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海日报
2021-04-08 10:09:46
餐饮服务单位订制智能机器人为顾客服务。 (公言 摄)
钢铁侠是无数成年人心中的超级英雄,穿一身机械战甲飞天遁地;擎天柱是小朋友心中的盖世英雄,和汽车人并肩保卫地球……关于机器人,不少人的认知还停留在科幻电影中,感觉离我们的生活很遥远,其实不然。早在2017年,国务院就印发并实施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提出:“到2030年人工智能理论、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使中国成为世界主要人工智能创新中心。”
而今,已有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崭露头角,与我们互动。以往只在工业领域出现的机器人,慢慢从工业生产线拓展,走向了服务业,来到百姓身边,让人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它们中,有的是政务服务中心、机场的“窗口服务人员”,有的是餐馆的“服务员”,还有的是家中的“清洁工”……
让生产高效智慧
科技的不断发展,带动了机器人行业的进步。在我市,机器人在工业制造方面得到了应用,降低工人劳动强度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质量,使得工厂生产更加自动化、智能化。
在海勃湾工业园区乌海中玻特种玻璃有限责任公司的厂房内,听不到机械运转的轰鸣声,看不见工人穿梭往来的劳动场景,映入眼帘的是4只“长”满吸盘的大型自动机械手臂,在流水线上灵巧地将一块块质量合格的玻璃抓起、“转身”,然后整齐地码放在叉车包装架上。
车间负责人介绍,自动机械手臂“受控”于上一环节——自动在线检测系统。系统将玻璃的品类信息传输,机械手臂则会根据玻璃的尺寸、品质等自动抓取、分选。整个生产过程基本实现自动化。这套设备自动化控制程度较高,可以大大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保证产品品质和包装质量。通过装备和工艺升级换代,该公司的员工由之前的2000多人减少到450多人,企业的经营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却大幅提升。
除此之外,内蒙古五湖泵业有限公司加工车间里也不乏数控机器人的“身影”。走进加工车间,只见一台黄色机身、动作灵巧、准确运转的机器人与机床操作员配合默契,将旋转料床上的工件逐个放入数控机床内以便进一步加工。配件的上料、装卡、生产、加工、检测以及卸料等工序全部实现自动化。
公司技术部工作人员介绍,这是该公司继引进数控机床生产后,公司技术中心最新研发的智能化加工系统。系统由机器人代替工人在生产一线工作,全自动化完成整个生产制造过程,既能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更能提高生产效率,确保生产质量,并将生产事故率降到最低。
在内蒙古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电石二分厂8号电石炉前,一台“身材魁梧”的橘黄色出炉机器人取代了工人手持铁钳、高温作业的劳动场景。机器人不惧炉中的烈火、高温和粉尘,轻松“拿”起几十公斤重的铁钳,前进、后退、旋转,行动自如。
距离电石生产车间几百米开外的操作室内,机械手正端坐在人机交互平台操作台前,根据生产现场传回的实时画面远程操控着出炉机器人。实现全自动化与人工操作的自由切换,是分厂电石出炉智能化改造的结果。
随着市场对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产业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也相应提高,以适应市场需求。近年来,我市工业企业通过持续狠抓技术创新,纷纷引进高端智能化设备、自动化生产线,走上了产品高质量、生产智能化的发展新路子,推动企业由传统制造走向智能制造。
让服务优质便捷
智能机器人,可以与人进行交流,帮助人类完成工作,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佼佼者。近些年,智能机器人已经延伸至我市服务行业,将优质高效快捷的智能服务带给市民。
早在2017年,市车辆管理所便率先推出了“车管宝宝”服务机器人,它不但可以提供周到详实的车驾管业务咨询和介绍,还可以给等待办理业务的市民唱歌跳舞。
2018年,智能机器人先后在市民服务中心、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大厅、乌海机场等窗口场所亮相。
