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我市着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1-24 09:41:08

3-1.jpg

学生表演法治剧。

创建法治教育基地、推动法治教育进课堂、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今年以来,我市着力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法治教育,注重全市中小学校、幼儿园法治建设,扎实推进师生法治宣传教育,增强师生法律意识。

法治教育入课堂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这是乌达区幸福街小学教师在道德与法治课上为学生讲解《宪法》的重要意义。

为充分发挥课堂主阵地作用,我市认真贯彻落实《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校设立法治课程,做到“四有”,即有计划、有课时、有教材、有师资。目前,按照教育部要求,我市所有中小学校的思政课已全部使用规定的教材,每周每班最少开设两课时。

创建基地氛围浓

为创新和丰富青少年法治教育形式,提高法治教育质量和实效,发挥示范基地的引领作用,今年3月,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守法普法协调小组办公室开展了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创建工作,对市十中、市九中、海区二小、海南区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法治教育基地暨“一站式”取证中心等7个创建单位进行实地考核验收,最终决定命名市十中等7家单位为乌海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进一步深化全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

走进海区二小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基地,可以看到基地采取图文并茂方式,并辅以多媒体互动系统,紧扣青少年身心、认知特点和需求,突出普法与德育并重,正面引导与反面警示相结合,青少年可以直观地了解关于宪法、校园欺凌、网络陷阱、毒品、国家安全等相关法律知识,通过形象生动的法治教育、警示教育和现身说法教育,增强师生自觉守法的良好意识,营造了“课堂有法、抬头见法、课间也学法”的浓厚氛围,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

同时,我市各学校充分利用教育网、校园网、展板、电子屏、黑板报等,向师生广泛宣传宪法及其他法律法规,营造浓厚的法律学习宣传氛围。

主题活动助成长

“同学们,我们来看这个案例,其实宪法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是市一中法治副校长张芙铭为学生作法治专题讲座。他结合生动的案例,为学生讲解了什么是法、与我们息息相关的法律有哪些,并通过法治趣味游戏教同学们如何预防校园欺凌等,鼓励学生学法、知法、懂法,用法律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近年来,我市各中小学校聘任属地街道辖区的公检法工作人员为法治副校长,并将其作为学校法治教育开展的一个坚实保障,定期邀请他们进校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学习宣传。

集体诵读《宪法》条文、观看宪法知识小视频、开展宪法知识抢答赛……根据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成长规律,我市各学校实行学段分层次教育,将法治教育列入校、班、团、队会之中,把开展法治教育与“警校共建”“家校共建”“社区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种活动有机结合,组织学习宪法、民法典、未成年人保护法、保密法等理论政策,开展主题法治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各学校还让学生走进法院、检察院、社区等校外实践基地,进一步增强青少年法治意识。

今年8月,海南区人民法院迎来了一批“小客人”——来自海南区一小的学生们,他们满怀好奇走进庄严的法院,零距离感受法院工作,现场接受法治教育,亲身感受法治氛围。

在法院干警的带领下,学生们参观了法庭内外,详细了解了羁押室、旁听席、审判区域的区别与作用。来到刑事审判庭,法院干警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介绍了审判人员、公诉人、辩护人等在审判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参观过程中,大家惊叹连连,不时提出关心的法律相关问题。之后,学生们简单进行了庭审模拟活动,亲身感受庭审中的各种角色。通过参观学习,学生们纷纷表示:“宪法距离我们的日常生活并不遥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紧密相关,每个人都应争当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好公民,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一步,我市将以“八五”普法工作为重点,加强学校法治文化建设,优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创新法治内容形式,联合多方力量,坚持预防和保护并重,让法治的种子在未成年人心中生根发芽,积极引导师生认真学习宪法、宣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 

(作者:陈洋;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