区办指挥棒作用,印发2022年全面依法治区工作要点、重点任务督办和信息报送等工作规则,形成依法治区办统筹各协调小组、各协调小组督促成员单位的沟通联络、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工作机制,不断推动全面依法治区工作取得新成效。

为推动整改落实,海勃湾区相关部门分解细化105项整改任务,对8个重点任务承接部门进行实地督查。目前,整改任务已全部完成。

海勃湾区不断规范政府法律顾问服务,成立海勃湾区选聘政府法律顾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海勃湾区选聘政府法律顾问工作实施方案》《海勃湾区人民政府法律顾问管理考核办法》,律师法律服务更加精准;确立“十四五”法治建设“施工图”和“路线图”,构建全面依法治区“一规划两纲要”制度保障体系,开启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海勃湾实践新征程。

突出规范执法

法治政府建设迈出新步伐

海勃湾区深入推进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更新完善执法部门、主体和人员信息,开展规范化执法培训,完成“三项制度”专项督查和全区重点行政执法单位案卷评查。

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海勃湾区司法局印发《关于做好证明事项清理进一步推行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的通知》《海勃湾区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方案》,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规范执法行为。

海勃湾区严格执行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实行按月提示和通报制度,同时,持续深化行政复议体制改革,推动健全行政复议工作机制和流程,提升行政复议案件办理质效;全面加强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先后围绕民法典、民族政策、行政处罚、优化营商环境、破坏草原林地、统计、计划生育等,开展相关工作领域规范性文件清理。

突出建管并重

刑罚执行一体化取得新成效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严把矫正对象“接收关”,确保刑罚执行到位,依法开展社区矫正决定前调查评估,注重上好社区矫正对象入矫“第一堂课”,消除社区矫正对象缓刑即“自由人”的错误意识;严把矫正对象“监管关”,严防脱管漏管情况发生,严格规范社区矫正执法文书和社区矫正对象档案管理,制定个性化矫正方案,采取定期报到、每月实地走访、24小时定位监控、严格审核外出审批程序等监管措施,进一步提升社区矫正管理规范化水平。

为了精准落实帮教政策,助力矫正人员顺利回归社会,海勃湾区坚持“有困难必须帮扶”原则,今年向生活困难社区矫正对象和刑满释放人员发放米面油60份、学习用品13份,建立安置帮教基地3个,为2名刑满释放人员提供过渡性岗位。疫情防控期间,为生活困难社区矫正对象累计捐款约52.3万元。

突出法治基础

基层治理取得新突破

海勃湾区积极发挥公共法律服务保障作用,夯实区、街道(镇)、社区(村)三级公共法律服务实体平台建设,积极探索远程网络法律服务新模式,通过“律兜无人法律服务终端”打造“7×24小时”互联网法律服务平台,法律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同步运转;开展农民工劳动合同普查和“乡村振兴 法治同行”品牌活动。加强对农民工等重点群体法律援助工作,法律惠民成效日渐显著。

为推动普法宣传走深走实,海勃湾区在重要时间节点组织全区普法责任单位开展专题宣传100余次,开设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专题培训班6期;不断健全人民调解组织网络,成立物业、劳动争议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9个、个人调解工作室3个、矛盾纠纷调解中心1个,形成了上下协调联动的立体化矛盾纠纷调解组织;不断提升人民调解工作水平,开展全区人民调解组织和人民调解员备案工作,42名社区网格员担任专职人民调解员,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专职人民调解员8人,评定三级人民调解员15名,组织线上培训班4次,覆盖全区400余名调解员。

海勃湾区不断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成效,坚持村(社区)每周、镇(街道)每半个月、区级每月一次矛盾纠纷排查制度,有力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化基层法治建设,验收2处青少年法治实践教育基地,组建“八五”普法讲师团和志愿者队伍,推选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区)9个,完成128名法律明白人建档立卡和培训工作,开展全区村(居)“两委”班子培训会,引导干部准确运用法律管理基层事务。

(作者:毕晓敏;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