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1-12 10:12:05
全体消防指战员庄严宣誓。
消防员日常训练。
消防安全检查。
消防安全宣传进校园。
“我宣誓,我志愿加入国家消防救援队伍,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11月9日,在中国消防救援事业改革发展和消防救援队伍改制转型3周年之际,全体消防指战员在市消防救援支队举行了庄严的宣誓仪式。
自改制以来,我市消防救援队伍坚决扛起光荣旗帜,忠实践行训词精神,稳步推进改革转型,竭诚履行职责使命,圆满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消防安保任务和灭火救援任务,有力地维护了队伍改制转隶和消防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了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火”中逆行
一马当先
叮铃铃,叮铃铃……
“我市一家外卖配送站点电动车电瓶起火,引起爆炸,立即出警。”近日,海区消防救援大队光明路特勤站内“刺耳”的警铃声响起,消防员们迅速行动,穿好战斗服,上车,去往火灾现场,整套行动训练有素,不耽误一分一秒。
火灾现场,由于电瓶是在外卖配送站点内充电,该房间玻璃全部被爆炸冲击力震碎,木制家具着火。幸运的是,事发时,该外卖配送点内没有人,报警人刚回来就看到着火,立即打了火警电话随后用灭火器迅速扑火。
消防员赶到现场时,除了还在燃烧的电瓶,该配送点内的其他火源基本上已经被扑灭。消防员立即疏散现场群众,冲进屋内给电瓶断电,并将起火电瓶拎出房间快速降温,避免二次爆炸。
“幸亏房间内没有人,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光明路特勤站指导员马海龙说。他介绍,近年来,特勤站经常遇到电动自行车火灾事故导致人员伤亡的情况。大部分电动自行车火灾都发生在夜晚充电过程中,火灾发生的地点多在居住人口比较密集的老旧小区、群租房以及各个小区的楼梯间内,一旦发生火灾,浓烟会将建筑物的安全出口及逃生通道封堵,极易引发重特大火灾事故。
马海龙从事消防救援工作已经16年了,他经历过各种各样的事故现场,见到过各种意想不到的起火点。他说:“虽然从事这个工作这么多年,已经习惯了面对各种事故现场,但是每次到达现场心理都很不舒服,我希望大家能够进一步提升消防安全意识,不要拿自己的生命去‘赌’。”
今年以来,我市消防救援队伍牢固树立主业意识,举办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班,12人取得合格证,成功处置了“1·11”兴发科技、“7·13”源宏化工火灾,圆满完成我市“砺剑—2021”重特大地震灾害跨区域综合拉动演练、“7·16”水域救援演练以及“两会”等消防安保任务,全面检验了练兵成效,提升了队伍攻坚打赢能力。截至10月27日,全市共接警出动807次,出动车辆1484辆,出动警力 6760 人,抢救被困人员 173人,疏散被困人员59 人,抢救财产价值1.67亿元,保护财产价值2.68亿元。
苦练本领
奋勇拼搏
战斗服、空气呼吸器、水带……全身上下35公斤的装备。
“预备,走!”一声令下,消防员们全副武装冲出起点,开启了他们的年度考核,5公里越野、引体向上、双杠臂屈伸……而这些也是他们日常训练的内容。除了体能训练,平常消防员们还会模拟事故现场情况有针对性地展开训练,如“快速出战控火操”和“楼房灭火救人操”等,加强队员之间配合的默契程度。
“练为战,我们只有时刻保持备战状态,才能在每一次抢险救援行动中更快、更好地完成救援任务。”马海龙说。
近年来,我市消防救援队伍把消防救援能力建设摆上重要位置,抓教育、抓培训、抓演练、抓应急,全方位增强素质本领。提升专业能力,着眼我市防灾、减灾、救灾实际,主动适应“全灾种”“大应急”救援任务需要,坚持从严从难实战实训,健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加快队伍专业化、职业化步伐,时刻保持快速反应、专业精准的备战状态。注重科技强队,综合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加快建设社会应急救援力量调度指挥平台,构建消防救援现代化指挥体系,完善联调联战工作机制,实现对各级应急救援力量的统筹指挥调度。夯实保障基础,建立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机制,加快车辆装备升级,健全战勤保障体系,完善各项优待措施,全力保障消防救援队伍建设。今年,我市消防救援支队投入器材装备购置款1204.4万元,购置了个人防护装备3115件套、灭火救援器材307件套、水域救援器材462件套、消防车3辆。
