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市场主体的“管家婆” ——海勃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综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11-23 09:53:48

药店检查。

指导群众网上申报。

整治后的集贸市场。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以服务经济发展为主线,以强化市场监管为抓手,着力抓好服务升级、管理创新、市场安全和队伍建设,紧紧守住安全底线,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筑牢监管疫情防线。

严守市场安全底线

用心用情办好民生实事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加快了食品安全战略实施的步伐,积极推动“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着力在学校、养老机构、大型酒店、单位食堂、餐饮消费集中区实施“互联网+明厨亮灶”,强化食品安全风险排查,接受社会监督,压实主体责任。目前,全区学校食堂“明厨亮灶”覆盖率达100%,其中6家学校幼儿园食堂实现“互联网+明厨亮灶”。

今年,海勃湾区着重开展了“你送我检”食品安全专项抽检工作,将食品快检搬到百姓身边,定期为百姓提供蔬果禽肉的农药残留等检测,特别是在春节、元旦、端午等重要节日期间,对蔬菜、水果、干果等消费量大的食品进行了快速抽检,检测项目为农药残留、二氧化硫等,让群众买得安心、吃得放心。下一步,海勃湾区还将根据食品安全的社会热点和群众的反馈,提升食品的检测频率,形成常态化机制,既为更多消费者“答疑解惑”,也对违法经营的商家和商贩形成“震慑力”。

此外,海勃湾区还全面提升了“三品一械”安全监管,重点检查各药械经营企业防疫工作落实情况以及企业购货渠道、药械是否按规定销售、储存等各类违法违规问题,对于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企业,依法责令其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查。同时,开展化妆品“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对美容美发场所、宾馆酒店等化妆品使用单位进行检查;合力推进燃气排查工作,对各类餐饮经营场所(含烧烤类、小吃街)以及托管、小饭桌等的燃气使用安全问题进行了联合排查,保障群众的生命安全。

坚守疫情防控防线

扎牢市场监管“四个口子”

今年,海勃湾区着重加强了对冷链食品的监管力度,切实做到进口冷链食品应检尽检,国产冷链食品能检尽检,冷链从业人员有风险必检,有效阻断了进口冷冻食品疫情传播风险。

海勃湾区充分发挥药店“哨点”监测作用,督促零售药店落实扫码进店、测体温、戴口罩等措施,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置;要求每天两次做好营业人员体温检测和营业场所消毒;要求零售药店必须登录“内蒙古自治区零售药店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系统”,每日对购买四类药品人员信息及销售数据进行登记录入和系统报送等。

对于餐饮单位,海勃湾区加大了用餐高峰期的督导检查力度,严格落实进店人员规范佩戴口罩、测量体温、查验“两码一核酸”,保持日常清洁、通风消毒等工作;严格把控冷链食品进货渠道,严格实行进口、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冷链食品全部入驻“蒙冷链”食品追溯系统,实现“全受控、无遗漏”闭环管理,凡是由餐饮单位自行进口的冷链食品、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冷链食品,必须报备,经过相关部门核酸检测阴性证明方可使用销售。

此外,海勃湾区还加强了集贸市场的疫情防控工作,与市场开办方共建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并驻场督导农贸市场,场内清洁消杀不留死角、不落一档;加强集贸市场人员出入管理和健康监测,严格执行食品原料索证索票和进货查验制度,落实食品安全信息追溯责任。

持续优化营商环境

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依托“一窗通”平台,实现开办、注销企业一网填报、一站式申请,最大限度简化办理流程,压缩企业开办时间,实现企业开办0.5个工作日完成;持续推行“网上登记”,积极引导和推行“全程无纸电子化营业执照”,为19户政府招商引资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咨询、全程指导、容缺受理、优先审批、优先发照等服务;实现营业执照的“全市通办”“跨省通办”,企业开办退出流程进一步畅通。

海勃湾区紧紧围绕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衣食住行”领域,强化对驰名商标、老字号商标的保护,针对食品、化妆品、防疫用品、农资、成品油等重点商品,以集贸市场、超市、加油站和商标印制企业等为重点场所和重点对象,加大监管执法保护力度。

海勃湾区市场监管部门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全面提升服务、监管和执法效能以及市场监管治理能力,努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和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用实干实绩促进市场稳定繁荣。

(作者:毕晓敏;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