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90后”“00后”走向职场: 择业注重兴趣 工作生活要平衡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2-15 10:02:59

“90后”“00后”是新时代的年轻群体。如今,这群熟悉互联网、青睐“二次元”、喜欢弹幕交流的年轻人已经或即将步入职场,他们的择业观是怎样的呢?

近日,记者在我市的年轻群体中发放了就业观调查问卷,并回收了有效问卷80份。

当下年轻人择业观:

快乐工作成为第一要素

每个年代都有不同的择业观。在就业的十字路口,“90后”“00后”不再单纯追求所谓稳定的“铁饭碗”,择业观开始变得个性且多元。

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即使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90后”“00后”找工作时仍旧更关注对工作是否感兴趣、工作环境是否舒适、有没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等。此外,他们也敢于对加班说“不”,甚至找工作前“反向背景调查”招聘单位。

“父母都喜欢有编制的工作,但我喜欢工作氛围轻松的公司,尤其是年轻人的数量一定要多。上班能有个欢乐的氛围,我可以更好地融入进去。现在新媒体行业很红火,我也挺喜欢这种有活力、开放的环境,希望明年能在校招中找到这样一份合适的工作。”2023年即将大学毕业的小颜说,“而且创新有活力的工作环境,能带给我更好的发展,希望单位能给我更多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我能够跟前辈多多学习,快速提升自己,这也是我看重的条件。”当然,小颜也表示,如果工作让自己感到不快乐了,那她可能就会选择辞职,重新再找一份工作。

日常生活中,我们依然可以见到不少工作是年轻人热衷却不一定非常赚钱的。比如宠物店职员,整天与猫猫狗狗待在一起,那种爱心充盈的满足感,绝不是这份工作的“含金量”所能比拟和概括的。又比如咖啡师、蛋糕师,在城市某个不起眼的角落,安安静静地冲好一杯咖啡,为客人细数各种咖啡豆的特色和冲法;在烘焙间抹奶油,看各色行人来来去去……是许多年轻人梦想的工作方式。

在以往的招聘流程中,用人单位通常会对求职者的背景进行调查。而“90后”“00后”求职者善用互联网搜索功能,他们也会在应聘面试前对用人单位进行“反向背景调查”。

“我会在面试前搜索招聘公司的情况,现在有很多这样的小程序,比如‘看准’,里面囊括了全国各地非常多家公司的情况,包括入职几年的薪资情况、工作氛围、工作机制、有无发展前景,还有很多公司员工对公司作出的客观评价,从这些信息中,是可以看出领导风格和团队氛围的。”今年刚毕业的小李说,她认为,面试前调查招聘单位的情况很有必要,这也是对自己找工作负责,是一个双向选择的必要条件。

“现在无论什么专业都很难找工作,那不如重新选择行业,从头再来。我们还年轻,无论做什么都来得及。工作本身的属性是‘劳作’,我选择快乐地‘劳作’。”工作两年的辛女士说。

在此次记者的调查中也显示出,影响“90后”“00后”择业的因素中,是否是专业相关工作已非最主要因素,迫于现实先就业再择业、难以找到对口工作、专业工作不符合职业期待成为主要原因,而这届年轻人开放的眼光不再将“打一辈子工”视为自己的职业目标,而是将自己擅长的、喜好的、甚至先天的外在优势作为职业规划的重要依据。有近一半的被调查对象表示,“兴趣”是自己找这份工作的原因。

“现在工作多种多样,不局限于地区,只要有网络、有想法,就能赚到养活自己的钱。比如,我的外貌佳,可以开直播;我的声音美,可以做配音;我的工作经验丰富、技能娴熟,可以在众包平台出售时间和技能等等。”今年27岁的王女士说,“现如今大多数年轻人生活安逸,不愁吃穿,既然如此,那么何必再去坐班呢?我自己当‘老板’一样可以赚钱。”

“相对企事业单位的就业者来说,自主创业有更自由的时间和空间,同时选择自主创业的人,肯定是自己感兴趣的,也更有利于投入更多的精力,将所学的知识付诸实践,有利于个人能力提升和价值体现。”今年上大三的小樊今年在家人的帮助下,已经在上学的城市开了自己的小店。