作为综合性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我市消防救援部门坚持纪律部队标准,传承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立足灭大火、救大灾、打大仗、打恶仗,从执勤、调度、训练、保障等关键环节入手,从难从严练兵备战,坚持以水域、化工、高层、地下为重点,加强战术研究,贴近实战练兵,开展实战化,专业化训练,发挥特勤力量主战作用;结合全市灾害事故特点,整合优化现有专业队伍,完善人员编配、装备配置、操法演练等内容,定期检验实战能力。今年7月,我市举办体技能比武竞赛,10月,举办业务技能比武竞赛。市消防救援支队还在自治区消防救援总队体能业务比武对抗赛中荣获团体第三名的好成绩,在全区消防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团体第六名。全市4名指战员荣获三等功一次,47名指战员荣获嘉奖一次,支队团委荣获“内蒙古自治区五四红旗团委”称号,支队荣获“乌海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称号,1名个人荣获“乌海青年五四奖章个人”称号,1名同志被评为自治区“最美消防指战员家庭”,2名同志获得总队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查漏补缺
消除隐患
近日,市实验小学在“双随机,一公开”消防监督模式下被抽中,海勃湾区消防救援大队参谋张鹏和同事来到实验小学展开消防监督检查。
经过检查,该校的消防安全设施基本到位。“作为学校是孩子和老师学习活动的场所,安全工作一直是我们的重点工作。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孩子们开展疏散演练,每班级还会组织各种形式的主题班会等,确保师生在遇到危险时能够快速疏散。”校安全教育办公室主任赵军对于消防员来学校监督指导表示欢迎,“有专业人员来学校检查,发现我们工作中可能存在的漏洞,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查漏补缺,保障全校师生的安全。”
而在检查另一家个体商户时,发现该店存在电线未穿管保护、烟感探测器损坏、疏散指示标志安装不符合要求、密室入口消火栓无水枪水带等问题,张鹏立刻对该店下发整改通知,要求商户立即整改。
“我市不少小型的商超、娱乐场所、餐饮店等都存在消防安全隐患,而在我们检查过程中也发现这类店铺的负责人的消防安全意识相对淡漠,有时我们检查并下发整改通知后,有的店铺不但不整改,还和我们理论争执,认为其他店铺也存在相应问题,我们是故意刁难。然而,作为消防员,我们工作的目的是希望消除安全隐患,尽可能避免火灾事故发生,”张鹏说,“任何侥幸心理都是不可取的,一旦发生事故,当事人将追悔莫及。”
今年,我市消防救援队多措并举群防群治,推动市政府召开专题消防工作会议,第一时间联合文旅、商务等部门开展专项检查。深化三年专项整治,联合卫健、疾控、邮政、住建、宗教和市场监管部门对全市21处新冠疫苗接种场所及医疗机构、43家在建工程、33处宗教场所、110余处快递物流网点和36家物业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开展专项检查;联合应急部门对全市43家危化品企业143个重大危险源开展两轮全面检查;联合住建、公安、街道办、综合执法等相关部门开展住宅小区消防安全隐患专项整治行动16次,召开全市创城部署暨住宅小区消防安全培训会,全市481个住宅小区全部完成微型消防站实体化运行和集中施划消防车通道标线标志工作;联合住建推动政府拨付300万元建设电动自行车集中充电场所,目前全市481个住宅小区安装充电桩3215处,充电位20148个。严禁电动自行车进入电梯,推广安装电梯智能管控系统,现已安装166套,公共高层已全覆盖。今年,市消防救援支队开展消防技术服务和检查单位1053家,督改隐患1784处,下发责令通知书445份,罚款120.55万元。
除了监督检查,我市消防救援队伍还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11月7日,市消防救援支队便组织了一场大型网络直播,深入消防救援站,让大家近距离了解消防员的日常生活、消防救援设备等。
支队还在各级媒体发稿400余篇,制作发布短视频1060条,粉丝体量270万,总阅读量超10亿。设计推出支队文创产品10余件,多次被中国消防杂志采用。聘请竞走世界冠军杨家玉为“消防宣传公益大使”,营造消防宣传浓厚氛围。
“我市煤化工企业较多,消防安全压力较大,应急管理任务艰巨。我们将继续传承弘扬部队精神,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扛起灭火救援主责勇于担当作为,全力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全面提高消防救援队伍专业素质和应急救援能力,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乌海特色的消防救援新路子。”市消防救援支队政委王树军说。
(作者:张楚研;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11-12 10:12:05
乌海日报社 | 2021-11-05 09:50:37
乌海日报社 | 2021-10-15 10:21:50
乌海日报社 | 2021-10-15 10:1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