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2-24 09:30:03
为进一步强化最小单元疫情防控管控工作,我市全面启用“疫码通场所码”。(赵荣 摄)
超市工作人员对购物车进行消毒。(斯琴图 摄)
扫“乌海疫码通”进入商场。(斯琴图 摄)
药店工作人员核对“四类”药品销售情况。(赵荣 摄)
市民亮码、测温后进入市长途汽车站。(赵荣 摄)
火车站工作人员对自动取票机进行消毒。(赵荣 摄)
海南区疫情防控指挥部工作人员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来我市人员进行再次核查登记。(赵荣 摄)
近日,呼和浩特、包头、巴彦淖尔相继出现新冠疫情,给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严重考验。 2月22日,记者来到车站、高速路口、医院、社区、商超等地,实地走访了奋战在疫情防控一线的工作人员。
把好商超“入口关”
记者在新天地集贸市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对进入市场的顾客开展测温、扫码、登记等工作,并严格限制进入人员数量,提示大家做好个人防护。“新华西所督促每位进入市场的消费者、商户戴好口罩,并对公共区域定时消毒;配合疾控防疫部门,对市场冷链商户每周做两次核酸检测,冷链食品也必须经过核酸检测才能入市销售,每周对市场环境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海勃湾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新华西所副所长辛龙彪说。
在新百连锁超市万达店入口处,自动测温仪自动播报进入人员体温,工作人员正在引导进入超市的人员查验健康码。针对不会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等进行实名登记,把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入口关”。
超市内随处可见疫情防控温馨提示,提醒前来购物的顾客要戴口罩、测体温、保持距离。新百连锁超市万达店负责人李文志说:“我们为店内员工都配备了口罩、手套,每天对购物场所及购物车、储物柜等进行全方位消杀。营业时间各入口对进场顾客包括员工进行测温,扫码登记工作。除了扫码测温以外,每天根据人员数量高峰时段进行消杀,针对当前疫情变化进行超市内防疫措施的同步调整。疫情期间提高消费者购物体验的同时,为解决人员密集等问题,我们新百超市线上购物多点App、美团、饿了么、微信多点小程序均可下单送货到家。”
在万达广场,除实行验码、测温、公共区域消杀等防控措施外,商场工作人员还不间断巡查,督促商户每日进行店内防疫消杀,做到安全经营。为提高通行效率,在商场入口处设置了大型测温仪器,市民通过时不用停留便能完成测温,有效避免了商场入口处的人员聚集。
集贸市场、商场人流量大,是疫情防控的重点区域。我市各大市场、商场等时刻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认真细致做好防疫各项工作,切实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一个健康、安全、有序的消费环境。
目前,全市上下在疫情防控的“大考”中,勠力同心、再接再厉,全力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交上一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筑牢“第一道防线”
面对来势凶猛的疫情,我市各部门“外防输入”的同时市内严格管控。相关部门和单位抓严抓实重点部位、重点人员、社会面管控等。加快推广使用“疫码通”,充分发挥社区小区防疫“最后一公里”作用,筑牢群防群控的严密防线,切实把各项防控措施落细落实落到位。
社区是疫情联防联控的第一道防线,也是“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的最有效防线。
全市各个街道(镇)、社区(村)全员动员,广泛发动社区工作人员和党员干部、社区志愿者,进行“地毯式”排查,把每户家庭情况、人员健康状况,尤其是有无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居住、接触史等情况摸清楚。精准登记返回乌海的时间、交通工具、旅居史、同行亲友等信息,并按规定上报。对高风险地区人员,集中进行医学观察,对中、低风险地区人员,按规定分情况分类施策,严格落实相关政策措施。
