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彩校园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人才 ——乌达区胜利街小学扎实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1-25 10:31:32

【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小组合作讨论问题。

学习吹奏葫芦丝。

一年级新生在入泮礼中击鼓鸣志。

创建全国县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是今年乌达区教育工作的“一条主线”。乌达区胜利街小学精准发力聚焦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工作主线”,以内涵式发展、硬件办学与“软实力”双线并行推进,多方位开展“七彩领航,美好成长”校园文化创建工作,通过滋养“好文化”、追求“好教育”、锻造“好队伍”等,突出校园品牌特色,全力推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改善办学条件

创设良好育人环境

修缮一新的教学楼,精心设计的校园文化展室布置,功能齐全的专用教室,先进的智慧黑板……近几年,乌达区胜利街小学发生了巨大变化,充分体现了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也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学校把校园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营造整洁、优美的育人环境,切实发挥校园文化的功能和作用,围绕“一基地两厅四廊六园”的校园景观,实现校园环境与学校文化建设的和谐统一。在校园、教学楼里张贴了许多诗词名句和书画作品,充满诗情画意,让师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学校文化、认同学校文化;围绕“壁、廊、石、墙”构建起立体的环境教育体系,力争让校园的每一块墙壁都会“说话”,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使整个校园成为教育的大课堂。

同时,开辟学习园地,设置图书角,营造了书香浓郁的学习氛围,为进一步提升育人环境、构建和谐优美校园增添了亮丽的一笔。

全面课程改革

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在各班级的课堂上,有的老师以问题为导向,鼓励学生自主思考,圈画批注,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协作学习;有的老师使用教学课件,学生可以在屏幕上通过点击、拖动等方式完成类似连连看游戏一样的课堂练习,从而达到了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的目的,真正让学生乐于学习,也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课改要求。

学校把提升教学质量作为学校发展的“生命线”,夯实教学常规,聚焦有效课堂,积极构建“学思课堂”教学模式,以“常规守常态、细节做细致”为行动纲领,在落实落细教学精细化管理方面下真功夫,在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上加强教学科研,最大限度发挥两个“名师工作室”的作用,大力开展同课异构、示范公开课、蓝青工程等活动;以数学学科为试点科目,率先启动学校“精品课程”建设方案,按照“典型引路,滚动发展”的原则,举行各种研讨、交流、论坛等活动,进而拓展至其他学科,实现以点带面、整体提升的效果。

在集体备课环节,学校细化对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注重对重点突破策略、学生学习策略、分层练习、梯度练习、实践练习和学生评价策略的设计。为确保教研活动的成效,实施校级领导包联教研组制度,校级领导参与各教研组的教学研究活动,对教研活动进行监督指导,保证了教研活动的实效性。

副校长陈洪生说:“集体备课是集众人智慧,将个人才智转化为集体优势,通过教学信息的交流与互补,加强教师专业化进程,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助推创设高效课堂。”

打造德育品牌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走进乌达区胜利街小学,操场上,学生们奔跑着进行足球比赛;图书室,学生们翻阅着自己喜爱的书籍;功能教室里,学生们正在进行着舞蹈、绘画、书法学习……

学校建构了七彩社团课程体系,成立艺术、体育、科技、文学等7大类37个社团,为每名学生展示自身潜能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展空间。

结合“双减”政策的贯彻落实,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的工作思路,着力实现培养“儒雅阳光”胜利师生的育人目标,聚焦核心素养,打造“全面发展+特长培养”的育人路径。坚持以正为目标,以养为举措,全面开展“六规八礼”养正课程、民族团结校本课程、阳光节日课程、新生入学课程和阳光社团课程5类德育特色校本课程。确立了5项德育品牌活动:新生入泮礼、毕业生采芹礼、小百灵艺术节、小骏马体育节和丁香读书节。探索实施“五育互育中实现五育并举”计划,积极开展二十四节气课程、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版画诗乐设计、冬奥会主题宣传等活动,在学科融合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德育5融品牌课程,凸显‘大德育’生态系统下的整体育人、全面育人、融通渗透以及滋养共生功能,全方位赋能学生的五育融合成长。”校长左丽峰说,“着眼于人民群众对‘上好学’的美好期待,学校将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路上阔步前行,向办好家门口让人民满意的教育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不断迈进。” 

(作者:陈洋;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