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满城绿荫

乌海日报

2021-07-19 08:57:58

时下,造型新颖的精品园林和景观带已成为城市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园林工人修剪草坪。

智能化灌溉可做到精准浇水。

110国道旁,园林工人在绿化带中劳作。

边拔草边检查花卉长势。

园林工人锄草。

每年天气最热的时候,也正是城市色彩最丰富的时候。公园、广场、街头、绿地等处在炎炎夏季呈现出一幅幅百花争艳、草木繁茂、绿树成荫的美丽景色。在人们观赏鲜花的姹紫嫣红,享受着绿树青草带来的湿润和清新的背后,是大批园林工人的默默付出。他们为了装点城市,不顾天气炎热和烈日暴晒,与花草树木为伴,介苗、浇水、施肥、锄草、修剪……用汗水装点着城市的色彩。

花红草绿景美如画

盛夏时节,一组组造型新颖、美轮美奂的园艺小品亮相街头,把城市装扮得五彩缤纷。

园艺小品选用五角星、骏马、地球、折扇等元素,搭配颜色鲜亮的景观花卉、绿植,表现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

市人民广场北侧矗立的双手呵护地球造型的园林景观和骏马长城景观组,吸引了不少人驻足欣赏。“这些园林景观形态逼真,富含深意。”市民王生虎说,“近些年,城区街头每年都要摆出一些园艺小品,不仅扮靓了街道,还提升了城市颜值。”

海区园林局绿化科科长陶海泉介绍,除了公园、绿地的常规种植外,每年都有几十万盆鲜花组成的园林小品点缀街头,包括长春花、狼尾草、天竺葵、鸡冠花、银叶菊、万寿菊、矮牵牛、海棠花、彩叶草、千日红、铁树、卫矛球、美人蕉等。今年,海区园林部门在公园、广场、林荫大道高速入口、立交桥等处摆放了园林小品。这些园林小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和“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国家有力量”等为内容,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与此同时,公园里花团锦簇,绿荫遍地,街道两侧同样姹紫嫣红、绿草茵茵,鲜花、灌木、绿树等营造出了层次分明的园林美景。在海北大街街头绿地记者看到,在园林工人的巧手下,绿植变成了蜻蜓、蝴蝶、花朵、祥云、自行车等造型,栩栩如生,分外惹眼。

“花儿多了,景美了。”家住海勃湾春舒小区的李红梅说,以前城区种植的大多是松树、杨树等树木,绿地里有零星的草,长几朵花儿都让人稀罕不已。如今各种花儿争奇斗艳,真是一步一景致,格外迷人。

滴滴汗水倾注鲜花绿色

美丽的景色离不开园林工作者的耐心照顾与悉心呵护,栽种、浇水、施肥、锄草、修剪等工作缺一不可。

7月15日上午,记者在滨河大道看到,几名园林工人蹲在路旁的马兰丛中,手法娴熟地“薅”着杂草,左手轻轻地拨开马兰,右手快速地拔着杂草,不一会儿一小捆杂草便握在手中。

市泽汇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的工人郝林元介绍,杂草不仅会和马兰“抢养分”,长在绿化带中还不美观,清除杂草是必须的。他和队友不仅要锄草,还负责花坛摆盆、浇水等工作。“看着城市绿色在我们的双手下变得愈加美丽,心里有着说不出的自豪。”郝林元笑着说,自己就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

市人民广场上的园艺小品也离不开园林工作者的辛勤劳动。7月16日上午,身穿防晒服的市人民广场管理所所长董谊蒙蹲在花丛旁,一边拔草,一边检查花卉长势,遇到花卉萎靡、打蔫的,便逐盆挑出。“盆栽花卉在室外更容易缺水,每天晚上都要让花儿喝饱了,第二天才能有精神。”他说,对于一些死亡的盆花,要及时挑出,如果数量较少,调整其他花卉的间距即可。

在海区林荫大道与机场路十字路口南侧记者看到,七八名园林工人在给园艺小品锄草、整理。其中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什么地方要摆哪个类型的花、什么颜色的花,大家都胸有成竹。每隔一段时间还要进行“复查”,包括锄草、浇水、整理、补盆等。

连日的高温,花草非但没有打蔫、发黄,反倒长势喜人。市泽汇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工程部项目负责人陈超介绍,夏季水分蒸发较快,土壤易干燥,加之气温高、空气干燥,花草更易缺水。在白天强光时段浇水,看似是给花卉、绿地补水,其实容易灼伤花朵和叶面,因此公司要求,浇水必须在日落后进行。同时,根据花草的长势、形状来判断是否该施肥、修剪、锄草等,这些活儿则是在白天完成的。

智能灌溉助力绿色蔓延

在乌海湖大桥至安泰驾校段的110国道两侧,鲜花次第绽放,树木葱翠,在湖泊的映衬下,形成了一幅风光旖旎的美景。

市公用事业发展中心园林机电管理所副所长张立平负责该段的道路绿化种植养护工作。据他介绍,波斯菊、向日葵、百日草等花卉群落形成了色彩丰富、层次分明的缤纷景观。今年,本着减成本不减美景的原则,园林工人种植了日光菊、蜀葵等宿根花卉,以保证春、夏、秋季让群众欣赏到各类花的美景。

“郊区比城区暖得晚,每年5月下旬左右在道路两侧播撒花籽。”张立平说,垫土、撒种、介苗、施肥、浇水等工作是保障幼苗生长的必要要素。种植花卉、绿植之前的土地需要翻耕、平整,播撒除草剂一周后才能撒籽,待幼苗长出后开始介苗。种子破土萌芽后,有的生长密集,有的稀疏,需要根据花卉品种的不同来确定行距、株距,铲除一些较为弱小的幼苗,这一过程就是介苗。由于花卉品种不同,介苗也是十分讲究的,如百日草需间隔20厘米;日光菊植株较小,需间隔15厘米左右;波斯菊则较大,需间隔30厘米;蜀葵之间则需40厘米……张立平介绍,介苗后就进入到常规的浇水、施肥、锄草等环节。

这片花海是我市智能化灌溉的试点,地表的蒸发水量、失水量等可通过传感器回传数据,结合植物的生长长势从而控制花卉、树木的需水量,做到精准浇水、施肥,利用微喷、滴灌、喷灌等先进技术,降低水电、人工等灌溉成本。

“过去地干了就浇水,全凭工人的经验,容易造成浪费。”张立平说,现在的用水量是过去的一半。过去需要浇水、维修工人十几个,现在仅四五人即可。通过精准的智能控制,树木节水量达到60%左右,花草节水50%左右,人工浇水成本可降低60%左右。

树木葱茏绿满城。一簇鲜花、一株小草、一棵小树的成长都离不开园林工人,他们用双手梳理着草坪,用汗水浇灌着花朵,他们是城市绿色的守护者。当置身色彩斑斓、绿意盎然的城市时,我们心中除了感动,还有深深的敬意,为护绿爱绿的园林工人点赞!     (作者:赵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