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10-28 09:57:06
医生为患者进行茶酒灸。
中医推拿,为患者解除病痛。
深秋,天气像娃娃脸一样忽热忽冷,更加重慢性病和疼痛病患者的病情。
“十一”假期期间,天气乍热乍冷,让家住海南区的张俊英疼痛病犯了。听说海南区中蒙医院建成已投入运营,张俊英选择就近住院治疗,没想到,几天的工夫,她的病情就得到缓解,身上也轻松了不少。
“每年换季变天时,我的疼痛病就犯了,腿、各个关节、颈椎都疼,就连手指骨都感到疼。得知9月刚投入使用的海南区中蒙医院,我就住了进来,接受了中医和蒙医疗法后,还真见效。没两天,我就感到身体轻松了,疼痛减轻了。以前,接受过沙浴和针灸疗法,这次尝试了热油敷疗法、茶酒疗法、封包等蒙医特色疗法,既新奇,疗效还特别好。”张俊英说。
张俊英所说的蒙医特色疗法,以前海南区医疗机构是没有的。如今,因为中蒙医院的建成,不仅海南区居民能就近接受蒙医独特的治疗方法,还吸引外地人也慕名来看病。
家在河南的常丽患有失眠症,还有腰腿痛的毛病。听朋友介绍说新建成的海南区中蒙医院的蒙医特色疗法“治病很有一套,效果不错”,便从河南赶来看病。
“我以前总以为拔罐用的无非有玻璃火罐和抽气式的塑料罐,看到铜罐和牛角拔罐感到挺新奇也挺犹豫,怕没有印象中的火罐效果好,没想到,经过几天的验证,我的腰痛病真的得到了很大的缓解,再加上传统中医的针灸、蒙医的毫针等多种治疗方法,我的失眠症也在好转,睡眠质量明显好了。”说起在海南区中蒙医院这段时间的治疗,常丽由衷感到“不虚此行”。
虽说海南区中蒙医院投入使用才一个月的时间,可对这里的环境和治疗效果竖大拇指的患者却不少。
在五味甘露药浴室,一位患者正接受药浴。对于中蒙医的治疗方法,她用了“真见效”来形容。
“我患有腰椎间盘突出。前些天的中午,忽然间腰疼的连路都走不了。治慢病和腰腿疼的毛病我优选中医,就住进了海南区中蒙医院。经过先期治疗,当天晚上,我能走了。经过针灸、盐浴和五味甘露药浴等5天的治疗,腰疼好了许多,走路腿也能使上劲了。这里的治疗方法独特,却真见效。”这名患者说。
中国传统医学博大精深,蒙医独特的治疗方法是蒙古族人民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的经验总结与创新发展,也是蒙古族人民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蕴含着博大的智慧和奥秘。
把为群众办的实事办好办实,就必须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问效于民。如今,针灸、推拿、拔罐、药浴……这些“简、便、验、廉”的中医特色服务已成为百姓看病就医的更多选择。为改善海南区中蒙医医疗条件,适应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在“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中,海南区特别将中蒙医院建设作为实事项目中的一项加快完成,推进中蒙医疗服务体系提质扩容,让市民享受到更加便捷、有效的中医诊疗服务和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蒙医诊疗服务。
海南区中蒙医院建于海南区人民医院北侧,建筑面积约8756平方米,床位数70张。
在充分选址的基础上,海南区中蒙医院与海南区人民医院紧密联系在一起,不仅能实现设备、设施资源共享,还将海南区人民医院的中医、蒙医、康复的技术力量充实到中蒙医院。
海南区中蒙医院一楼是蒙医科的药浴、沙疗、盐疗区及中蒙药房、收费室;二楼设置了中医、蒙医各专业门诊;三楼是中医康复大厅及其他理疗室;四楼设置为中医科住院病区;五楼设置为蒙医科住院病区。
中蒙医院的建设,对于海南区来说非常有意义。市民不仅可以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就医地点,还有助于海南区中蒙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继承与创新,提高海南区整体医疗卫生水平,为海南区人民的健康提供技术保障,满足群众对中蒙医的就医需求。
(作者:王颖;编辑:段继文)
乌海日报社 | 2021-10-28 09:57:06
乌海日报社 | 2021-10-27 09:38:36
乌海日报社 | 2021-10-25 09:49:04
乌海日报社 | 2021-10-21 09:2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