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3-02 10:04:35
车莉为患者进行耳内检查。 (赵荣 摄)
如果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耳朵应该就是通往心灵的路。作为身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在睡眠中,耳朵也在不停地工作,兢兢业业。但是在噪声、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下,耳朵的健康也受到很大的威胁。
在第23个全国爱耳日到来之际,让我们听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车莉说一说,日常生活中哪些不良习惯会对耳朵造成影响?出现问题时又该如何应对?
耳朵不能想掏就掏
感到耳朵痒,不少人拿起称手的工具便开始自我“采耳”。殊不知,这是最损伤耳朵的习惯。
家住海勃湾德顺祥庭的郝杰告诉记者,他非常喜欢掏耳朵,火柴、竹制的挖耳勺、小发卡,甚至是折叠后的头发丝都能成为他掏耳朵的工具。“只要闲来无事,自己就爱清理耳朵。”郝杰说,连带着妻子也养成爱掏耳朵的习惯,有时候互相掏,有时候到美容院让美容师给掏,觉得掏一掏耳朵干净又舒服。
陈丽告诉记者,她非常喜欢给女儿掏耳朵,可有的耳屎粘在耳壁上,得用劲才能刮下来。“女儿如果哭闹得厉害,就不敢再掏下去。有一次还刮出了血,孩子说耳朵嗡嗡地响。”陈丽说,自己吓得赶忙住手,还观察了一段时间。
耳朵不能想掏就掏。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可以抵抗细菌侵害、防止外来异物入侵,同时能阻碍及缓冲外界噪音的进入,防止耳膜损伤。车莉表示,正常情况下,耵聍可随着人的活动自行脱落排出,这是耳朵的自洁能力。若不洁的物品如棉棒、耳勺或手指等挖耳后损伤外耳道皮肤,会出现耳痛、流脓等情况。若掏耳后不慎将耵聍推入耳道深部,如难以自行排出,易形成栓塞。使用不洁工具“采耳”还易导致耳道真菌感染、外耳道乳头状瘤等疾病。
“如果出现耵聍栓塞,可能影响听力、诱发耳鸣等,因此最好不要盲目挖耳,建议到医院及时就诊。”车莉说。
耳机不能总“挂”耳朵
家住海勃湾蒙西B区的王建华告诉记者,平时女儿听歌要戴耳机,打电话要戴耳机,看电影也要戴耳机,耳机几乎一整天都挂在她的耳朵上。“我真担心耳机音量太大会对她的听力造成影响。”王建华说,没多久,女儿就直呼耳廓疼,几天不戴耳机就有好转。
无独有偶,市民孙静也是耳机不离身。她告诉记者,耳麦式的耳机戴得时间长了压迫得耳朵疼,塞入式的耳机让耳孔扩张,同样不舒服。“耳机中的音量没有阻碍,直击耳膜,其实对耳朵也有损伤。”孙静说,从那之后,她很少再戴耳机。
记者注意到,有这样习惯的人还真不少,戴耳机听音乐、学外语,戴着耳机煲电话粥,久而久之就会有一些听力障碍问题出现。
车莉介绍,有数据统计,噪音是仅次于衰老的致聋病因。除了生活噪音,娱乐噪音的伤害也普遍存在。世卫组织一项调查数据表明,全球12岁至35岁人群中,有近50%在使用音频设备时达到不安全音量。
“现如今,手机都是人手一部,人机不分离。但是频繁或长时间接打电话也会损伤听力甚至引起神经性耳聋。”车莉建议,接打电话要长话短说,时间最好控制在3分钟左右,如果条件允许,使用免提接打电话。
擤鼻涕不当损伤耳朵
不少人会有这样的感受,擤鼻涕用劲,耳朵会出现不适;游泳、洗头时,水进入耳朵,耳朵也会不舒服;感冒发烧生病时,耳朵也有反应……