市公安局行政审批办购置了5台高科技自助设备,群众在民警的引导下,可自助拍摄二代身份证和出入境证件照、自助打印港澳台证件签注、自助申领二代身份证和打印家庭成员关系等各类户口证明,也可随时向智能机器人咨询相关业务。
乌海机场的智能语音机器人“小小勇”功能齐全,能够提供普通话和英语两种语言服务。工作中,“小小勇”可以问候旅客,并向旅客讲解接受安检时的注意事项,方便旅客提前了解机场的安检规定。同时,它乖萌的长相,还可以帮助旅客舒缓通过安检时的紧张情绪,有效提高安检效率。此外,它还设有外置违禁物品存储筐等。
2019年,市数字化监督指挥中心使用AI智能语音技术,上线了“小海”智能语音社保业务查询服务,利用智能技术提高市民对社保类问题的直接答复速度。“小海”可识别市民经常咨询的70种社保类问题,有效缓解了12345市民服务热线受理人员的解答压力。
与此同时,银行、餐馆等场所也纷纷推出智能机器人。农行乌海分行率先在营业网点大堂配备了智能机器人“佳佳”。“佳佳”采用了“人工+智能”的模式,可以通过语言识别、交互触摸、肢体语言等方式,做到迎宾、业务引导、产品介绍等多种服务,脸部显示器可以播放视频、图片和文字等形式的理财、基金、保险等产品信息。“佳佳”不仅能回答客户咨询的问题,还可以带领客户办理各种业务,与等候区客户进行语音互动,新颖周到的服务受到客户喜爱。
蓝梦酒店、鼎香餐饮等餐饮服务单位也订制了属于自己的智能机器人。在蓝梦酒店,送餐智能机器人“小蓝”忙着为顾客服务。酒店经理马飞说:“只需输入房间号等信息,‘小蓝’便可乘坐电梯,穿过人群,将餐品准时、安全地送达。”
在市民服务中心的公安自助服务区,智能政务服务机器人“公安宝宝”声音甜美、外观萌趣,为群众提供智能化咨询及引导服务。前来办事的市民在智慧政务终端上自助操作,大部分事项仅用一分钟就能轻松实现“指尖办理”。
如今,智能机器人逐渐深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以其渐趋人性化的服务为市民提供诸多便利。
让生活健康舒适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器人”已慢慢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之中,除了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机器人,还有许多虚拟智能机器人,它可能存在于某个APP中,也可能存在于智能语音播报中。
在海勃湾蒙西世纪城居民于小龙家,随处可见智能家居产品,指纹锁、磁吸互联网摄像机(即家用监控)、智能台灯、智能热水器、空调等。
“指纹锁可以通过指纹、密码、临时密码和钥匙来开启。”于小龙说,指纹只能设置家人的,密码同样不可轻易告诉他人。当主人不在家时,有亲戚或朋友需要进门时,可以通过手机远程操控,设置一个6位数的临时密码即可,用过作废。
他还说,开门不用拿钥匙,伸出手指轻触指纹智能感应区,门瞬间就打开了;进家只需说一声“小艺、小艺,开灯”,房间便立刻亮起来;外出后也不用担心,只需打开手机远程操作,即可通过智能监控设备实时掌握家中情况;回家前通过手机远程操控,热水器可以自动加热,空调能自动制冷,扫地机器人自动清扫……这些原本只在科技电影中才能看到的智能生活场景,如今已经进入寻常百姓家。
如今,扫地机器人的功能愈发成熟,各种型号的扫地机器人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进入千家万户。“使用方便、解放劳动力”是很多消费者购买扫地机器人的主要原因。近期畅销的扫地机器人不仅可以更精准地自动巡航清扫、擦地,有些扫地机器人还具备除菌、消毒等功能,甚至能完成垃圾回收。
“有了扫地机器人,打扫房间的繁琐事就瞬间少了大半,而且它还能自主充电,基本不用太操心。”市民王云霞说。
早教机器人能全方位训练儿童学习能力,涉及英语、拼音识字、数学逻辑、潜能开发、自然常识、亲子互动、娱乐、道德等多领域的内容,可爱的卡通动漫外形很受孩子的喜爱。
近年来,各大电商纷纷在智能家居设备的营销上发力,热销的智能产品涵盖智能家居、穿戴、智能娱乐、无人机、机器人等,价格从几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科技为生活装上了聪明的“大脑”,智能生活产品需求量明显上升。智能化应用场景下的家电产品不断被消费者接受,也凸显新一代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向着更加健康、舒适、智能、便捷和个性化发展。
相信在不久的未来,我们的生活会因机器人而进一步改变,因人工智能而变得更加幸福、美好。 (作者:赵荣)
乌海日报社 | 2021-04-08 10:09:46
乌海日报社 | 2021-04-06 09:46:23
乌海日报社 | 2021-04-01 09:35:19
乌海日报社 | 2021-03-30 10:2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