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里:人鸟和乐图

乌海日报

2021-04-01 09:35:19

人鸟互动尽显和谐。


春江水暖“鸥”先知。

振翅。

小憩。

乌海已成为红嘴鸥春季迁徙途中停留休整的重要驿站。

素颜出镜迎风舞,红嘴吟歌绕耳鸣。近日,乌海湖畔迎来了一批熟悉的“客人”——红嘴鸥。远道而来的“老朋友”在这里休憩觅食,偶尔湖面轻舞,姿态优雅而舒展;偶尔水岸盘旋,与人亲密互动;偶尔苇丛穿梭,同周边美景相映成趣……

乌海湖畔,市民和游客纷纷拿起手机和相机拍照,留下红嘴鸥美丽的身影,有一些红嘴鸥站在湖边的护栏上,“主动”与观赏者合影,在和煦的春日里,形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温暖画卷。

“我们一家早就盼着乌海湖千鸟飞翔、人鸟嬉戏的场面,一听说红嘴鸥来了,我们就带着孩子过来,今天已经是第三次来看了。”3月26日,从海南区赶到乌海湖畔看红嘴鸥的罗毅告诉记者,红嘴鸥选择乌海作为迁徙过程中的落脚点,这说明了我市近几年生态环境不断向好。

包头的摄影爱好者秦鹏瑞,3月21日就赶到乌海,这是他第二次专程来乌海湖畔与红嘴鸥“互动”。“作为摄影爱好者,我非常喜欢拍摄鸟类,早些年,我们曾专程到南方城市拍摄候鸟。没想到,近两年在咱们乌海,也能一睹候鸟风采了。”秦鹏瑞说。

2018年同一时期,近千只红嘴鸥首次飞临乌海湖觅食嬉戏。原本在云南滇池和青海湖看到的人鸟互动的场景,第一次出现在乌海湖,一下子便惊艳了整个乌海。红嘴鸥的出现,使春日里的乌海湖显得更加灵动。

一只候鸟能飞多远?研究表明,每年春秋两季,候鸟都会准时沿着固定路线往返于繁殖地和越冬地之间,其间,往往会跨越很多国家、城市,行程数千公里。因此,只有生态美好和谐之地,才能成为它们逗留的地方。今年春天,美丽可爱的红嘴鸥再次大规模飞临乌海“歇脚”、休憩,这得益于我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近年来,我市加大了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力度,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众多候鸟选择在这里中转和栖息,使乌海呈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景象。

在龙游湾湿地,候鸟云集的景象同样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成群的蒙古银鸥和赤麻鸭在金黄色的芦苇丛中舞蹈歌唱,把春日湿地点缀得多彩亮丽。“春季以来,湿地里的鸟儿就越来越多了。大小天鹅、大雁、蓑羽鹤等候鸟每年在湿地停留的时间和数量都有所增加。2017年,我们监测到40多只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在湿地觅食、停驻,近两年也同样有观测到。这说明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已适宜喜好在水质清澈的河流和沼泽觅食的黑鹳。”市湿地管理局副局长高学平表示。

与此同时,我市还陆续观测到白鹭、牛背鹭、普通燕鸥、红嘴鸥、白额燕鸥、黑翅长脚鹬、斑嘴鸭等鸟类。目前,仅龙游湾湿地就有鸟类16目38科108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鹳、白尾海雕、大鸨3种;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8种,有白琵鹭、大天鹅、小天鹅、灰鹤、长耳鸮、红隼等。途经我市迁徙的鸟类还在逐年增加,如今,每年3月中旬至11月上旬,大约有6科60多种、10万余只鸟类在我市栖息、繁衍。其中,红颈瓣蹼鹬属于罕见过境鸟类,灰鹤、赤麻鸭等更是由候鸟变为留鸟,在乌海安了家。

人鸟互动的背后,是乌海生态环境的持续向好。目前,乌海市森林覆盖率由建市之初的0.38%提高到17.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9.9平方米,拥有大小河湖50余处,先后荣获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

“碧波荡漾,绿树成荫,万鸟鸣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家园逐渐成形,“望得见山,看得见水”的乌海已成为候鸟颇为青睐的中转地。

爱鸟护鸟,为红嘴鸥打造幸福家园

乘风而起,翩翩若仙。红嘴鸥和乌海有缘。因为这里是红嘴鸥迁徙的重要驿站,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白衣仙子”于此停留。羽翼银白、红嘴赤脚的红嘴鸥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欣喜的同时,市民更要自觉增强爱鸟护鸟的意识。

为给红嘴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在此我们向市民发出倡议:

1.自觉树立爱鸟护鸟意识,不伤害、捕捉、猎杀、买卖红嘴鸥。

2.发现或捡拾到受伤、生病的红嘴鸥,要及时报告当地林业行政管理部门或野生动物救护中心。

3.不在红嘴鸥聚集觅食、栖息的地段逗留、玩耍,不影响野生鸟栖息规律。

4.发现伤害红嘴鸥的违法行为,立即向公安机关举报。

(作者:苏如娜)

相关推荐