能让自己快乐的工作或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已成为当代年轻人择业的第一要素。

“90后”“00后”工作观:

看重工作成就感

希望工作与生活达到平衡

今年是很多“00后”走出大学校园、初入职场、直面社会的第一年。

准点下班、拒绝“画饼”、不爱团建、敢跟老板说“不”,一言不合就辞职……网上流传着“00后”“整顿职场”的传说。真如此吗?而走入职场多年的“90后”作为职场的新生代力量,又有怎样的工作观念呢?

“到现在我刚工作4个月,因为是第一份工作,所以挺认真的,有好多手头工作也愿意周六、周日加班完成,网上说的那种‘摆烂’根本不存在。我们公司待遇福利也不错,也很有发展前景,这让我工作起来倍儿有动力。”今年22岁的小王说,“工作成就感是很重要的,就像打游戏升级一样,前面如若没有目标,一级完毕没有好处,那这个游戏肯定也玩不下去。”

“我觉得专业是否对口不重要,只要感兴趣,那我就有动力做。”今年上大四的学生小彭表示,她不在乎初次就业的职位和薪水,看好的是未来的成长空间。她专门对照自身优势、缺点和兴趣针对性求职,不好高骛远,希望从底层做起。她说:“看到电视上、报纸上说的好多基层工作者、公司里从基层走上去的人物,我真是打心底里佩服他们。工作难做,可很有挑战性,不论结果如何,我很愿意去试一试。”

对于网上所说“00后”敢于“整顿职场”的事,刚工作一年的秦伟很有感触。“生活中这样的事也有,但网络好像把这些无限放大,把我们年轻人妖魔化了,好像我们多么不通人情世故,又很没责任感。”秦伟说,“其实我们这些‘90后’‘00后’挺有责任感的,都挺积极进取,大家都特别拼。真实点说,大家都特别‘卷’,心里都有个小目标,想工作几年至少要做出些成绩。”

此外,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工作福利优”成为被调查对象工作选择中占比高达92%的最主要因素,其次还有工作环境好、工作压力小、同事人际关系、稳定程度、上升空间、兴趣爱好占比均超50%;在可以“啃老”的前提下,仍有超过七成的人愿意为了工作付出全部努力。

热爱和赚钱哪个更重要?被调查对象中的大部分人表示,希望热爱和赚钱并不冲突,如有冲突,则选择用赚钱的工作养活下班以后热爱的生活。

传说中年轻人拒绝加班?被调查对象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只要钱到位,人就到位”,35%的人选择“看情况承担这份责任,需要的时候一定到位”,仅有一成选择“绝不加班”。

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65%的被调查对象都表示,上班时努力工作,下班后抓紧吃喝玩乐;46%的人选择趁着下班整理家务,为自己能够待在一个舒适的环境而努力;有42%的人选择成为更好的自己,学习外语、运动、做瑜伽;还有40%的人愿意加班做好手头工作,也愿意花休息时间学习更多工作所需技能。

与上一代钟情于“朝九晚五”的稳定生活不同,新时代的年轻人并不惧怕挑战与冒险,反而更愿意尝试新兴事物,在他们看来,生活的品质与自身感受才更重要。在行业选择上,他们并不执着于在“朝九晚五”的传统行业工作。工作形式更加灵活、环境更加包容且快速发展的新兴行业,成为当下青年就业的向往之处。例如,很多“00后”通过图片、视频记录和整理生活,成为自媒体创作者。自由职业的时间自由、空间自由、内容自由、精神自由,更有其他职业无法比拟的灵活优势,当一笔笔收入来临,那样的成就感是无法替代的。

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90后”“00后”择业价值取向开始从“向钱看”到“向前看”,注重个人价值的实现。多数人在职业选择中不将生存和安全需要作为职业选择的优先考虑因素,转而追求更高层次的社交、尊重与自我实现的需要,从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在择业价值诉求上,他们更关注自我实现;相对于薪酬水平与福利待遇,更关注在岗位中的自我发展与提升,希望能够在工作中发挥所长、获得成长,更倾向高成就感、高获得感的工作。

