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民健康为中心 推进健康海勃湾建设——海勃湾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综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2-15 09:56:40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

全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全面推进健康海勃湾建设。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疫情防控为重点,攻坚克难、实干争先,统筹做好医疗卫生各项工作。

紧绷疫情防控的“弦”

做好常态化防控工作

海勃湾区严格落实“四早”要求,坚持人、物、环境同监测,规范开展重点场所“应检尽检”,防范疫情传播风险;按照自治区新修定的“1+9+N”疫情防控政策体系要求,修订完善《海勃湾区全员新冠肺炎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方案》《海勃湾区新冠肺炎防控应急预案(第五版)》等文件,加强培训演练,不断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和防控水平;按照30天满负荷运转需求储备抗疫物资,为疫情防控提供坚实保障;加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建设,合理设置“三区两通道”发热门诊诊室和留观病房等,让就诊流程更加顺畅;严格医疗机构内部管理,通过落实首诊负责制、加强预检分诊、明确院感防控责任,切实把好疫情防控“第一道关”,杜绝在医疗卫生机构出问题。

海勃湾区共与7家酒店签订储备协议,兴元老年公寓(可使用房间39间)、七星酒店(可使用房间39间)、懿峰国际酒店(可使用房间128间)、浩庭酒店(可使用房间60间)、纳金酒店(可使用房间66间)、亿信酒店(可使用房间198间)、亿豪酒店(可使用房间118间),共计可使用房间648间,实行单人单间隔离、一人一档案管理;同时,全力提升全员核酸检测能力,科学设置核酸采样点209个,想方设法提升辖区医疗机构核酸检测能力,并依托第三方检测机构,统筹调配采样和检测力量,确保1天内梯次完成全员核酸检测工作。

海勃湾区高度重视,坚持科学、精准、安全的原则,加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安排,狠抓任务落实,推进新冠疫苗接种,构筑全民免疫屏障,切实担负起了中心城区重任,按时圆满完成了新冠疫苗首针接种的阶段性任务。为圆满完成疫苗接种任务,海勃湾区起草印发了《海勃湾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实施方案》《新冠病毒疫苗接种不良反应医疗救治应急预案》等文件;建立“政府统筹,卫健实施,行业促进,街道和社区组织”的工作机制,成立疫苗接种专班,具体研究谋划接种实施方案、目标人群摸底、疫苗供应保障、医务人员培训调度等工作,倒排时间任务,层层压实责任;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开展广覆盖、多维度、全方位宣传引导,利用新闻媒体、宣传专栏、宣传横幅、张贴海报、公众号、微信群、朋友圈等多种渠道广泛宣传疫苗接种知识,引导群众科学认识、消除顾虑,自觉主动接种;同时,依托预防接种门诊、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体育场馆等科学设置疫苗接种点,制定接种点设置规范、疫苗供应和配送信息登记报告、异常反应救治等规范技术文件,做到了种前有计划、种中有规范、种后有保障。

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

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

今年,海勃湾区逐步加大医疗卫生基础设施投入力度,不断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目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院)设备采购项目和抗疫物资储备采购项目已完成采购;凤凰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项目、林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改造及设备采购项目均已正式投入使用。此外,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项目已投入使用,总投资1.5亿元的海勃湾区人民医院新建项目主体完工,工程施工进展顺利,预计2022年竣工。

为加快“优医普惠区”建设,海勃湾区积极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全面启动城市医疗集团网格化布局与管理,建成由区中医医院、区人民医院牵头,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成员的2个区域医疗集团;同时,实施家庭签约医生模式,组建医生团队40支开展契约服务,累计签约137338名居民,覆盖率43.1%,重点人群签约率83.3%,实现了“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确保群众就医更加便捷。

今年以来,海勃湾区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人才招聘面向社会引进卫生健康专业人才103名,年内全部充实到一线;全面加强基本药物配备使用,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国家基本药物,推进两票制、网上集中采购的落实;实施基本药物全额保障;打造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推进全国第五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试点建设。

今年6月,海勃湾区卫生健康委员会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脱贫攻坚先进集体。截至目前,全区脱贫户家庭医生签约41户,签约率100%,健康扶贫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下一步,海勃湾区将全面推进健康海勃湾建设,加快海勃湾区人民医院项目建设,打造具备急救、创伤、消化、介入和老年病救治等能力的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全力推进海勃湾区“优医普惠区”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满足群众就医需求;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统筹做好新冠、流感、布病、艾滋病、鼠疫等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加大分级诊疗工作推进力度,全面推进社区医院建设,做细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升家庭签约服务的履约质量,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做好2022年专业技术人才的招聘引进工作,引进更多有临床经验、愿意在基层工作的卫生人才。

(作者:毕晓敏;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