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09-30 10:14:01
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学校负责全市公安机关民辅警的培训轮训和战时送教工作,以提升公安教育训练实效为目标,创新工作机制、拓宽工作理念、丰富施训模式。学校的教官来自不同警种,他们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战技能,默默耕耘在公安教育训练战线,全力帮助全市民辅警提升应急处突实战化训练水平和综合协同作战能力。
齐建斌:警务实战的“总教头”
齐建斌是市公安局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副校长,一名专职警务实战教官。53岁的他已从事公安一线教学工作26载,被称为乌海公安警务实战技能“总教头”,也是学校唯一一名全能型警务实战教官。
宝剑锋从磨砺出。齐建斌在武警部队服役的4年,让他养成了锻炼体魄的习惯。他常年参加马拉松、自行车、铁人三项和各类体育比赛,磨炼自己的意志。齐建斌曾在中国公安大学进修警务实战技能,在深圳和香港参加全国公安机关警务实战教官培训,并多次在内蒙古公安厅组织的警务实战教官培训班学习,且成绩优异。即便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他在每次授课前都会反复斟酌,不断补充新内容,从不马虎应付。
由于每期射击培训的时间有限,通常的瞄靶预习训练方式很难提升民警实弹射击水平,为此,齐建斌仔细分析原因,通过研究与实践,创新研究出一种手枪训练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手枪训练说起来简单,就是瞄准与击发,但却很难突破。根据学员的情况和训练时间,我提炼出‘两不’射击训练法,通过此方法,学员逐渐掌握了瞄准和扣压扳机的核心问题。”齐建斌说。
在2011年全区旗县公安局长大比武射击前期训练中,齐建斌担任教练。由于射击比赛要进行PPC(国际警察实用射击技术)手枪射击,所运用的射击姿势多、射击难度大。齐建斌详细研究并制定训练方案,并自创了“3D+3Z+5N=1L”的分解与结合训练法。“训练中首先要掌握最基本的举枪、瞄准、击发三种射击动作,还要规范坐、卧、立三种射击姿势,再分解掌握25米坐射、卧射等,最后将这些分解训练内容结合起来,严格按照PPC射击竞赛要求组织训练。”齐建斌说。针对训练中弹着点不集中等问题,齐建斌一时找不到原因。他便趴到射击队员枪支左侧约30厘米的距离仔细查找原因,为减轻枪声对耳膜的震动,他来回张合嘴,一个队员一个队员地过,一颗子弹一颗子弹地听,以此查找问题、纠正错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比赛中,参赛队员射击综合排名位列第一。
除承担授课任务外,齐建斌还把大量的精力用在日常教学管理上,事无巨细,既当指挥员、又当战斗员,从历年警务实战技能考核的成绩来看,我市全警实战安全理念、技战术水平都得到较大提升,广大民辅警学以致用,确保现场处置“零”伤亡,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
县斌斌:潜心教学 敢于吃苦
县斌斌是市公安局反恐怖和特巡警支队民警,2017年,一次偶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县斌斌脱颖而出。因警务实战教学技能突出,他被市公安局聘为警务实战兼职教官。
“警务实战训练是基层民警的‘生命工程’,教官就是这生命工程的奠基人。打牢基础、严格训练是对生命安全负责,也让民警在保护好自己的同时有力惩治犯罪分子。”县斌斌说。
教学期间,县斌斌负责警务战术、警械使用、徒手防卫、射击、反暴恐技战法实战运用等科目实训。他每天坚持长跑和体能训练,苦练技战术基本功;深入研究教学方法,凭借7年的防暴处突和大型活动安保经验,在执教过程中创新研究出“基础熟练、对抗提升、实战模拟”三步组训流程,在教官、教材、基地三大教育训练要素中寻找突破,从学员工作实际和训练规律中寻找切入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教育训练是一项长期工作,为了设计符合学员“口味”的课程,县斌斌除了在业余时间熬夜备课,还不断钻研相关专业知识,并在《人民警察法》《枪支管理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现场执法指引》等法律法规方面有着自己系统的领悟。他还结合自身专业,研究教材、学员特点,创新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并通过案例教学法,将发生在民警执法执勤中的实际案例与学员易犯错误结合分析,达到知识点逐步固化、层层递进的教学效果。
