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滋味汇聚乌海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2-01-10 15:39:54

日式蛋包饭。 (张丽阳 摄)

风味独特的浙菜馆。 (张旭 摄)

顾客购买冷吃串串。 (张丽阳 摄)

美味爽口的广式肠粉。 (张丽阳 摄)

特色美食跷脚牛肉。 (张丽阳 摄)

仿佛一夜间,城区街头巷尾出现了西安biangbiang面、安徽板面、重庆小面、镇江锅盖面……林林总总的“新面食”颇吸引人们的眼球。 (张旭 摄)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

近些年,随着城市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城市的面貌和品位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乌海成为了一片宜居宜业的热土。仿佛一夜间,五湖四海的美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就拿面食来说,以前是“老三样”——山西刀削面、兰州拉面、陕北饸饹面,现在则有西安biangbiang面、安徽板面、重庆小面、镇江锅盖面……林林总总的美食纷纷亮相。见到这些数不胜数的各色美食,舌尖是不是有要流口水的感觉,还有品尝美食的欲望?

好了,就让我们一起看看这些“空降”乌海的“新美食”吧。

特色美食纷至沓来

近年来,许多市民一到周末和节假日就喜欢到处走走,赏别处风景。民以食为天,每到一处,大家必遍寻当地美食和特色小吃,川渝的麻辣、云贵的酸辣、湖南剁椒还有精致偏甜的淮扬菜,各色各样的美食让回到家乡的乌海人念念不忘。出于口腹之欲,不少乌海人去外地学习,将当地美食引入乌海,也有外地人将家乡的美食带到乌海,于是八方美食纷至沓来。

在万达广场有一家小小的冷吃串串店,大部分经过的市民都会在这里选购一份,边走边吃。老板温先生表示,由于乌海人爱吃串串,他在前年和兄长去成都学了冷吃串串的做法,分别在呼和浩特和乌海开了冷吃串串店。他说:“很多人都说,终于能在乌海吃到方便可口的冷吃串串了。”

张莉和爱人去年去四川乐山市游玩,对于当地的特色美食跷脚牛肉念念不忘,回来便和家人商量在乌海开一家店铺。说干就干,当年8月份,他们便出发去乐山学习;11月份,乌海的跷脚牛肉店正式开业了。“跷脚牛肉制作原料有牛肉、牛舌、牛肝、牛脊髓等,相传是一位老中医将牛杂放入中草药的汤锅中制成,因为汤味甚是鲜香,又有防病治病的功效,食客常常排起长队。”张莉说,“与红油龙抄手相比,跷脚牛肉没有其他四川美食出名,最开始来吃的食客多是四川人,或者是去过四川旅游的人,但只要吃过的人一定会带着亲戚朋友来吃,一拨带着一拨,来品尝的人越来越多,四川乐山跷脚牛肉便在乌海扎下了根。”

广东人刘炳权则将粤菜带来乌海。去年因为疫情防控的原因,他离开了工作已久的茶餐厅来到乌海,欲开一家粤菜餐厅。“我做粤菜有几十年了,对煲仔饭、蒸海鲜、烧鹅、广式点心等粤菜可以说是得心应手。去年11月1日,我的店铺正式开业,怕大家接受度不高,目前店内的食物有广式肠粉、米粉、卤水,正在慢慢增加其他菜品。”刘炳权说,“粤菜传承了孔子所倡导的‘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中原饮食风格,因此粤菜做法比较复杂、精细,喜欢挖掘食物本身的味道,而我做饭只有一个原则‘我能吃的才会端给顾客’。”当晚6点半左右,刘炳权的餐馆人渐渐多了起来。他说:“可能正是因为我的这种理念,我做的肠粉成了每个食客必点的美食之一,希望我的广式餐厅能让所有在外的广东游子和乌海人吃到最正宗的粤菜。”

美食让人的味蕾得到满足和享受,这种满足能够悄悄转换成为一种前行的动力,让人们有足够的底气去付出更多的努力,踏实迈出每一步,创造属于这座城市的更多更大的奇迹。

美食让人幸福感满满

打开外卖平台,映入眼帘的是一家又一家新店,店里卖的食物大多都是乌海以前所没有的美食;走在大街上,油条包麻糍、鱼火锅、日式料理、韩国紫菜包饭等等让人耳目一新。

“我老家是四川乐山的,和媳妇儿来到乌海打工,这边不仅有西北菜、东北菜,还有川菜馆能让我吃到家乡的特色美食。城区还有许多烧烤、烤肉,我们可以吃到各地的美食,真不敢相信在乌海居然有这么多不同口味的美食。”住在满世水云轩小区的刘健说。

“我是一名串串爱好者,天南海北的串串我吃过很多,但乌海长期以来只有火锅类型的串串,即把直接煮变成穿着签子煮。但最近这几年,乌海的串串开始变得多种多样了,有煮好的串串放在汤料里的冷吃串串,有不同于其他红油汤料的藤椒味道串串,还有辣卤过的别具风味的串串,这让我这个串串爱好者不出乌海,就能品尝到天南地北的各类串串,真的感觉好有口福!好幸福啊!”市民白欣说,“以前在社交平台上看到新创美食,常常会有去外地品尝的想法,现在乌海街头巷尾亮相的美食越来越多,我再也不用看着视频望梅止渴了。”

