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8-04 10:29:37
水清岸绿景美。(王超 摄)
鸥鸟歇脚嬉水。(曹艺 摄)
滔滔黄河水,积淀着我市发展的底色,润泽着生态美景的成色。
乌海,素有“黄河明珠”的美誉。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增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充分发挥河长制制度优势,统筹推进水资源节约、水环境保护、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水安全保障“五水共治”,力求“有形、有感、有效”。
坚持节水优先,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在李时珍编写的《本草纲目》一书中,关于水的分类用度就达43种,对于水的利用,古人有着我们难以想象的精细,也可以见得,水资源历来被人们所珍视。
我市始终坚持节水优先、量水而行,深入推进节水控水行动,全面促进水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今年,我市编制了《乌海市火电节水控水行动方案》,推动火电空冷技术改造和焦化干法熄焦改造,预计可节水2000万立方米,其他行业14家工业企业通过节水改造可节水256万立方米,全市力争完成3万亩农业高效节水改造,可节水500万立方米。
从严从细管好水资源,是减少水资源浪费的关键。
我市严格落实水资源管理制度,执行取水许可和水资源论证制度,实行水资源计划管理、定额管理和预算管理,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上线;加大违规取用水查处力度,重点整治未批先用、批用不符等违法取用水问题;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收集利用微咸水、雨洪水、盐碱治理降水等非常规水资源,组织实施非常规水源替代地表水行动;推进焦化产业整合升级,将整合前原项目水资源优化配置到新材料、新能源领域,全力保障产业转型。
坚持管护并治,全力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
三皇五帝时期,黄河洪水泛滥,大禹率领民众与自然灾害作斗争,改变了前人“堵”的办法,组织人们疏导洪水,最终获得了胜利。要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在保护、要在治理。
我市坚持管护并治,全力推动水环境保护工作取得实效。今年,我市以河长制为抓手,按照黄河管理范围线、管控线、引导线的要求,扎实做好河流岸线规划空间管控。全面排查黄河沿线3公里范围内是否存在乱倒垃圾、排放生活污水现象,发布了黄河滩区禁种令、停建令,通过在沿黄各村张贴禁种通告、田间地头安设通告牌、与村民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大力宣传滩区禁种相关内容要求,引导农户科学合理种植。目前,全市1.1万亩黄河干流主河槽区、低滩区退出种植高秆作物,黄河滩区20户住户全部完成迁建。
我市有效落实“四乱”问题整改,截至目前,共查找河湖“四乱”问题43个,已整治完成24个。查干沟、卡布其沟、黑龙贵沟、苏不腊格沟河道乱占整治初见成效,清理渣土5.6万立方米、清理河道4万平方米。
此外,我市逐步完善河道采砂管理工作,印发《加强和规范河道采砂管理工作的通知》,对河道采砂监督巡查提出具体要求,加强采砂许可事中事后监管。同时,进一步完善饮用水水源地管理保护工作,积极推进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规范化建设,6个城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Ⅲ类比例达100%。
坚持生态优先,扎实推动水生态修复工作
战国时期,李冰父子筑建了造福千秋万代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将洪水猛兽制服于人类的智慧之下。在乌海,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在兼顾防洪、防凌、防汛、发电的同时,以磅礴之势、傲人之姿,为我市及周边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作出了积极贡献。
今年,我市积极开展水利枢纽库区排沙清淤工作,编制完成了《黄河海勃湾水利枢纽2022年度汛期调度运用计划》,结合黄河上游来水情况,逐步降低库区水位,统筹防汛和排沙调度工作;扎实推动水生态修复行动,启动卡布其沟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凤凰岭生态宜居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甘德尔山西麓生态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前期工作;逐步形成以黄河为轴线的沿黄生态长廊,有效提升区域生态环境;强化水土保持监管,充分运用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信息系统、遥感监管等技术手段,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遏制人为水土流失行为;加强湿地保护工作,《乌海市湿地保护规划》前期工作已经启动,龙游湾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补水约120万立方米,在蓄洪防旱、生物多样性保育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从加快建设幸福河湖,到确保黄河乌海段河畅、水净、岸绿、景美……我市把抓好黄河流域大保护大治理挺在前面,坚持绿色发展,坚决打赢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市持续开展水质监测,目前,全市3座产业园污水处理厂水污染物达标率为98.7%。上半年,5个入河排污口未排水,国控考核断面下海勃湾断面水质类别为Ⅱ类,都思兔河入黄口断面水质类别为Ⅳ类(扣除氟化物本底值),达到国家及自治区目标要求;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严格落实“四控”措施,持续开展田间地膜监测和畜禽粪发酵资源化还田利用工作,稳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有机肥增量行动,农药化肥使用量持续实现负增长;补齐污水收集管网短板,加大城镇污水管网建设改造,因地制宜推进城市排水系统雨污分流工程建设;消除沿黄工业固废渣场风险隐患,严格按照中央环保督察反馈要求整改。
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黄河北上,由南向北顺流而下,进入内蒙古的第一站就是乌海。好生态,让黄河安澜。我市坚持人民至上,全面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
为压紧压实责任,我市明确了水库大坝行政责任人、主管部门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巡查责任人“四个责任人”,建立全市5镇15办82个社区(村)的山洪灾害防御责任人、监测员、预警员“三个责任人”防御体系,切实提高防汛责任人履职能力;加大监督检查,将隐患排查整治工作贯穿到安全度汛全过程,常态化开展河道行洪安全、建成水利工程的运行安全、在建水利工程的施工安全等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聚焦突出行业领域、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开展水利工程安全管理责任、工程实体、度汛安全管理落实情况专项检查;积极开展保护母亲河安澜行动,开展河道行洪安全大督查,今年出动水利执法人员100余人次,对巡河检查中发现的“四乱”问题立即行动,现场对违法行为人开展调查取证,同时下达整改意见书,及时处置了多起影响行洪行为。
我市落实“四预”措施,主动科学防御,加强与应急管理、气象等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建立联合预报工作模式,提升雨水情监测预报能力,汛期执行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建立健全预警机制,充分运用山洪灾害监测系统监测预警功能,及时通报和发布水旱灾害信息;加强防汛应急演练,提升汛情应急处置能力;制定了《乌海市水旱灾害防御预案》,组建水旱灾害防御技术指导工作组,千里山水库完成超标准洪水应急预案编制及演练工作,初步建立防汛应急指导防御体系;开展隐患排查,预防城市内涝,主汛前完成5座立交桥排水改造和滨河新区范围内的易涝点项目改造,清掏雨水篦子956套,检查雨水泵站和污水泵站各5座,城市防洪排涝能力进一步提升;积极探索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农区供水管护新模式,保障农区饮水安全,海南区巴音陶亥镇以工补农效果显著,乌达区率先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同时,三区均建立了区级监督举报平台,公布了自治区、市级、区级、镇级四级监督管护电话,设立了公示牌,畅通农区饮水安全保障渠道。
(作者:曹艺;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8-04 10:29:37
乌海日报社 | 2022-07-07 09:46:45
乌海日报社 | 2022-06-23 09:49:48
乌海日报社 | 2022-06-02 09:3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