市民侯晓丽告诉记者,有一次游泳,不慎耳朵进水,侧头倒了半天也不见效果。“我便没当回事儿,想着耳朵里的水干透了就会好转。”她说,没想到耳朵没有好转,反而更加不舒服,最后还流出了脓样的水,到医院检查后才知道是耳朵进水引发的中耳炎。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耳朵炎症。车莉说,对于耳朵炎症,一定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中耳炎是听力问题的一大元凶,常见导致中耳炎的因素有:游泳进水、呛水引发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症,感冒、鼻涕擤入咽鼓管引发中耳炎,鼻、咽部炎症蔓延致中耳炎,乘飞机时耳鼓室内外压力差过大,引发中耳损伤。
同时,不健康生活方式也会对耳朵造成影响。研究表明,吸烟(或二手烟)会增加听力损伤的概率,而不健康作息会使身体过度疲劳,进而引发血管收缩致缺血缺氧,导致耳聋。
滥用抗生素危及耳朵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说在服用阿司匹林、庆大霉素等药物时一定要遵医嘱,可还是有人为了提高药效而增加用量,却不知如此做会埋下很大的隐患。
市民陈森告诉记者,有一年,他把女儿送回农村的父母家暂住,不想孩子玩水后发烧了,父母找来家里含有阿司匹林的退烧药,估计了剂量就喂给了孩子。“我得知后吓了一跳,赶紧带着女儿到医院检查,所幸只是一次过量服用,没有大碍。”他说。
车莉介绍,一些常用药属于耳毒性药物,对听力会产生不可逆的损伤。耳毒性药物以损害高频段听力为主,耳聋或发生在用药过程中,或发生于停药后。
“生病时一定不要乱吃药,应谨遵医嘱服药。”车莉说,生活中常见的耳毒性药物包括抗生素类药物(如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毒素、万古霉素)、水杨酸类药物(如阿司匹林)、利尿类药物(如呋塞米)、抗肿瘤类药物和抗疟剂等。
滥用药物有可能造成耳聋和平衡失调。通常,耳蜗中毒后,会出现高调耳鸣、听力下降,并且逐渐加重,直到全聋;而前庭中毒后,会感觉眩晕、恶心呕吐,走路不稳出现平衡失调。
养成爱耳护耳的习惯
耳朵在我们的工作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那么,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的耳朵呢?
车莉介绍,爱护耳朵还得从良好的用耳习惯开始。掏耳朵时不要用发卡、掏耳棒等质地较硬的工具,实在要掏耳朵,一定要用棉签等柔软质地的工具,切忌用力掏耳朵。正确的掏耳方式是,耳朵朝下,用棉签轻轻地转几下,让耳屎受重力作用自然掉落,难以掏出的大块耳屎可以寻求医师帮助。
洗澡及游泳之后,要及时用干燥柔软的毛巾以及棉签擦拭及清理外耳道,防止水长时间停留耳道,造成耳道感染。
能够不用耳机的时候尽量不要用耳机,减少能够造成听力下降的一切因素,公共场所嘈杂环境就不要戴耳机听歌啦,看看周围,看看窗外,对眼睛也有好处。同时也要保护好自己的耳朵,以防外力损伤。
去酒吧、KTV虽然可以缓解压力、释放情绪,但是也建议不要经常出入这样的噪音场所,毕竟我们只有一双耳朵呀。
擤鼻涕时不要两边鼻孔同时堵住,应该一边擤完再擤另一边,让鼓膜两边保持相同的气压,防止鼓膜损伤,当然也不要太用力,防止鼻分泌物进入耳道,造成感染。
发炎、感冒、发烧不要自己乱用抗生素,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 相关链接
如何预防耳聋
今年爱耳日的主题是“谨慎用耳,耳聪一生”。那么,耳聋都由哪些因素造成?我们在爱护耳朵的同时,要如何预防耳聋?
