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0-28 10:12:00
【打造平安乌海 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
社区民警走访辖区居民。
解决矛盾纠纷。
为农区居民解决困难。
今年以来,市公安局坚持高站位认识、高标准部署,统筹各派出所结合自身实际开展警务机制改革,通过建立信息引领、动态防控、贴近实战的警务机制,合理利用现有警力,最大限度推动警力下沉,提高见警率、接警率、处置率。
据了解,我市三区实际运行派出所(含机场派出所)17个。以“警务围着民生转,民警围着百姓转”为基本遵循,各派出所围绕提升警务效能这一目标,根据辖区工作实际确定警务机制。“2019年起,全市各派出所逐步完善警务工作模式,6个城区派出所实行‘一室两队’工作模式,9个农区、工矿区、机场派出所实行‘一警多能’工作模式,2个农区、工矿区派出所实行‘两警合一’工作模式,一些派出所还根据辖区情况合理利用多种工作模式,更好地推进城区、农区、工矿区的治安防控工作。”市公安局治安分局政委、基层基础支队支队长丰卫泽说。
矛盾化解更及时
派出所、社区警务站具有贴近群众的天然优势,是化解矛盾纠纷的“第一站”,无论是在城区、农区还是工矿企业较为密集的区域,各派出所都把满足群众需要作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推进“枫桥式公安派出所”创建,探索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借助“一室两队”警务改革,城区派出所警力由从前的“下社区”全部转为“在社区”,服务群众阵地的前移让民警“零距离”服务群众。“依托‘百万警进千万家’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社区警务队每日在社区开展人口和行业场所管理、信息采集、安全宣传、群防群治等工作,及时与社区网格员沟通交流,居民遇到困难能第一时间向我们反映,在收到综合指挥室推送的警情时也能及时进行先期处置。成立社区警务队后,我们和百姓走得更近了,民辅警的职责也更加明确,不仅工作效率提高了,社区治安警情也有所下降。”新华街派出所社区辅警谢继虎说。
据介绍,城区派出所的“一室两队”即综合指挥室、案件办理队和社区警务队。该工作模式下,派出所接处警、社区警务、巡逻防控工作分工明晰又紧密结合。“我们辖区共有8个社区,根据社区规模,将60%的警力下沉社区,专职社区民警80%以上工作时间在社区,确保群众进门有人接待、矛盾纠纷有人调处、群众求助有人帮助、社情民意有人摸排。”新华街派出所所长张芙铭说,“警力下沉缩短了警务服务半径,一名社区警务队民警配备两名社区辅警和N名网格员、志愿者,充分发挥群防群治作用,民警也会及时向居民宣传普及当下防控重点,并根据需要增加人防技防力量。社区民警点对点跟踪化解矛盾纠纷,还可以协助案件办理队查找线索,高效解决问题。”
巴音陶亥派出所位于海南区南部,是海南区唯一一个农区派出所,因邻里矛盾、土地纠纷引发的治安案件和治安纠纷较多。民警因地制宜,扎实开展“办小事、破小案、解小愁、除小患、惠小康”的“五小”工程,将执法如山与执法如水有机统一,既解“法结”,又解“心结”。“巴音陶亥镇以各村地理位置、人口分布为依据,将全镇划分为镇、村、组、社四级网格,网格长由熟悉村、辖区企业、镇区居民情况的镇党委书记、村组干部等兼任,统筹网格员开展精细化管理与服务工作。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实行‘一警多能’和‘两警合一’工作模式,不断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日常性、基础性工作,派出所和村党总支、司法所、综合执法等力量拧成一股绳,进一步增强各职能部门基层调解机制的联动性,提升矛盾纠纷化解效率和社会服务管理成效。”巴音陶亥派出所副所长张维伦说。
乌达区五虎山派出所辖区工矿企业较为集中,推行“一警多能”警务模式。民警在日常工作中既处理案件,又下矿区服务群众,常态化深入辖区企业开展法治宣传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我们以‘访民情、解民忧、化矛盾’为工作思路,坚持矛盾纠纷早发现、全过程干预、多元化调处,通过接处警、网格员采集信息及治安巡逻等方式,及时调解处理可能发生或已经存在的矛盾纠纷。”五虎山派出所所长李正说,“针对辖区工矿企业多、流动人员较为密集这一特点,我们在日常工作中与企业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模式,将法治观念贯穿于社会治理的全过程。”
治安防控更有力
近年来,市公安局引导各派出所围绕辖区平安建设,深入开展治安防控工作,紧盯重点人群、重点部位、重点案件,坚持主动进攻,精准防范打击,遏制本地突出案件的发生。“在案件办理和治安防控工作中,市公安局强化打防一体,深入推进‘情指勤舆’一体化实战化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综合指挥作用,为各派出所的案件办理提供信息化支撑,通过‘线上研判+线下侦查’的方式,织密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网。”丰卫泽说。
我市城区派出所按照“一室两队”警务机制改革要求,对所内人员和工作运转模式等进行重组,成立综合指挥室,负责24小时指挥调度、接待群众、视频巡逻、警务督导等工作,并与各警种和派出所间建立联动响应机制,精准研判、推送信息,有效牵引“两队”开展打防工作,及时发现苗头性和倾向性问题,再将研判、预警信息分类推送给社区警务队或案件办理队处理。
“一室两队”警务改革中,派出所打破以往治安刑事案件办理分设的局限,将刑侦治安办案力量合并调整为案件办理队,专职负责办理行政、刑事案件,主动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实现预警、接警、警力调配、指令研判、警情处置的全过程应急管理。案件办理队以辖区内发生的治安案件为重点,及时回应群众关切。“派出所共成立5支案件办理队常驻各警组,在日常值班时负责本警组案件的打击处理,同时各警组抽调精干警力成立了‘攻坚小组’,专门负责侦办重大疑难复杂案件。各警组社区警务队、案件办理队由综合指挥室统一指挥调度,密切协作、无缝对接。”张芙铭说。目前,我市6个“一室两队”警务模式派出所已确定室队警力、工作机制、运行体制,进一步完善综合指挥等各基本功能。
为破解警力不足难题,海勃湾区千里山派出所和海南区巴音陶亥派出所在“一警多能”警务模式的前提下,按照“一套班子、两个牌子”的方式,实施派出所和交警中队“两警合一”警务工作模式,优化警力配置,明确工作职责。“由于地处农区,且紧邻交通卡口,派出所在统筹队伍日常管理、户籍业务等职责的同时,承担维护辖区道路交通秩序、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处理轻微道路交通事故、办理车驾管业务等职责。”张维伦说。目前,我市行政村均实现“一村一辅警”。结合市域社会治理工作要求,明确一名专职辅警驻村警务室开展工作,实行乡村警务“网格化”管理。“农区派出所的党员民警同时担任社区‘两委’班子成员,为辖区治安稳定、群众安居乐业多出点子、多想办法、多出实效,积极配合村两委处理民情矛盾,营造和谐的社会治安环境。”丰卫泽说。
为降低发案率,全市各派出所民警还向民间、社会借力,与社区工作者、网格员、义务联防队、志愿者等常态化开展日常治安巡逻,深入我市各小区开展大排查活动,以整治安全隐患为抓手,登记出租屋、流动人口信息,排查整治危险爆炸物品,从源头上铲除安全隐患。
(作者:曹艺;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10-28 10:12:00
乌海日报社 | 2021-09-30 10:14:01
乌海日报社 | 2021-09-30 10:07:38
乌海日报社 | 2021-09-23 09:5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