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达区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大文章

乌海日报

编辑:段继文

2021-08-30 09:35:24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我为群众办实事】

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前来办理业务的群众宣传相关政策。

派驻执法中队工作人员清洗店铺牌匾。

近日,记者来到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蒙速办·帮你办”窗口,只见中心各单位窗口工作人员均会告知办事群众相关政策与办理要求,只要条件符合,很快就会办结。

据悉,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不仅现场为群众办理相关业务,还进行代办帮办业务。中心全面推行投资项目全领域、全流程免费代办帮办业务,变“企业跑”为“政府跑”,推动项目审批提速增效,打造“蒙速办·帮你办”政务服务品牌。

代办帮办服务实行“分级办理、上下联动、分工负责”的工作模式,乌达区政务服务部门负责牵头统筹推进本层级投资项目代办帮办服务工作的组织实施、指导协调和监督考核等事宜。乌达工业园区管委会实行属地服务机制,负责园区内投资项目全程代办帮办服务与协调等事宜,做好代办帮办服务点的运行管理工作,实现园区项目代办帮办“不出区”。乌达区各相关审批部门负责本单位承办审批事项的咨询指导、沟通协调、代办帮办事宜,做好本单位代办帮办服务人员的日常管理工作。

代办帮办服务范围涉及乌达区区级及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重点投资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重大项目、科技创新项目、国家鼓励类项目以及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等投资建设项目。对单一审批服务事项,代办帮办人员会与审批部门积极沟通,加快审批进程;对多部门审批服务事项,采取并联审批机制,进行联合审批;对跨层级审批服务事项,开展联合代办帮办服务,同时跟踪审批过程,及时反馈审批信息。

乌达区政务服务局副局长杨蕾说:“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我们推出了‘蒙速办·帮您办’服务,先后与海易通、源宏等6家企业签订了8项涉及工程项目立项用地、建设许可等服务协议,目前已帮办代办7项,今后我们将继续全心全意为企业做好贴心服务。”

与“蒙速办·帮你办”相联系的还有“蒙速办·一次办”,将企业群众需到多个部门办理或多个相关的事项,变成窗口统一办理的“一件事”,实行“一次告知、一套表单、一次受理、一次联办、一次办成、一窗发证”闭环办理,由原来部门审批单个事项向服务企业群众“一件事”转变,为企业和群众提供套餐式、主题式集成服务。

乌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借鉴先进地区经验,创新执法方式,实行派驻执法中队制度,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充分发挥在城市管理中的基础作用。

巴音赛中队作为乌达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成立的第一支派驻中队,承担着维护市场街道秩序、管理噪音扰民、清理乱贴乱画、拆除私搭乱建等工作任务。

巴音赛中队辖区有先锋步行街和银泰商城,先锋步行街上的一些商铺下水不通畅。工作人员通过挨家挨户做思想工作,建立微信群集思广益,最终经过2个多月的努力,先锋步行街商户达成共识,共同出资解决了下水问题。银泰商城没有物业公司进驻、大门存在安全隐患,中队工作人员及时上报,同时与商城管理人员协商,最终对大门进行了拆除,消除了安全隐患。

“许多居民不理解,我们需要一遍遍地做他们的思想工作。基层工作直接关系群众切身利益,我们会切实为群众解决好问题。”中队长栗勃说。

据统计,派驻执法中队工作开展以来,累计清理店外经营1万余(处)次;规范、拆除违规设施740余个,解决城市管理问题118个,解决群众反映的噪音扰民问题15件,拆除困扰居民多年的楼顶鸽子笼3处。

乌达区政务服务中心与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巴音赛中队是乌达区各部门全面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的缩影。据悉,乌达区各部门各单位坚持问题导向,把“为民服务解难题”贯穿实践活动始终,坚持开门搞教育、听意见,通过门户网站、媒体平台、微信公众号等开设“三问”活动专题专栏和热线,实时更新,动态总结,汇总梳理形成“三问”清单。截至目前,共形成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三问”活动问题清单838个,已办结607个。与此同时,乌达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员干部立足自身岗位职责,主动在工作、生活中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诺言,积极向各党支部承诺践诺,用一件件为民服务解难题的身边“小事”推动实践活动走深走实、取得实效。截至目前,全区党员干部承诺事项1360项,践诺923项。

(作者:李浩;编辑:段继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