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卷在手”到“一屏万卷”: 当电子阅读成为生活新趋势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6-23 09:30:48

7-1.jpg

齐艳芳 制图

过去读书“一卷在手”,时下读书“一屏万卷”。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深度融合和智能手机的广泛普及,线上阅读已经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比起传统的阅读方式,电子书携带起来更为方便,囊括的内容也更为丰富。一部手机或者一部电子阅读器,就是一座移动的图书馆,可供读者随时随地感受阅读的乐趣。

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21年度中国数字阅读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数字阅读用户规模为5.06亿,相比2020年增长了2.49%。人均电子阅读量为11.58本,有声阅读7.08本,并基本养成了成熟的付费习惯。

这一系列数字也传递出一个信息,那就是“一屏万卷”的数字化阅读将在全民阅读时代逐渐成为主导模式。

数字阅读受到大众青睐

如果问大众青睐数字阅读的理由,可能许多受访者都能立刻列举出许多条。例如内容丰富、使用方便、可选性多等等。

受访者王宇就是数字阅读的忠实拥趸。他给记者展示了自己的手机桌面,各种阅读器占了“半壁江山”。阅读App不是一个工具吗?为什么要下载这么多呢?王宇说,每一个阅读App都对应着不同风格的网站,其内容也是不一样的,当下年轻人已经很习惯在不同的阅读App里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目了。

“70后”读者张霞也爱上数字阅读。作为一名“买书狂”,张霞说自己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着每月至少逛两次书店的记录,购书频率也非常高。但让她感到郁闷的是,如今在各种书店想要“淘”书变得不太可能,“你愿意只看着腰封上的推荐语就买书吗?反正我是不愿意。”张霞说。

张霞说的这种情况,许多读者都有类似的经历。肖爱华也是位读书达人,她的阅读习惯是小时候家里开租书店培养起来的。那时候,小小的租书屋里,到处都是或蹲或站的人们,抱着书埋头苦读,有的能从早上店铺一开门读到晚上打烊。明明自己父母靠的是租书的租金才能挣钱,但他们从来不赶走这些来“蹭书”的读者们,天热的时候还会切个西瓜一起吃。

“来看书的人什么岁数的都有,愿意花钱的租回家躺着看,不想花钱的蹲在书店门口看。我常听我爸在那儿喊,《家春秋》的《春》在谁那儿呀,快拿来,人家来换书了。就听有人‘唉唉’地答应着,把手里的书递过来。”肖爱华说。

如今,肖爱华很不适应书店里干干净净的、包着塑料膜的书,“闻不见书香,也看不见内容,想买啥书还得提前上网做功课,那我干嘛不直接上网看呢。”她说。

“80后”受访者乔浩婷一直都喜欢通过网络在线读书。她也养成了很成熟的付费习惯,遇到喜欢的书就会购买其电子资源。数字资源往往比实体书要便宜很多,比如说一本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如果买实体书可能需要100多元,但同版本的数字资源可能只需要十几块钱。“当然这是经典作品的价格,如果是畅销书或者普通小说一类会更便宜,有的还能提供真人阅读版本,怕伤视力的时候就可以用耳朵听书。”她说。

记者在采访中也注意到,许多受访者都会因为类似的原因选择线上阅读,“现在网络上可以使用的数字阅读平台越来越多了,很多国家级的、省级的图书馆都开放了阅读功能,海量的图书资源完全都是免费的。”受访者肖爱华说。

读者对优质内容要求越来越高

阅读方式日新月异,但阅读本身没变,优质内容始终是读者阅读的最大追求。

“00后”读者安乐仝告诉记者,作为“在网络中长大的一代”,“00后”们当然也更喜欢数字阅读,而且他们的阅读方向大多是各种网络文学,比如玄幻奇幻、都市生活、武侠仙侠、灵异科幻。虽然经常受到父母辈的质疑,认为这类题材的都是“闲书”,没什么精品,但安乐仝和他的朋友们不这样认为。他们觉得,网络文学只是选择了一种年轻人喜欢的方式去讲故事,所传递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其实与过去的文学作品并无不同,“这类书里也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啊,比如我能跟着《明朝那些事儿》里学历史,跟着《贞观帝师》了解唐代的社会风貌。这跟我的父母辈们通过看《笑傲江湖》了解三山五岳有啥不同呢?”他说。

尽管内容题材多元化,但诚如安乐仝所言,年轻读者们对阅读内容的要求也是很高的。

“90后”受访者蒋鹏就告诉记者,一本书有没有价值,看三章就能见分晓了。“好的网路小说跟书架上摆着的书一样,都能传递积极的价值观,读者是会分辨的,这跟传统文学讲究好文章必须具备‘开门三斧头’没区别。”他说。

当然,对于更多受访者来说,他们更看重的还是数字阅读的便捷,把阅读范围集中在文学小说、人物传记、历史社科、教材教辅和经济管理等几个方面,“很多优质内容是经过大浪淘沙的,所以当自己感到迷茫不知道读什么的时候,我就会找个电子书资源网站,看看自己喜欢的题材点击率或者下载量靠前的书。”蒋鹏说。

“一屏万卷”乐享全民阅读时代

全民阅读的时代,有了“一屏万卷”的加持,许多受访者也觉得,“阅读”这件事变得轻松起来,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75岁的杨思宇就很感叹现在的年轻人有这么多的书籍资源和可选途径,“我们小时候哪见过这么多的书籍资源啊,现在孩子们想看啥,网上一搜都有。”他说。

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许多冲击,但与此同时也加快了“云”技术的发展。云上逛书店、云上逛展馆等,让人们直观感受到新技术给阅读带来的变革。

记者注意到,《2021年中国数字阅读报告》也指出,数字阅读行业正不断探索“5G+”阅读模式,AI、AR、VR等新技术、新模式,拓展了云端图书馆、云书店等数字阅读的新空间和新场景,数字阅读领域的云服务、物联网进入发展快行线。

“‘60后’‘70后’小时候看连环画,‘80后’‘90后’小时候看漫画,‘00后’‘10后’小时候看绘本,如今的孩子可以看3D动画,看能互动的绘本。以前能用耳朵听的书叫评书,属于一种曲艺形式,现在的有声读物包罗万象,未来我们还可能享受到结合了AR技术而实现的视听一体化的阅读方式。”受访者张海涛畅想道。

诚然如此,在5G已经应用到生活中方方面面的今天,未来读者的阅读体验的确能更上一层楼。当阅读越来越有趣味,全民阅读的书香社会也会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作者:韩建慧;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