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刚毕业的学生遇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岗位时,都会倍加珍惜,愿意为工作付出精力和时间,对工作的满意度也会显著提高。

此外,“90后”“00后”择业诉求凸显自我意识,注重生活与工作的平衡。他们对于工作环境的舒适程度、工作过程中的个人体验、工作团队中的角色定位等方面有一定要求:关注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不愿单纯“为了生活而工作”,更多表现为“既要有生活,也要有工作”的态度,物质追求与精神享受对他们来说都很重要。

转变观念的原因: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父母是孩子坚实的后盾

职业选择从“从众”变成“从心”的原因,除了年轻人越来越坚持“自我”,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社会固有的关于“体面”和“成功”的标准正日益松动。过去也说“职业无贵贱”,但行业鄙视链却或显或隐地存在,但现在的“铁饭碗”,都在打破之中。在此次的问卷调查中,有75%的人认为“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新兴职业正如火如荼地发展着。

“如果不是网上一名‘00后’的女孩晒出自己的‘陵园守墓人’工作,我可能不会了解这份工作有多么神圣。以前家里人说起,总觉得殡葬行业是找不到工作的人才去从事的,直到现在我才知道,这份工作其实很好。”今年28岁的小方说,“对于我们这样工作多年的‘社畜’来讲,能有一个环境优美、人际关系简单的工作是多么不容易,而这份工作又这么简单而不失意义,况且这份职业的薪酬是很可观的。网上也有段子说,如果给我500块一小时的薪酬,我能把墓碑擦得光可鉴人。”

单从殡葬行业这一点来看,就足以显现当代年轻人的就业价值观转变。记者在调查中注意到,当代大学生非常看重工作的精神价值,希望通过工作实现个人理想和个人自由,也会看重工作的物质意义,以及对于履行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意义。

年轻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提升,使得他们择业观念更加开放包容。加之逐渐规范发展的影视剧产业近年来对许多“边缘行业”的传播与普及,一些“不体面”的工作实则慢慢进入年轻人的生活,变成了不再隐晦的“阳光产业”,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到了这些行业尚未饱和的市场与相对舒适的职场环境。同时,这些职业本身具有独特的意义与自我价值认同,也促使当代年轻人越来越不看重工作的“外在名头”,而更多地注重工作本身的舒适度与其带来的个人价值转化。

而许多年轻人选择这些职业,其中缘由除了主动选择外,还有被迫逃离。

《2022年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应届毕业生达1076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167万人。大学毕业生越来越多,社会需求却并没有明显的增长,就业形势紧张,竞争激烈在所难免。再加上疫情以及经济形势影响,一定程度上放大了就业压力。

同时,相较于上一代人,“90后”“00后”的成长环境和发展条件更加优越,他们成长过程中的经济条件大多较好,较少受到物质条件的制约,有家庭作为坚强后盾,这些成长背景对他们的工作价值观有着直接影响。记者在采访中注意到,“90后”“00后”普遍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追求个人自由,物质需求也不再是他们最迫切的需求,立足现实社会,在实现物质财富积累的基础上,追求精神价值才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今年27岁的徐先生就表示,父母都做生意,房车吃穿都无须他担心,父母对他的唯一要求就是: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出成绩。

刚毕业一年的小田也表示:“我爸妈说,现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找不到好的工作,宁愿不做,每个人的第一份工作是很重要的,在家多准备一些技能,等到好时机也能有好工作。”

可以看出,“90后”“00后”的就业观念除了自身原因,还会受到父母的影响和支持。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新时代更要有新使命。当“90后”“00后”走向职场,他们虽然稚嫩却更有青年人的朝气,对自己的未来更有人生布局,规划更清晰,个性飞扬、勇于创新给职场带来鲜活生机,也更能顺应时代潮流。希望他们能在兴趣与工作中找到平衡,适应时代的发展,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双赢。

(张丽阳/文 齐艳芳/绘图;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