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时代使命 绘就文明画卷——海勃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综述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1-10 09:07:11

【文明实践在行动】

检查商铺消防设施是否合格。

开展“民族团结一家亲”走访慰问活动。

海勃湾区作为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区之一,坚决贯彻党中央、自治区作出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决策部署,先行先试,探索创新,坚持高标准定位,致力高质量建设,走出了一条文明实践新路子。

高站位认识

区乡村三级书记带头落实推动

海勃湾区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对标中央、自治区精神,将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的重要内容,将试点工作列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予以高位推动。

2018年,海勃湾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正式下发了《海勃湾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方案》,由区委书记担任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深入乡村调研督导,推动试点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区委宣传部将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摆上突出位置,实行区、乡、村“三级书记”负责制,统筹协调各类资源,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各乡镇、村(社区)“一把手”作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带头做,层层压实责任,推动工作落实到位。

近一年来,各级领导先后调研、指导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工作,“文艺进万家”志愿服务项目获全国“最美文艺志愿服务项目”,“妈妈帮帮团”荣获2020年度自治区学雷锋志愿服务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多篇志愿服务队活动信息在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乌海日报、文明乌海公众号、活力海勃湾公众号等刊发。

高标准建设

打造特色鲜明的试点工作全覆盖

海勃湾区突出问题导向,创新方法机制,始终坚持“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来创造性开展工作,有效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着力探索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且能够体现海勃湾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新路。

海勃湾区着力构建“1+21+N”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成立了1支由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总队牵头、区委书记任中心主任、政府区长任志愿服务促进中心总队长的队伍,建立了“党建引领,四中心融合+志愿服务”的工作模式,开展走访慰问、植树造林、脱贫攻坚、“不忘初心第一课”、集体升国旗、集体观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等文明实践志愿活动,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作示范引领和组织推动。21支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分队包含了“文化惠民”文化文艺志愿服务队、“携爱追梦”助学支教志愿服务队、“健康卫士”医疗志愿服务支队、“科技之光”科学普及志愿服务支队、“法制惠民”法律服务志愿服务支队等,采取“农区+城市”“集中+分散”“线上+线下”“固定+流动”相结合原则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如文艺志愿服务队送服务进公园、社区,激发群众的创造力,着力唱响中国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民族团结好的时代主旋律;围绕“谁帮我脱了贫?”“谁为我解了难?”“谁让我过上好日子?”“谁领我走上幸福路?”等4个方面开展恳谈式、分享式群众宣讲;通过印发为民服务“微心愿收集卡”,收集并完成理论宣讲、助学支教、科技指导等8大类别42项群众“微心愿”等。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队伍包含新时代文明实践所7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42个,重点打造3个示范所、8个示范站、3个示范点,组建志愿服务队352个,志愿者37568余名,其中,各文明实践所(站)组建特色志愿服务队伍69支,广泛吸纳公益性志愿服务组织,积极动员全市专业性较强、影响力较大的“蓝天医疗救援队”“爱心协会”“青年爱里”等公益性救援机构和志愿服务组织以及33家社会组织参与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充实壮大志愿服务力量,逐步形成了在职队伍和社会力量并肩携手抓志愿服务的好局面。

海勃湾区充分整合利用现有的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文明实践中心,开展文明实践活动;同时,推进“四中心一平台”融合,将党群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融媒体中心、政务服务中心以及中宣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互融互通,让群众通过这个主阵地实现信息、资源、活动、学习共享。千里山镇新丰村、新地村作为海勃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示范点,率先安装点单机,配置了电视机、投影仪、一体化电脑等学习设备;利用融媒体中心专题专栏宣传文明实践重大活动、特色经验,实现文明实践活动线上线下同频共振;在文明实践海勃湾微信公众号设“我帮你”等为民服务栏目,发布推送特色农产品销售、劳动就业招生、交通出行旅游等信息。

海勃湾区紧扣“四单”模式实施文明实践志愿活动,在全区推广全新的“群众点单,中心(所、站)配单,志愿者买单,社会评单”的文明实践活动“四单”模式,精准满足群众精神文化与生产生活需求,统筹调度各级文明实践队伍开展群众迫切需要、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同时,精心打造优秀志愿服务活动项目,实行文明实践活动项目化,以特色品牌项目推动全区各类活动蓬勃开展。“戏曲进基层”、雷锋银行、“四点半”公益课堂等7个志愿服务项目被评为市级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凤凰人家”助老服务、“我爱我家”及“亲情服务一家亲”3个志愿服务项目获评自治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优秀创新案例,去年12月评选出董永胜等50名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我爱我家”等10支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乐益助老”等10个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新丰村等7个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千里山镇等3个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

高质量推动

创新新时代文明志愿服务品牌建设

今年,海勃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把城区8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与农区8所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以“1+1”模式结对共建,实现活动联办、资源联享、场地联用,全力打造“我帮你”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在医疗、教育、环境卫生等多个领域实现资源共享;同时,进一步凸显志愿服务在“我为群众办实事”中的重要作用,共同为乡村振兴助力,通过三年的帮扶工作,使帮扶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组织建设均有新的发展和突破。

海勃湾区以“1+1”模式结对共建,深入推进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强化阵地建设,结对共建社区依托村镇文化馆、休闲广场、宣传栏等宣传阵地,发放宣传书签、张贴宣传画,开展村镇知识体验活动,以形象化、生动化、直观化的宣传活动让居民积极主动参与到宣传中来,显著提升居民的意识和技能;挖掘传统文化,常态化开展送文化下乡,结合传统节日、民间习俗,开展庆中秋佳节、端午节寻“粽子王”大赛等“我们的节日”民俗节庆主题活动。实施文化惠民,举办“农副产品大舞台”文化惠民乡村旅游,启动“多彩生活”文化惠民“月月演”活动,开展“文化结对梦同行,乡风文明我助力”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为更好地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街道办事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组织志愿者帮助乡镇村社清理环境卫生,打造美丽庭院,以点带面,建设美丽乡村;同时,选树身边榜样典型,深入挖掘社会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和凡人善举,每月到乡村开展村头地里讲解,开展“好公婆”“好儿媳”“身边好人”“文明清洁户”等典型评选,淳化质朴民风,润泽乡间邻里;结对共建社区和乡村共同开展农区环境整治专项行动,推进河长制,清理垃圾、整理污水,优化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

海勃湾区千里山镇还不断用好“党史小喇叭”,结合社区教育示范点和“润心课堂”,积极推进镇、村(社区)、网格三级“村民修身讲习所”建设,实施村民文明素质培育工程,建好“储蓄所”,在各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推行积分兑换机制,建设“美丽乡村”积分超市等志愿服务积分兑换点,为参与活动的志愿者设立“爱心存折”,把志愿服务时间记进账户,登记在册,实现服务日常管理的精细化、科学化、规范化,落实志愿服务激励回馈制度,有效推动志愿服务工作形成良性循环。

下一步,海勃湾区将全面做优做深文明实践活动“四单”模式,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在全区深入推广“群众点单,中心配单,志愿者买单,社会评单”的文明实践活动“四单”模式,让广大群众进一步参与到文明实践活动中来,全面提升“四单”模式的核心品牌影响力;全面做强做大文明实践志愿队伍,加强区、乡、村三级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伍的逐级管理、分类管理与动态管理,健全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进一步提升服务水平;全面做严做实督导考核,全面激发乡、村两级的工作新动力,督导各乡镇按照中央、自治区部署认真查找和整改目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升文明实践活动满意度。

(作者:毕晓敏;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