“我上学是在广东的一个城市,当地人喜欢口味清淡的原汁原味的食物,4年的大学生活让我也喜爱上口味清淡的食物,回来后也总想着这口儿。随着乌海的快速发展,我在乌海吃到了广东的肠粉、米粉和广式点心、甜品,让我这个清淡的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市民李泽康说道。

“我是一个喜欢吃美食的人,平时因为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出去旅行,更别说品尝各地的美食了,为此心中有了许多遗憾。这两年乌海开了很多特色餐厅,我在乌海吃过日式寿司、咖喱、天妇罗、鳗鱼饭、豚骨拉面,韩式部队火锅、芝士火锅、烤肉、炸鸡和德式蛋挞,还有全国的各色美食如油泼辣子面、鱼火锅、螺蛳粉、油条包麻糍等等。足不出乌海就能吃到颇具特色的美食,过去真是想都不敢想啊。”市民李崇说。

仿佛一夜间,林林总总的美食在乌海汇聚,使小城弥漫着八方美食的味道,让这里的人们或来这里的人们,流连于美食之间,忘情于乌海的山山水水,真的是美好而惬意的时光。

小心一些美食“货不对板”

虽然越来越多的美食涌入乌海,但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曾买到一些“货不对板”的食物。

“前两年爆火的网红‘脏脏包’,我们全家都挺喜欢吃的,前一段时间因一直购买的店铺关门了,我们不得不换了一家店,结果买回来‘西贝货’”。家住银海花园的李女士说,“无论是网上的货样,还是线下买的‘脏脏包’都使用千层酥皮包裹巧克力酱或者其他酱料,烘烤后浇巧克力酱撒可可粉。但在这家烘焙店买到的‘脏脏包’,却是如一块馒头一样的硬面包上浇巧克力酱撒可可粉,外表看起来一模一样,吃起来的口感却天差地别,价钱也一样,还标注了‘脏脏包’的标签。”

“每年夏天会有各种外地小吃摊,常常会带着孩子去买他爱吃的牛肉饼。有一次我们常去的那家店关门了,就选择了旁边的店铺购买。吃的时候才发现,牛肉饼中没有牛肉,基本都是洋葱和青椒等辅料,只有零星肉沫,跟原先吃的那家完全不一样。”市民王芹说,“跟老板理论,人家却回复,我家的牛肉饼就是这样,我们只好认栽。”

对于商家售卖的食物与顾客认为的食物不符的“货不对板”问题,记者调查发现,一方面由于商家对于各个食物的具体做法、材料数量等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另一方面是顾客对于购买的食物期待高而造成的。一些商家推出所谓的口味改良,因为任何食物都有特定的风俗和当地习惯,以一地标准很难适应大众口味,但以此为由而偷工减料甚至张冠李戴,显然是损人不利己,因为坑消费者的同时,商家的经营也不会长久。

因此建议顾客去购买食物时仔细询问后再进行购买,避免买到不合心意的食物;商家也要注重地方美食文化传承,不要做一次性买卖,做出特色,做精做专才是经营之道;而有关部门更应该加强管理和引导,使经营者合法合规健康发展。只有大家齐努力,才能让我们的城市更具烟火气息,更宜居更宜业。

相关链接

•2020年,我市开展了“八方滋味在乌海”特色美食(店)评选活动,活动以各商家的美食口碑指数、传播指数、经营指数和投票指数等为标准进行评判。特色美食(店)评选旨在进一步挖掘、推广、打造乌海特色餐饮品牌,宣传和展示乌海饮食文化魅力,提高地方特色美食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形成“乌海美食地图”系列权威排行榜,为乌海旅游餐饮消费提供指南,促进我市餐饮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截至目前,活动已经举办两届。

•去年9月15日,乌海市举行内蒙古味道·乌海7滋味品鉴会。来自内蒙古自治区各盟市代表、嘉宾以及各级媒体参加了活动,大家感受了一场乌海的美食盛宴,评选出乌海特色美食。

乌海湖鱼鲜:鲶鱼炖茄子、乌海杂鱼锅,洒脱的乌海人用简单的家常炖法,成就了最美味的乌海湖鱼鲜。

乌海炖阿尔巴斯山羊肉:乌海人最爱的味道,骨整肉厚,熟而不烂,炖到汤汁收干,没有肉汤正是这道菜的讲究,汤在肉里也是这道菜好吃的缘由。

乌海烧烤:红柳枝烤羊肉串、乌海烤羊蹄、烤猪蹄、玛瑙石烤肉,在这里“没有什么事情是一顿烧烤解决不了的!”这是乌海人对待美食的态度。

乌海鲜食葡萄:乌海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评为“全国优质葡萄生产基地”,被国家农业部列为黄河中上游欧亚种葡萄优势栽培区,获得全国首批农产品地理标志认定。

乌海酒庄菜:逛酒庄,品红酒,佐酒庄菜,这样的生活搭配,已经成为最时尚的乌海滋味。

乌海面:乌海焖面、荞面饸饹、莜面、刀削面、豆面等乌海面,是乌海人日常生活中最接地气的美味。

乌海香瓜子:好瓜子是黄河几字弯河套平原的产物,香瓜子是工匠师傅“点石成金”的技艺,乌达小西瓜子、王记五牛瓜子是乌海人消遣闲暇的首选、茶余饭后的最佳拍档、赠送亲朋好友的佳品。

(作者:张丽阳;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