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惠民出实招 精准服务暖民心 ——乌达区医保系统推动医疗保障工作综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2-05 09:35:52

【保障和改善民生】

7-1.jpg

医保服务大厅工作人员为居民办理业务。(文艳 摄)

今年以来,乌达区医保系统深入贯彻国家、自治区和我市优化营商环境各项政策措施,立足群众需求、坚持问题导向、突出服务重点、创新服务措施,发挥“店小二”精神,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和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医保惠民出实招

推动参保扩面行动。乌达区医保局根据相关通知要求,制定《乌达区医疗保障局推进全民参保工作方案》,明确总体目标和阶段任务,细化工作细则,为推动全民参加工作提供保障。区医保局与乌达区卫健、公安、教育、民政等系统进行数据共享,以辖区新生儿、年度内认定困难身份的居民等重点对象为切入点,建立参保人员台账,在动态监测机制下,对资助对象实施动态参保,做到新增一人、参保一人;依托乌达区各街道(镇)、社区工作人员加强对未参保人员进行参保登记、参保动员工作,协调自治区信息中心对辖区未参保人员进行二次比,确保居民群众应参尽参。今年以来,乌达区年度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总人数为11万余人,参保率95%以上。

加强示范窗口建设。区医保局按照相关标准要求,成立单位一把手为组长的领导小组,依照“依法依规服务、服务清单落实、服务优质高效、办事公开透明、提升经办能力和完善服务设施”5大标准推动医疗保障服务窗口示范点建设,系我市首家,现已创建完成;建立《乌达区医疗保障内部控制制度》、基金支出落实“三章六签”制度,出台“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等服务措施16项,明确服务职责、提升服务效率、规范经办行为;以业务能力培训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支政策水平高、服务质量优的医保服务力量,加强业务培训,提升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落实“好差评”制度,实行现场服务评价,以综合评价倒逼工作人员提升业务能力。

完善服务设施。区医保局根据业务办理需求,进行医保服务大厅分区改造,设置引导咨询区、自助服务区、等候休息区等功能区域,以传统服务模式为兜底保障,结合智能化服务体系的综合柜员制经办模式,实现了办事人员“进一扇门,取一个号,排一次队”即可通收通办医保业务的目标。

精准服务暖民心

提升信息化水平。区医保局依托自治区医保局“医保网厅”建设,推进企业医疗保险核定业务线上办理,企业单位工作人员申报当年度核定材料后,可直接通过医保网厅进行年内核定,无需再到医保服务大厅办理。截至目前,区医保局举办相关培训6场次,覆盖全区450余家核定单位,可实现线上核定单位389家,线上核定率85%以上。同时,区医保局微信公众号接入国家医保局和自治区医保局平台,已实现线上缴费、线上异地备案、线上查询账户消息等服务。同时,区医保局积极推广“电子医保凭证”,着力提升医保信息化水平。

推进“放管服”改革。区医保局严格落实业务清单制,按照国家、自治区和我市要求,印制发布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指南,通过展板和一次性告知单,公开医疗保障经办政务服务事项清单;通过了解居民实际需求,简化业务办理流程,在自治区清单基础上精简缩短办理时限事项6项,简化办理流程事项、材料事项共4项,材料精简率达50%以上,认领27项医保经办政务服务事项,16项已实现线上办理,开通14项业务的医保系统可全程网办;设置综合服务窗口,做到一站式服务、一窗口办理、一单制结算,开通窗口、网络、电话和移动终端等4种服务渠道开展跨省通办服务,搭建企业咨询服务平台,随时解答企业问题;创新服务形式,坚持传统服务方式和智能化服务创新并举,提高服务适老化程度,开辟老年人、残疾人“绿色通道”,做到专人负责、全程服务。

拓宽医保服务渠道。区医保局开设“9+4+1”医保经办一体化服务网点,即9个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社区经办点,银行网点4个,医疗机构网点1个,接入医疗保障专网,配备专业设备,可查询办理医保业务31项;与中国联通乌海分公司合作,建设智能语音电话服务工程,融合政策讲解、办事要件告知、人工服务于一体,满足参保人全天候咨询需求;7月8日起,区医保局实行每周末“延时预约服务”,延长医保服务时间,满足居民工作日无暇办理的难题。

提升基金监管能力。区医保局制定出台《乌达区定点零售药店及诊所医保规范化服务和管理要求》,创新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工作纳入考核机制,采取星级制考核制度,开展定点零售药店和诊所日常监管评价公布,并将日常季度考核评分计入年终考核。截至目前,区医保局对全区两定医疗机构开展3轮全覆盖监督检查,重点对挂床住院,门诊、慢病开药情况、就诊人证相符,是否冒用他人医保卡进行重点监督。

政策宣传进万家

区医保局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宣传方式,利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新闻媒体等媒介发布医保惠民政策,以医保政策宣传月为契机,走进乌达区各街道、社区进行医保政策宣传,宣传覆盖范围超2000余人;建立健全面对各类服务群体的沟通机制,搭建全方位多维度的宣传平台,主动向前做好政策宣传解读,建立紧密联系;巩固拓展线上宣传渠道,通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新闻媒体等方式对群众关注度高的政策热点进行解答;日常开展进企业、进医院、进诊所、进药店、进社区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针对性开展政策培训,努力让群众成为医保惠民政策的明白人、受益人,推动居民积极主动参保。

(作者:李浩;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