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养生怎么做?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8-18 12:28:40




刘雨佳 绘图

秋季已经来到,带来宜人景色的同时,因气候变化、冷热交替,也会影响着人们的健康。近日,记者就秋季会出现哪些疾病、如何预防等,采访了市蒙医中医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董燕双。

秋季一些常见疾病

秋季天气变化无常,因此一些人秋季容易生病,秋季有哪些常见疾病,我们又该如何预防呢?

“秋季因为冷热交替,忽冷忽热的气候特点让人体免疫系统很难及时调整,很容易感冒。预防秋季感冒,除了要注意及时增减衣物外,在日常的生活中还需要多注意运动,以此来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董燕双说,“如果是已经患了感冒,应该尽量多喝水多休息,平时还可以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C的食物,有益于提高自身抵抗力而且帮助你尽快地恢复健康。平时也要注意及时清洁口腔,控制情绪,疏导身体内郁积的火气。”

“由于乌海地域、气候的特殊性,在秋季,有一部分人会患上鼻炎、鼻窦炎等呼吸系统疾病。”董燕双说,鼻炎有鼻塞、多涕、嗅觉下降、头痛、头昏等局部症状,也有头痛、食欲不振、易疲倦、记忆力减退及失眠等全身表现;鼻窦炎局部症状有鼻阻塞、脓涕、局部疼痛和头痛、嗅觉下降等,全身症状有畏寒发热、周身不适、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等。董燕双表示,因为两个疾病的发病症状有相似性,但治疗方法截然不同,许多人搞不清楚病因而乱用药,反而拖延了治疗的最佳时机,建议有这些症状的人首先到医院就诊,确定了病因后再用药。

“由于过敏性鼻炎极易在严重后引发哮喘,而现在儿童普遍都容易过敏,建议儿童在出生后最好到医院做过敏原测试,方便提前避免过敏症状。”董燕双表示,过敏性鼻炎要避免自己的过敏原,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并且保证饮食的清淡,若有症状及时就医。

秋季还需要特别注意预防急性肠胃炎。“刚入秋,人们还保持着夏季的习惯,比如吃西瓜,喝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饮料,对着吹空调等。进入秋季后人体肠道的抗病能力开始减弱,这样很有可能会发生腹泻、下痢等急慢性胃肠道疾病。”董燕双说,“人们在这个季节也要特别注意饮食习惯,尽量少吃刺激性食物,饮食要有规律,不要暴饮暴食。而且秋季容易秋燥,引发鼻干咽燥、声哑干咳,应多吃一些芝麻、梨、藕、香蕉、苹果、银耳、百合、柿子等生津增液的食物以便于更好地润燥养肺。”

秋季该怎么保养

“秋季是很适合保养、进补的好时节,立秋之后,人们日常饮食要以滋阴润肺为主,年老胃弱者,可晨起食粥以益胃生津,如百合莲子粥、银耳冰糖糯米粥、杏仁川贝糯米粥、黑芝麻粥等。健康人群还应多吃一些酸味果蔬,少吃辛辣刺激食品,对护肝益肺大有裨益。”董燕双提醒,应尽量少吃寒凉食物或生食大量瓜果,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谨慎,应少食多餐,多吃熟、温软开胃,易消化食物。

此外,市民可以利用我市及周边丰富的物产。比如,熬制枸杞银耳粥,既清淡又有营养,更适合秋季养生;也可以多吃些红枣粥,因为红枣在补血、补铁的同时,还可以起到养生的作用。董燕双建议,秋季尽量不要吃辛辣的食物,尤其是烧烤类食物,烧烤类食物表面的佐料吃得过多,对肺不好,咽部容易干燥产生痰。“当然,不是人人都需要进补贴秋膘。”她说,“现在人吃的比较杂,身体对营养成分的吸收也比较全面,不要乱进补,免得全都长成了脂肪,反而影响健康。”

俗话说得好,“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锻炼”。宜人的秋季,也是锻炼身体的黄金季节,董燕双也推荐了几种适合大众的运动:慢跑能增强血液循环,改善心功能,还能有效地刺激代谢,增加能量消耗。老年人跑步能大大减少肌肉萎缩,年轻人则能降低胆固醇,减少动脉硬化,不仅会少染疾病,也会增强体质,精力日益充沛;人们也可以登高,登高能使肺通气量和肺活量增加,血液循环增强,脑血流量增加,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

“运动还要谨记循序渐进,切记运动过量。如果锻炼时觉得自己的身体有些发热,微微出汗,锻炼后感到轻松舒适,这就是效果好的标准。相反,如果锻炼后十分疲劳,休息后仍然身体不适、头痛、头昏、胸闷、心悸、食量减少,这就表明运动量过大,下次运动一定要减少运动量。”董燕双说。

除此之外,董燕双表示,秋季要注意保暖,看天气预报增减衣物,不能凭“感觉”,衣物需要及时换季;还要注意补水,除了身体要补水,室内环境也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以防皮肤干燥;有关节炎的患者洗澡要用较热的水洗,睡前最好用热水泡脚,可以缓解换季关节炎的发生;注意精神调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身体阴阳的平衡。

秋季养生有哪些误区

很多人都明白秋天要进补,也非常重视进补,但有些盲目进补还不如不补。“很多人担心自己的健康,但其实没有什么问题是不可以乱补的,而且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对身体有伤害。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发胖,过量服用维生素C可致恶心、呕吐或腹泻,这样的无病乱补,既增加开支还伤害身体。”董燕双说。

不少人认为平常三餐吃得丰富点,大鱼大肉、滋补的炖汤补品,就能有效提高身体免疫力。董燕双则表示,这是普遍的秋季养生误区,再丰富的三餐也并不能完全满足人体对各种物质元素的需求,要讲究科学搭配、根据自己的特点适当进补。经历了漫长的酷热夏季,人们由于频饮冷饮、常食冻品,多有脾胃功能减弱的现象,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器官功能紊乱。秋季应以调理脾胃,养气润肺为主,对于秋季容易咳嗽、有慢性咽喉炎的人来说,用川贝炖瘦肉、青榄炖瘦肉可以缓解咽喉不适、咳嗽的症状。

“春捂秋冻”是老一辈人总结出的规律,但董燕双表示,秋冻也需有度,当天气骤冷时,及时地增衣服是很有必要的,尤其是头部、腹部、脚部等易受寒的部位。

董燕双表示,避免秋季养生误区应讲究三多:多运动、多喝水、多休息。每天至少做半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如:步行、游泳或骑脚踏车等,拥有保持健康的身体;多喝水可以促进体内新陈代谢,成人每天必须摄取大约2000—2500毫升的水分;熬夜会导致睡眠不足,尽量避免由于熬夜所造成免疫力的下降。

此外,董燕双表示,秋季养生还应该培养多种兴趣,保持精力旺盛,心理健康。培养广泛的兴趣爱好,会让人受益无穷。 

(作者:张丽阳;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