2018年,县斌斌参加了由公安部人事训练局组织的警务实战援疆工作。他克服高原环境的艰苦,深入南疆106个便民警务站、14个公安检查站、6个派出所、2个拘留所、2个看守所,讲授徒手攻防技术、武装抓捕、公安检查站查缉、入户清查及街面巡逻技战术等内容。为期90天的训练,较好缓解了南疆一线民辅警技战术训练缺乏的困难,县斌斌也在警务实战技战法方面迅速成长,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初期,县斌斌第一时间从老家驱车千里返回乌海。突如其来的疫情导致抗疫一线民辅警缺乏疫情防控实战技战术,时间紧、任务重,县斌斌和其他教官共同度过了几个不眠夜,制定出《乌海市公安机关民警疫情防控警务实战训练手册》,送教下基层,为抗疫一线民辅警开展专题培训。通过控制技术、战术配合、法言法语、个人防护等内容的现场教学,有效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中民辅警的执法能力。
尹雅琼:守护心理健康的“铿锵玫瑰”
尹雅琼是海勃湾区公安分局政工监督室民警,2015年,她被市公安局聘为心理学兼职教官。
“成为教官,其实要从考取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说起。2013年,我考取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但当时只有理论知识和一腔热情。2014年,我参加了山东淄博举办的心理教官培训,看到了身边的优秀教官、听到了优质的课程,让我大开眼界。后来我又到北京公安大学跟班学习,聆听了李玫瑾、王淑合、王大伟等教授的课程。之后,我几乎以每年一次的频率,或是单位培训,或是自费外出学习,一步步积累知识,努力让自己成长,也实现了‘走出去学习,拿回来实用’的目标。”尹雅琼说。
疫情防控期间,执勤民警克服生活、家庭中的困难,面对“急难险重”任务义无反顾,实行全封闭管理。在疫情防控任务持续了4个月的时候,市公安局通过开展心理团辅缓解民警压力,为持续战斗的民辅警适时增加动能。尹雅琼说:“其实心理辅导与警营文化、从优待警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趣味游戏、心理团建、心理测评、沙盘游戏、体育比赛等,通过这些丰富的形式,让大家笑出声、流下泪、说出心里话。”
近日,尹雅琼和同事又对新招录的民辅警进行了心理测评,全面了解新警状况,实现民辅警身体健康体检与心理健康体检并行。在尹雅琼担任教官的过程中,她看到过笑脸,也遇见过泪水。“总能听到人们谈论幸福,我很喜欢清华大学彭凯平教授的提法,他说幸福就是有意义的快乐。民辅警在日常工作中,常会遇到攻坚克难、急难险重的任务,长时间的工作压力让他们缺少情感的出口,我会给大家一些小建议,让他们放松心情,学会感受幸福。”尹雅琼说。
拥抱爱人、亲人、朋友;多笑,多去寻找快乐;用心留意身边人,让心回到身体里……在尹雅琼的心理辅导下,很多民辅警释放了压力,找到了喜悦。
王宏纪:扎根一线 百炼成钢
王宏纪是市交警支队海勃湾大队二网格负责人,参加公安工作以来,他一直扎根基层,在长期执法工作中不断钻研,迅速成为单位的执法标兵和业务骨干。
由于热爱公安交警事业,王宏纪深入研究法言法语应用、阻碍交警执行职务处置、执勤执法安全防护等内容,根据法律流程和实际工作编写了《交通警察执勤执法技能手册》,被大队当做教材用于实战练兵,在加强取证调查、规范用语、装备使用、处置突发事件涉警舆情应对等方面,为一线民辅警提供了学习指导。凭着多年的学习积累,王宏纪逐渐成长为一名警务实战教官。
“警务培训是非常有必要的,基层一线民辅警每天执勤执法,如果没有规范化的操作流程,很容易造成负面舆情,甚至给自己带来风险。警务培训必须贴近实战、注重实效,讲授的内容要让大家好理解、好实施,才能在关键时候用得上。”王宏纪说。
市公安局开展全警实战大练兵活动以来,王宏纪结合法律流程、工作实际和自身经验,有针对性地为民辅警讲授执法语言控制、徒手防卫控制等实用战术战法,依据“干什么、练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在交警执勤执法安全防护、法言法语应用、阻碍交警执法处置等方面进行理论培训。王宏纪说:“执法民辅警要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高效完成各种情况下的处置,不断提升执法安全意识、灵活处置能力、果断决策能力和队伍实战能力。”
除了规范执法,王宏纪还注重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引导民辅警在每一起执法活动中做到理性、平和、文明、规范,让执法既有“力度”,也有“温度”,力求在工作中不放过每一次释放善意的机会、不放过每一次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的机会、不放过每一次为人民服务的机会。
(作者:曹艺;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09-30 10:14:01
乌海日报社 | 2021-09-30 10:07:38
乌海日报社 | 2021-09-23 09:55:47
乌海日报社 | 2021-09-09 09:4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