市人民医院耳鼻喉科副主任、主任医师车莉介绍,耳聋分为先天性耳聋、后天性耳聋、传导性耳聋、感因神经性耳聋。不论哪种性质的耳聋,最终都会影响到听觉传导通路上的不同部位,导致不同程度不同性质的耳聋,预防耳聋的方法也不尽相同。
先天性耳聋:由于先天性耳聋很大程度上是遗传因素所致,也可能发生在母亲怀孕、分娩过程中,所以应该严格控制近亲结婚,并注意孕妇的妊娠卫生保健,避免在怀孕早期使用耳毒性药物,大部分先天性耳聋是可以预防的。
中耳炎:中耳炎对儿童来说,发病率相当高,对听力的影响很大。因为小儿有时候语言表达困难,这种听力下降常在不知不觉中发生,导致小儿渗出性中耳炎不易早期发现。因此家长要特别注意,如果孩子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特别对声音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或是伴有晚间打呼噜较重的,要及时带到医院检查和治疗。
药物中毒:孩子患病或发热时,如盲目使用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或链霉素等对耳朵有毒的药物,就会导致少数孩子内耳损伤,听力下降,严重者甚至耳聋。如果病情发生在孩子学说话之前,孩子就可能变成聋哑人。因此应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的药物,如必须使用,疗程尽量要短。
车莉表示,保护耳朵首先要合理饮食,少食过甜、过咸的食物,防止动脉硬化产生内耳缺血,导致听力减退。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戒烟、少量饮酒。烟酒对听神经有毒害作用,尤其是烟中的尼古丁进入血液,使小血管痉挛、血液流速缓慢,黏度增加,造成内耳供血不足,从而促发耳聋。
当耳朵患病时,不能忽略,要引起重视,及时就医,让医生判断耳朵是否生病。车莉说,特别是耳科疾病(如中耳炎)、感染性疾病(如脑膜炎、麻疹、腮腺炎)、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结节病)、心血管疾病等,一定要积极治疗,老年人更应如此。“发现耳聋后积极求医,在证明治疗无效后,及时验配助听器也是缓解耳聋进程的预防性措施。”她说。
车莉建议,人们在生活中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多参加锻炼。过度的疲劳和精神紧张,都会引起内耳缺血,影响听力,如恼怒、动肝火等。平时多参加力所能及的锻炼,如郊游、散步、打太极拳,可促使全身血液循环,加强内耳血液供应,从而延缓器官衰老。有听力障碍者要及早到正规医院的耳鼻喉科诊治,医生会根据不同情况进行相应处理,比如人工耳蜗植入或选配合适的助听器等,有了“第三只耳朵”后,一定要好好保护,做好清洁维护工作,必备的辅助配件不能草率选择,如干燥时,一定要选用常温的、使用时不接电的电子干燥盒,确保安全性。
■ 相关新闻
海勃湾区残联对五类人群免费适配助听器
本报讯 日前,海勃湾区残联表示今年将继续联合听力辅具适配器厂家,为有助听器需求的海勃湾区持证听力残疾人开展听力测试、评估并适配助听器。
海区残联办公室主任敖翔介绍,今年五类人群可免费适配该种助听器,这五类人群指:一户多残、低保户、特困户、建档立卡户和0一7岁残疾儿童。其他持证残疾人则享受残联补贴70%。以上人群需携带本人残疾证、身份证、户口本(首页和本人页)、低保证的原件和复印件或特困人员证明、建档立卡人员证明,到海区二小西墙外体育馆向南100米处二楼残联服务大厅递交申请材料。“不同类型的人员按照各自情况准备材料。适配助听器具体时间待定,有需求的市民可随时关注残联通知。”敖翔说。
据了解,海勃湾区残联这项活动已连续开展两年,先后为51名听力障碍残疾人进行听力测试、评估并适配助听器,补贴金额24万余元。
(作者:赵荣;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3-02 10:04:35
乌海日报社 | 2022-02-17 09:33:41
乌海日报社 | 2022-01-21 09:43:18
乌海日报社 | 2021-12-23 10:1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