记者走访海勃湾区海达佳苑、银海新都等小区看到,各小区的小音箱、大喇叭又开始宣传起来,通告贴满了小区的单元门,网格员、志愿者劝导居民戴口罩……新华社区工作人员梁文慧告诉记者,该社区在海达小区设立核酸检测点,方便辖区居民就近检测,并重点对外地返回人员进行信息登记、核实和排查等工作。
记者走访我市多家药店了解到,一次性医用口罩、额温计、体温计、84消毒液的销量都有所增长,但是价格变化不大,货源也相对充足。在一家大药房记者看到,销售员正在为顾客登记相关信息、测量体温。她说:“顾客进门前要扫‘疫码通’,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后方可入内购买药品。”营业员王海霞则正在输入“四类”药品的购买信息。她告诉记者,“四类”药品指的是感冒、咳嗽、消炎、退热这四类药品,顾客在购买时必须说明情况并登记详细住址、电话等信息。“年轻一些的市民可自行登录内蒙古零售药店常态化疫情监测预警系统登记自己购买的药品,而对于上年纪,使用手机不便的市民则由营业员手写登记后输入该系统。”王海霞说,周边城市有疫情出现,我们更不能掉以轻心,要排除一切隐患。
与此同时,我市各医院的核酸检测点人员也在增多。在市蒙医中医医院记者看到,以往2个核酸采样窗口已增加为3个,以满足市民核酸检测的需求。市民王海军告诉记者,他是一名大车司机,外出送货每48小时就要做一次核酸检测,在市蒙医中医医院做核酸检测特别方便,通过微信公众号就能预约付款,减少了排队和聚集的时间。
严守“第一道门”
“请测量体温,出示健康码。”在乌海火车站售票厅,工作人员正忙着引导旅客亮码、测温。她告诉记者,刷身份证、出示健康码、核酸证明、行程码已经成为疫情防控中的常态,除此之外,旅客还需扫“乌海疫码通”,填写相关信息。
记者了解到,乌海车务段严格把控进站、候车、乘车、出站四道关口,查验健康码、核酸证明的同时测量体温。重点对车站卫生间、门把手、按钮等公共部位进行定时消毒;火车站里还设置了留观室,对体温异常的旅客进行留滞观察;严格执行分区候车、控制旅客入站间隔;通过广播和人工引导的方式组织旅客候车、乘车、出站。同时,严格管控职工外出,并实行客运职工每周一次核酸检测。
在乌海机场,测温门岗机器人已启用,大眼卡通人物形象,具有亲和力与吸引力,机身集红外热传感、人脸识别、可见光监控和高清夜视监控于一体,不仅有佩戴口罩提醒、出入信息云端管理、大数据分析等功能,还能够在大面积、高流量、超密集的区域0.5秒精准测温,通过读取旅客身份证信息来掌握旅客的健康码、核酸检测信息。智能门岗机器人的应用使得“无接触式”查验代替人工查验,进一步提升了健康码查验效率,解决了老年旅客和手机出现故障旅客的查验问题,降低了人与人接触、传染的风险,使疫情防控工作更加便捷、精准和安全。
在京藏高速海勃湾出口记者看到,交警、医生等多部门的防控工作人员在此值守,他们维持秩序、查验相关手续,对重点人员进行登记报备……大小车辆均有序排队,接受疫情防控人员的检查和指挥。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重点检查从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到达我市的司乘人员,依据疫情防控工作要求进行严格管控。
来此处值守的滨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侯昆刚从岗位上下来,他一边吞咽着变凉的饭菜,一边告诉记者,他在这个疫情防控检查点已经工作了一个多月。“出入口的大车比较多,每天隆隆的发动机声震得人难受,掀起的灰尘呛鼻,但我们负责着高速进入乌海的咽喉要道。”侯昆说,“为了全市人民的健康和安全,一切辛苦和付出都值得。”
记者从市邮政管理局了解到,目前,全国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的快件进出港业务均已暂停办理,对其余地区进出港快件均进行严格消杀。在市邮政分公司分拣中心记者看到,两名工作人员正在货柜车厢内将快件一件件放到传送带,经过二次消杀后送至分拣员进行扫描、分拣,然后装上快递车,运送到三区邮政网点进行派发。市邮政分公司运营管理部负责人刘刚介绍,来港快件车辆、司机等进行测温、登记,并提供48小时核酸证明,对于车辆和快件进行两次全方位消杀工作。
(作者:赵荣,斯琴图;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2-02-24 09:30:03
乌海日报社 | 2022-02-22 10:22:24
乌海日报社 | 2022-02-16 09:53:08
乌海日报社 | 2022-01-28 09:4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